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滑的青石板路走到八廓南街
根敦群培纪念馆就矗立在温暖的阳光下
根敦群培纪念馆位于八廓街,大昭寺的东南角 图/翻越喜马拉雅
门匾下随风飘动的香布和阿嘎土的古朴气息
给人强烈的历史感
我也曾走近
去端详大师简单的遗物、珍贵的手稿
希望能够从中得到感悟和释然
可惜生来笨拙
除了赞叹大师的功成名就之外,别无他言
纪念馆院内根敦群培留的脚印 图/ 翻越喜马拉雅
即便是把时空背景放在21世纪,根敦群培都算得上一个传奇。
4岁被认定为活佛,11岁入寺学经,18岁到拉卜楞寺修学,25岁在拉萨声名鹊起,32岁到印度游学,学习梵文、英文、巴利文,并陆续发表学术成果……生于20世纪初的仁增朗杰,历经国家和民族近50年的风雨飘摇,却始终在做自己心之所念、情之所钟的事,终成为一代巨匠根敦群培。
1
飘摇、坎坷的人生
青海热贡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青海省同仁县,一直是热贡文化之乡,以唐卡、壁画、雕塑而闻名。1903年,仁增朗杰就出生在这里。4年后,仁增朗杰被认定为活佛,在家乡的亚玛扎西齐寺出家。
根敦群培出家的第一座寺庙:亚玛扎西齐寺
1917年到1919年期间,初露才华的仁增朗杰取法名“根敦群培”。“根敦”,意为僧宝,“群培”意为“传播佛法”。从此,这个名字和这个名字冥冥之中赋予他的使命,伴随了他的一生。
根敦群培纪录片(上)
1921年,根敦群培来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的甘肃拉卜楞寺,在闻思学院学习因明学,被认为是当时寺中最优秀的学僧。
在拉卜楞寺的辩经中,根敦群培对该寺根本经典——嘉不祥活佛所著的《法相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扭转了过去经书理论的"一成不变"和"毋庸置疑"身份,并且理据充分。这令不少学经僧人大为震惊,更让一些偏执顽固的保守派高僧大为不快。
图为根敦群培纪念馆内展出的木质糌粑盒 摄影/孙健
随之而来的猜忌,刁难和误以为的“擅离职守”,更成了他此后佛途中的家常便饭。
于是,1928年,根敦群培放下一句“大鹏怎能呆在乌鸦群中”,然后扬长而去,直奔拉萨。
到了拉萨,要进寺求法,并不容易。起初,根敦群培寄宿在一个商人家里,以绘画为生。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不浅,当时有位叫德钦宁波的活佛,找他画一幅自己的肖像,结果画像惟妙惟肖,形神俱宁,完乎真人。
德钦宁波活佛一高兴,便推荐根敦群培进哲蚌寺学习求法。
这期间,根敦群培依然是敢怒敢言,抨击旧约,独立特行。
根敦群培倾世活佛的僧帽 年代不详
在哲蚌寺,根敦群培拜大名鼎鼎的格西——喜饶嘉措为师,因为博学能辨,很快名扬四方。
名声起了,随之而来便是嫉妒、排挤、反对...... 这些似乎都成了这条路上必不可少的业障。甚者,在一次私下的辩经场上,根敦群培就被一伙学经僧人毒打了一顿。
白海螺 传说是根敦群培曾经使用过 年代不详
学业上的困惑无法得到解答,求法碍于现实,几近分崩离析,于是,1934年,根敦群培黯然离开了生活7年的哲蚌寺。前往印度,这一年他陪同印度学者、年长他十岁的罗睺罗(1893-1963)考察西藏,重点是贝叶经研究。
贝叶经源于古印度,顾名思义,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内容多为佛教经典,还有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萨迦寺经书墙,其中包括大量贝叶经
西藏目前保存的原始贝叶经手抄本,多是公元7世纪至13世纪从印度引进的。但印度的气候并不适合贝叶经的保存,反而是流传至西藏的贝叶经,因湿度、温度的适合,加之寺院安置得当,保存了下来。因此西藏也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区,其中,萨迦寺,正是世界上贝叶经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
萨迦寺
2
作品见解独到鲜明却也饱受非议
这一年考察结束后,根敦群培开始了在印度和南亚的游学生涯,一呆就是12年。
在那段时间里,根敦群培认识了一位耶稣会的老妈妈,她不仅给了根郭群培衣食住行上的供养,还提供了深入学习英语的机会,这为他以后编写《藏英对照词汇》,翻译《青史》打下了结实的英文基础。
纪念馆中根敦群培的手稿
这12年间,他的绘画技法、艺术思想,也受到了印度佛像及俄罗斯圣像等异域风格的影响,绘制了很多反映民俗风情、自然景物、文化圣记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根敦群培纪录片(下)
在六山脉之中像野兽巡游
到遥远的陌生人们的国度
在外道女子前改变了习性
忘记了恩重的父母
这是根敦群培游历各地时创作的诗歌——《在外道女子前改变了习性》,此后,还完成了他的惊世骇俗之作——《欲经》。有人说,《欲经》是根敦群培放荡淫邪的“铁证”;更有甚者认为,《欲经》是根敦群培冲破传统枷锁的标志。不管后世据此做何评价,毫无疑问的是,《欲经》手抄本曾风靡当时的喜马拉雅一带。
《欲经》英文版封面
根敦群培作为一名僧人,无法想像能写出这种令人感到害羞的作品,他更不可能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是,确信无疑,这已成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根敦群培认为,人应尽可能地接近各种形式的解脱。他在《欲经》的最后一节写道:
愿所有生活在广阔世界上的谦卑人们
从无情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自由地去享受
各种愉悦,如需所求
3
藏地传奇
直到1945年,根敦群培离开了印度。返回拉萨途中,考察中印边界,绘制了一幅“非常清楚地标明了地名、河流、桥、村庄、驻军、人数等等就像军用地图”的地图,并交给了当时的中央政府,用实际行动反对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藏文报纸《镜报》刊登的根敦群培手绘世界地图
根敦群培的鲜明立场,得罪了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亲英势力。1946年,根敦群培回到达拉萨,不久,就被当局以印造伪钞的罪名拘捕,这位特立独行的大师,锒铛入狱。
根敦群培作品 米拉热巴1930-1940 布上唐卡
根敦群培作品 苦行者 钢笔素描
根敦群培作品 素描
1950年,根敦群培出狱,监狱中的三年光阴让根敦群培疾病缠身,精神不振。
1951年8月14日下午四时,根敦群培在拉萨逝世,时年48岁。
短短48年,成就了后人赞扬的“奇僧”、“疯智”、“历史、语言、地理、绘画、生理等各种家”。
然而根敦群培传奇却短暂一生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以及一整个民族的悲哀。
于是,他说:
把隐私不露尊为高明
把狐疑猜忌当做聪颖
把一切陈旧颂扬为神灵的旨意
把一切新颖说成是妖孽作祟
把一切奇迹认为是恶兆
这就是佛法圣地吐蕃
我们西藏历来的传统
在乱世中,根敦群培并未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做自己。可能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只不过是按自己所想的方式活着。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这件事本身,也许就是传奇。
部分图片文字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