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系列活动中,可以说最重要的环节。
什么是格物致知,也历来是中国文人争论的议题。都是牛人,谁说的更准确呢?实际上,如果有争论,是把这些词当哲学概念来理解了。那就难免因为理解的差异而莫衷一是。
与知行合一一样,格物致知的“知”也分为知识和智慧(良知不只是善良、良心,更是智慧)两个层次。可以说,一个人“知”的内容,决定了此人能“平”什么样的天下。例如,庄子的心胸,可以“藏天下于天下”......
“物”的本质,实际上是“相”。格物致知本质上是“格相致知。”
第一层次,如果致力于获得知识,"格物",像科学家、哲学家等家那样推究、推理、做实验,分析现象找到规律。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过程。
更高层次,如果是致力于格物致智,那么"格物"就是智行合一,也是戒定慧的过程。即参悟外相的虚妄而不动心,进而显露出本来具有的智慧。
智,是良知,也是至善,也是至诚。圣贤追求的当然是格物致智,智行合一。
所以,对于什么是格物致知的问题,明眼人之间以心印心,也许会相视一笑,哪里还会争论呢。只有自家人方知自家事吧......
格物致智的要求高,且须明师指引。否则,很容易自以为是,自误误人,乃至闭关锁国。
知和智的差别,即使是清末的思想家教育家严复也搞不懂:“ 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翻译过来是说:西洋人以格物致知作为学问的来源,中国也不是不这样说,但为何民智差距这么大呢?)殊不知,知和智可以并行不悖地去“格致”的。就怕自欺。
“科技心学”的学习和实践就是可以将两者统一的过程。先圣贤本来就是知、智统一的。
“科技心学”就像《中庸》所说的致曲而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也像是 《易经·说卦》所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究天下之理,洞彻我人万物本性,获得自他生命的圆满。
请参考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