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约小虎队重聚,再见小虎队,却不得不对青春说句再见。

“把你的心 我的心 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 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以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音

“把你的心 我的心 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 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以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音乐就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当熟悉的音符在耳边萦绕,思绪也被拉回当时的时光。

这几天,苏有朋喊话小虎队:30年了,我还在等你,上了热搜。

起因是一档综艺中,有位学员唱歌起调太高,队友帮忙垫音。

成功救场后,队友又退回后排,把舞台交给自己兄弟。

苏有朋深受触动,哽咽着谈起“小虎队”时期,队友给自己的帮助:

“之前在团队,我都是拖后腿的。当初如果没有两个哥哥支持我,我可能撑不下来。”

他喊话曾经的队友,你们该约我吃饭了!

很快,吴奇隆和陈志朋隔空回应:

1988年小虎队出道至今已经过去快31年了,可以说小虎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31年后,终于要盼来小虎队的再次重聚,这一记超强回忆杀,不知道要击中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那时他们都曾是少年。岁月倏忽而逝,他们的粉丝已经不是少男少女,最年长的成员霹雳虎吴奇隆已经49岁。

01

“回到改变命运的那一天,小虎队万人签名会,参加过的可以在下面留个足迹吗?”

前段时间,苏有朋发了一张照片:

那一天是31年前的4月8号。

16岁的苏有朋,19岁的吴奇隆和18岁的陈志朋,举办了首场万人签名会。

三人坐在一辆敞篷汽车上赶往签售现场,脸上还挂着未褪尽的稚气。

在此之前,吴奇隆正在台北东区摆地摊卖衣服,父亲做生意赔钱,背了一屁股债,18岁的他只好半工半读,除了摆地摊还做过洗车、扫垃圾的活儿。他上的是体育专科学校,主修跆拳道和柔道。

因为长相帅气,他的地摊总是很受年轻女孩的欢迎。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星探盯上很久了。

同样在台北,15岁的学霸苏有朋满脑子都是要考上建国高级中学,那是台北最好的高中之一。

他一向都斯文听话、功课优秀,近视已经1000度。因为跟当中学老师的妈妈生日都是中秋节,家里有“两个月亮”,所以得名“有朋”。

在遥远的台中,陈志朋早有志进军演艺界,母亲开了家美发美容院,家境宽裕,是最无忧无虑的。

他从小就有对舞台和华丽服饰的渴望和追求,长相更是被人认为酷似张国荣。

17岁的他苦练唱歌跳舞,甚至会在家里自己举办小型的造型变装秀,可以说是三人中为了成名最努力的。

原本毫无交集的三个人,因为一档节目,在1988年夏天相遇了。

1988年7月,台湾开丽公司推出一档“青春大对抗”节目,对象皆是青少年,内容颇为清新,由3位女生组成“小猫队”担任主持人助理,节目大受欢迎。

于是有人便提出应该加入3个男生助理才能使画面阴阳平衡。因此,开丽经纪公司贴出广告招聘3位男生。

经过层层考核以及对舞蹈、唱歌技能的挑选,3名少年从3000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由于之前的3名女主持起名“小猫队”,所以男生组合便命名为“小虎队”,与“小猫队”来个对应。

他们就是18岁的体育生“霹雳虎”吴奇隆、17岁的舞蹈生“小帅虎”陈志朋、15岁的建中高材生“乖乖虎”苏有朋。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被选做幕后工作的“小虎队”人气却出奇的火爆。同年12月,小虎队被飞碟唱片正式签下,三个男生正式从节目助理升级为艺人。

02

星探找到吴奇隆时,他从来没想过进娱乐圈,忙于生计的他没时间看电视,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妈妈跟他说,对方(星探)这么热情,你好歹还是去一下吧。

没什么才艺的他,现场跳了一段像做操一样的舞蹈,还表演了个后空翻。

苏有朋中考过后,由于母亲觉得他只会学习,为了丰富他的业余生活,鼓励苏有朋投应征男生助理简历。刚考完试的苏有朋穿着校服来到了面试现场,表演了一段舞蹈,动作和音乐节拍完全没有对上。

只有从小学芭蕾的陈志朋认为自己志在必得,准备的最时尚,戴着帽子,披着披风,还穿着爵士舞鞋。

为这个机会还专门拍了照片。后来他得知,自己的简历最开始是被扔掉的,后来又被人捡回来,阴差阳错才被选中。差一点就没机会进小虎队!

最想成名的人差点没能入选,最不在意的人却被轻易选中,这是不是命运的捉弄呢。

一开始,他们只是被安排在节目里跑个腿,发发道具,偶尔露个脸。但这三个青春无敌的大男孩儿太受欢迎了。他们每周录的歌曲都很快走红,《青春大对抗》也因他们跃居为收视冠军。

嗅到了商机的公司立即转变策略,全力包装打造“小虎队”。单曲《青苹果乐园》一经推出,就火爆亚洲。

从1989年5月到1990年9月,短短1年多时间,“小虎队”发行4张专辑,每张都创下销售奇迹。

首张团体专辑《逍遥游》十天内全亚洲突破200万张,是当时专辑销量年度第一。

三人举办“逍遥·货柜-小虎队”主题的二十场巡回演唱会,场场爆满,第一场就创下全台湾团体史上最高的万人空巷吉尼斯纪录。

小虎队就像一股强大的旋风从宝岛吹向大陆,蔓延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他们还是第一个惊动日本的偶像组合,日本NHK电视台四度到台湾采访小虎队,追踪报导他们的情况。

专辑《爱》推出时,一周内在台湾销量突破十五万张,两周后全亚洲销量超过200万张。

三人合作的电影《游侠儿》上映后就荣获该年台湾年度“十大最高票房电影”。

很多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都会记得,当年男生们疯狂模仿他们的舞蹈和造型,女生们疯狂收集他们的杂志和海报。厚厚的歌词本里面,贴满他们的贴画。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过把磁带小心放进录音机,然后听着音乐,认真抄着歌词的日子。那种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又令人满足,也让我们现在还对那些歌词倒背如流。 

“追星”这个词,最早也由此而来。

小虎队到底有多红?

