暂别红尘,短期出家的1个月:深度体验寺庙僧人生活

点击上方“蜀中净土”关注我们! “没人相信,我关了手机,来到寺庙,当了一个月的‘出家人’”。 “当我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没人相信,我关了手机,来到寺庙,当了一个月的‘出家人’”。

“当我穿上僧衣,跟随法师,列队走向人群去托钵时,仿佛穿越回了3000年前的佛陀时代……道路两边,跪满了供养的人们,他们虔诚地往我的钵里塞各种食物,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神圣与感动,在胸中涌动……”

这不是电影画面,而是乐至报国寺(简称报国寺)短期出家的真实片段。

此次,报国寺的首届短期出家活动,吸引了17位报名者。这17位体验者来到寺庙后,全部上交手机和钱包,剃光头,穿僧衣,整整一个月,每天4点半起床,晚上9点入睡,早晚上殿,出坡劳动,听经闻法,诵经念佛,户外行脚……深度体验了出家人不为人知的清修生活。

体验者中,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27岁,学历涵盖博士后、硕士、高中、初中,职业更是五花八门。17人中,每个人的“出家”体会,大相径庭又真实有趣,每个人的“短出”因缘,都令人唏嘘动容。

为成就此次短出,报国寺僧团礼请云南鸡足山华首放光寺德海法师,明甦法师,圣明法师,首次启用三师剃度机制,三师的福德因缘,可随时随地给到短出者最有力的支持,殊胜的因缘令同修激动落泪。

见面会上,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引礼师,对于此次短出,给予极大重视和真诚祝福。

听到大家的真诚表达和虔诚发愿,法师们非常欢喜。

看到有这么多人成为释迦佛的内眷属,法师感到由衷的高兴,法师希望,发心出家的僧才越多越好,实践教法的有缘越多越好。

明发心,立誓愿,以愿导行。从世间走进寺院,成为一个梵行者,最关键的是发愿,誓愿的力量,可以贯穿整个短期出家,甚至贯穿一生。

法师带领大家共同发愿。

法师领众念诵《三皈依》

隆时法师告诉求戒者,受戒前要先拜忏,忏悔得清净,以清净的身心来接受戒律,得到戒体,之后的持戒是对戒律的启用,促使我们回归本具的清净。

求戒者与法师坦诚交流,以期更加清晰发心。

当晚,引礼师领众,求戒者虔诚拜忏。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短出者在学习搭衣、展具、礼拜等威仪。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前一天,戒腊长的老师父为求戒者剃发,只留些许顶发。

剃度仪轨彩排

讲遮难、审遮难

剃度法会后与三师合影

维那师父教授法器

教授师隆修法师为短出者授课

戒和尚隆宣法师开示《沙弥律仪十戒篇》

隆修法师带队,组织短出的沙弥师父到户外行脚,全程止语。

若见树花,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若见城廓,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行脚队伍穿过居民区时,有不少善信恭敬侧立,行注目礼;还有一些虔诚信众,跟在队伍后面,走了很长一段路。

行脚队伍来到遂宁广德寺参学,普正大和尚热烈欢迎,并为沙弥师父做开示。

除了行脚参学,听经闻法,沙弥师父们还轮班行堂,法师教导大家,恭敬一切人,以感恩心,供养的心,去服务大众。

无论行堂,还是过堂,均是修行;无论供养者,还是收受者,均持清净心,欢喜心。

祝福一切有情,出生死家,咸令登彼岸。

摄影/摄像/视频制作:宽福 文字:能持 排版:圆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