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云说春秋:商周时期北方戎狄屡犯中原各国,烧杀掳掠的戎狄成为诸侯各国的边患。齐桓公会盟中原被各国推为盟主,提出各国一致对外,消除戎狄对各国的危害。山戎进犯燕国,燕王向桓公求援。齐桓公亲率大军远征山戎,一直追击到孤竹而返,不仅消除了戎狄对中原各国的侵扰,而且还向北拓地500里,声威大震。桓公援燕在历史上,北方地区生活着不同的戎狄部落,他们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王朝。商周时期,王朝经常派大军讨伐戎狄部落,商王武丁征伐戎狄足足打了三年。虽然史书记载每次征战俘获十几个戎狄的王,但是戎狄部落并没有被斩草除根,依然活跃在北方。
春秋时期,王室衰退,各个诸侯国内争斗不已,从而给戎狄南下提供了可乘之机。北方大国如郑国、晋国、齐国都难以抵御戎狄的入侵。齐僖公在位时,山戎入寇齐国,郑国派世子郑忽协助齐国赶走了侵犯者。山戎盘踞于燕、齐、鲁三国之间,占据地理优势,经常威胁三国的安全。齐桓公时期,齐国兵强粮足,内结中原各国,外抗山戎。当时中原各国面临三大外部威胁,一是北方的戎,二是西方的狄,三是南方的楚国。对于齐桓公的霸业而言,主要有两大威胁,北戎与南楚,西狄有西方大国秦晋抵御,就不用东方的齐国费心了。山戎进犯燕国,燕庄公国小兵弱难以抵挡北戎之一令支的进攻,令支在燕国境内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燕国面临亡国灭祀之灾。
燕庄公无奈之下,遣使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大会,燕国都没有被邀请,也没有主动参与。燕国还没有进入齐桓公主导的“圈子”,即便如此,齐桓公还是愿意发兵救燕,一来,齐燕是邻居,唇亡齿寒的道理齐国是懂的;二来,齐桓公既然荣登盟主之位,抵御外来侵略也是盟主的责任,否则难以服众。齐国爽快地答应了燕庄公的请求。军队集合完毕,粮草辎重准备妥当之后便出征。齐军渡过济水,与鲁庄公在鲁济会面。鲁庄公并没有打算跟随齐桓公同去救燕,只是说:“偶感小疾,不便远行,但是可以为齐军提供后勤援助。此次远征剪灭山戎,一举消除北戎对中原各国的威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齐桓公见鲁庄公并没有跟随的意思,也就没有勉强,说了几句客套的话:“北征山戎,路途遥远艰险,如果我不能取胜再请您出兵相助。”寒暄过后,齐桓公便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令支国王密卢听说齐桓公率领大军正往燕国赶来,便携带掳掠之物回国。等齐桓公率军赶到燕国之时,密卢早已逃之夭夭。燕庄公出城迎接齐军,感谢齐桓公救国之恩。密卢已经撤军,管仲认为:“山戎虽然不敢与我军接战,但是也算得胜而归,如果我们就此班师,他们必定还会进犯燕国,不如继续进军,一劳永逸地消除边患。”齐桓公也正有此意。远征拓土齐桓公与管仲率领齐军讨伐令支,但是齐军对北方的地形、风俗都不熟悉,知己知彼才可能取胜。燕庄公告诉齐桓公,燕国边境有个小国名叫无终(故地在今河北玉田西北),虽然是山戎的一支,但并不是山戎阵营的,可以让他们做行军的向导。齐桓公派人送给无终国国王大量的金帛,无终国王不仅答应给齐军做向导,而且还派出大将率军帮助齐军讨伐令支。
有无终的将领作为大军的前导,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指挥之下,齐军顺利进军,开始围攻令支的国都。令支国王密卢一方面加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派人前往孤竹(故地在今河北卢龙一带)求援。密卢依恃险要的地势,并且大掘壕沟深堑,阻遏齐军的进攻。管仲命令士兵每人背一个沙土袋,将密卢挖掘的壕沟填平。齐军一举捣毁密卢的巢穴。齐军把密卢掳掠去的燕国的臣民都给解放了,将燕国臣民遣返回国。桓公命令不准滥杀无辜,令支人对桓公感恩戴德。
