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苏东坡带来牢狱之灾的一首诗,读懂后感慨:东坡,你太调皮了!

稍微了解一点苏东坡的人都知道,这位大才子是坐过牢的,而且差点就冤死狱中。余秋雨的散文名篇《苏东坡突围》,对于此事有精彩讲述。今天我们透过苏东坡的一首诗,也来聊一聊苏东坡的性格,揭示他难逃牢狱之灾的深层原因。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就是苏东坡关注民间疾苦的组诗《山村五绝》的第四首。正是这首诗,成了御史们参劾苏东坡的一项重要证据。

ddf68cddf1e249f7970234abf1fcff2e.jpg

苏东坡这首诗写得很巧,属于骂人不带脏字的那种。而他骂的,正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是这样的:全国各地的贫民拄着柺杖、带着干粮,火急火燎地进城拿青苗贷款,结果转眼就把钱花光了。为什么呢?因为宋朝人有个特征,就是喜欢享受。城里有不少戏院、酒楼,而且很大一部分属于官营,很多贷款人受不了这些诱惑,把钱都拿去消费了。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苏东坡这两句诗的潜台词是:一面贷款给人家,一面刺激人家消费,你官家怎么能干这事?

57e7bd615fb647fcafc1c05ca03f3b4a.jpg

这还不算什么,后两句的讽刺意味就更浓了。御史舒亶在上宋神宗的劾章中特别写道: 

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两句诗,确实是苏东坡在暗讽新法手续的繁杂。农民们为了办理这些贷款手续,一年中倒有大半年的时间耗在城里,耽误了生产劳动,唯一的好处是让孩子学会了城里人的口音。 

说实话,这诗写得有点损,宋神宗接受不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个文人地位极高的时代,要不是皇帝动起真格了,谁又能把当时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送进监狱呢?

 

2aa4f0a3377f417b8048494e05d2b1e8.jpg

问题在于:青苗法到底有没有苏东坡所暗讽的问题呢? 

所谓“青苗法”,是一种春耕时由地方官府借钱给贫民,资助他们购买麦苗、农具,收割时连本带利偿还的一种政策。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既解决了贫民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达到了充实国库的目的。

但是,问题还是出现了:尽管名义上是自愿的,但因为与官员业绩挂钩,到实际执行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强迫的性质,成了一种摊派。

而到了后来,更是出现一种奇特现象:官府分文不出,每年坐收两次利息,即所谓“一领青苗,终身增一赋”。好的政策得不到好的执行,利民也可能变成扰民,“青苗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15d75eb9d5c54ce29ec5c9b07367015e.jpg

所以,苏东坡讽刺“青苗法”的弊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像他这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性格,如果遇事明哲保身、闭口不言,反而不是我们熟悉的苏东坡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