桓公召集令支人:“你们的国王已经逃窜,他会跑到哪儿去呢?”令支人说:“令支与孤竹结好,先前密卢已经向孤竹国王求援,现在密卢应该在孤竹。”齐桓公和管仲决心“剩勇追穷寇”了,桓公将俘虏来的令支兵拨给无终大将以补偿此前的兵员损失。稍事休整后,齐军继续进军。密卢跑到孤竹国王那里大倒苦水,孤竹国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溪涧,是齐军必经之处。孤竹国王命令将河上所有的船只全部烧毁,没有渡河的工具,齐军只能插翅而过了。山穷水复之际,史书记载桓公遇到了“俞儿”(传说中的登山之神,只有遇到霸主他才会显形)。在俞儿的帮助之下,齐军顺利渡河,向孤竹的国都无棣城杀去。孤竹国王哪里想到齐军能够越过溪涧呢?情急之下,只能弃城逃跑。
孤竹北部有个叫“旱海”的地方,此地是个不毛之地,时常狂风怒号,沙石走飞。孤竹国王决定将齐军引诱到此地,让“旱海”吞噬桓公的大军,于是他率军北行,齐军到达无棣城时,他已经远去。桓公继续追击直至茫茫荒漠,夜晚到来,风沙俱起,浓雾弥漫,声如鬼泣,人马俱惊。桓公大惊,管仲说:“臣曾经听说北方有个旱海,是个有去无回之地,恐怕我们已经进入旱海了。不能再向前走了,还是收兵撤退吧。我听说老马识途,这些马匹多是从漠北而来的,它们应该知道返回之路。”桓公便让士兵选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士兵们随其后,终于走出了令人惊悚的旱海。齐军历尽千辛终于从旱海中走出来。
桓公率军重新到达无棣城,发现孤竹国王已经回到无棣城,正准备封城御敌呢。管仲让无终大将带人乔装入城,入夜时分,里应外合攻破无棣城,生擒孤竹国王,桓公历数他的罪状后,将其枭首示众。桓公大胜孤竹,斩杀孤竹国王凯旋。燕庄公前去迎接,酬谢齐军不在话下。席间,桓公对燕庄公说:“寡人应君之邀,孤军千里兵定孤竹,一举消灭了令支和孤竹,不仅解除了北戎对燕国和中原各国的边患,而且辟地500里。这些土地与我国并不毗邻,我没法有效管理,还是送给您吧。”燕庄公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呢?桓公不仅解救燕国于危难之中,而且还把征伐得来的土地送给燕国。
燕庄公忙推辞:“受惠于齐军威严,敝国才得以保存宗社,怎么还敢期望别的呢?”桓公不愧是个大政治家,坦诚地对燕王说:“寡人所征伐的土地偏于北方边陲,如果不进行有效管理,山戎很快便会复国,继续危害燕国。希望您能固守这些土地,拱卫中原各国。”燕庄公听后,也不再推辞,这不仅是个恩惠,也是个任务。征伐结束,大功告成,齐桓公便班师回朝,燕庄公一路相送,不知不觉进入齐国边境50里。桓公下车对燕王说:“按照礼制,诸侯相送都是不能出国境的,寡人不能不遵循礼制。”于是齐桓公割地50里送给燕国。燕庄公转眼之间又得到了50里沃野。
在这场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之中,燕国获益良多,不仅保国无忧,还假齐桓公之手向北拓地500里,一跃成为北方大国。对于齐桓公而言,一战定军威,既向各诸侯国显示了齐国强大的国力,又尽了盟主之责,与桓公结盟的各国无不敬畏齐桓公。齐桓公离霸主之位又近了一步。齐桓公到达鲁济,鲁庄公设宴恭贺齐军大获全胜。桓公也不是小气之人,将所获战利品分给鲁庄公一半。管仲辅佐桓公一战定乾坤,诸侯莫不侧目赞叹。管仲有个采邑名叫小谷(故地在今山东东阿)靠近鲁国边界,鲁庄公便征伐民夫在小谷修建城郭,修成之后送给管仲以讨好之。桓公远征孤竹,消灭了北戎对齐国的威胁,声威大震,而楚国在南方的势力极度膨胀,齐楚争霸之势开始形成。齐军依靠经验丰富的老马走出了荒漠,桓公则依靠管仲这匹老马登上了霸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