关于这个问题在网上有一个帖子。

有网友说,大概是SHE+周杰伦+TFBOYS+你能想到的很红的明星=小虎队。

这其实真的不夸张。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三个少年几乎享受了所有荣光。

这三个孩子平时忙于工作和功课,并不了解外界对自己的狂热追捧。公司怕他们心态膨胀,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到底有多受欢迎。

1989年3月小虎队确定会徽,台湾街头到处是青年穿着印有小虎队队徽的T恤,并在城市街道用涂鸦喷雾剂喷出小虎队的队徽字样。

小虎队队徽

时隔数年之后,已远不再如日中天的陈志朋在澳洲求学。

教授在课后还特意问他:“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总有人来课堂上看你?”

小虎队的音乐没有什么爱情的悲欢离合,有的只是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友情,以及那个年龄对初恋的青涩与懵懂。 

那时内地没有什么综艺节目,也没有品种繁多的娱乐期刊,更别说网络上的各种八卦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人们更加关注艺人,关注音乐本身,才会让那时的音乐在这么多人心里都能留下深深的痕迹。

那时候,《青苹果乐园》、《爱》、《蝴蝶飞呀》、《为梦想找一个家》……他们的歌火了一首又一首。

无论过了多久,提起小虎队都能引起一拨人的想念,他们是一代人心中美好的梦。

1991年因为学业以及团员服兵役的缘故,小虎队被迫淡出,短短三年中创造的唱片销量记录以及在华语乐坛的轰动效果,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亚洲歌手或组合能打破。当王菲的复出遇上小虎队的重聚,天后也只能退避三舍。

1993年的短暂复合依然魅力不减。而95年的“虎啸龙腾狂欢演唱会”后,三个人的小虎队从此成为回忆。

1997年,吴奇隆服兵役,“小虎队”正式解散,三人各奔前途。

此后,“小虎队”成了一代人搁置在时光深处的青春旧梦。

其实小虎队真正火的时间仅3年——1988年到1991年。这三年短短的时光,却成了很多人念念不忘的青春。

吴奇隆和陈志朋因为年龄相仿,聊得来,走得更近。

临别之际,吴奇隆把《祝你一路顺风》这首歌填了词,送给陈志朋。

那场开在环亚饭店的演唱会,据说会场仅能容纳两千人,但当天有上万观众到场,抹着眼泪看完小虎队的告别演出。

苏有朋的声音在舞台上回荡出哭腔: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哥哥在一起,哪一天可以再跳青苹果乐园。”

吴奇隆过来抱住他,泪流不止。

03

单飞后的几年,几人的发展都不算太顺利。

因为父亲背负千万巨债,从1988年到2001年,吴奇隆一直在拼命工作为父亲还债。

吴奇隆先是拍了电影《梁祝》,成为徐克电影里略带稚气的美少年,又通过《萧十一郎》等武侠剧发挥了俊朗外形和武术底子的优势,在演艺圈站稳脚跟。

这条路也是艰苦的,吴奇隆曾在拍戏时弄断手掌骨、脚掌骨,甚至差点半身不遂。

当时演员马娅舒与吴奇隆正恋爱,她对媒体说:“如果吴奇隆真的出了什么事,就养他一辈子。”但这段爱情不久就黯然告终。

年届四十不惑,2011年,《步步惊心》中的四爷让他迎来了事业的又一春,也与刘诗诗结缘。

苏有朋也好不到哪里去。

1994年,因为厌倦自己的专业,苏有朋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退学,一时间舆论哗然。

乖巧听话的人设崩塌,苏有朋立即成“乖乖虎”变成了“过街老鼠”,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输又碰”。

他试过出唱片、主持和上综艺,通通失败。

直到1997年因《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永琪一角火遍中国。

后来苏有朋主演《杨门虎将》《刁蛮公主》《倚天屠龙记》等经典影视剧均获得同期收视冠军。后来他转型当导演,执导电影《左耳》提名台湾金马奖。

在与另外两名成员的比较中,陈志朋一直处在光环之下的阴影里。

陈志朋永远是“比较让人记不住的”。单飞以后,发行的几张唱片都是叫好不叫座。“五阿哥”让苏有朋收割了大波粉丝,自己的“尔泰”却反响平平,这让天性敏感的他产生了自我怀疑。

2004年的《名扬花鼓》,陈志朋饰演腹黑男二,男主陈坤无论是人设还是形象都更加受到瞩目。

40岁的时候他上过《鲁豫有约》,说自己除了唱歌跳舞什么也不会干,反而是他最擅长的东西让他显得一文不值。

后来,他淡出娱乐圈,表演舞台剧。

2001年,陈志朋主演的歌舞剧《看见太阳》在台湾公演70多场,并赴美国纽约百老汇公演。

之后,他又陆陆续续推出很多歌舞剧作品。

2004年,张国荣逝世周年,陈志朋顶住压力,主演音乐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引发张国荣粉丝不满。

有人说,如果陈志朋没有在小虎队如日中天时服兵役,如果他所生的年代没有遇上红透的张国荣,他的人生境遇会不会更好走?

在演戏方面失望后,他也尝试过向“霹雳虎”学习做生意。

但几次下来都是不了了之。

近年来,他以各种奇装异服,博出位的妆容发色,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是当年那个秀气的“小帅虎”。

以至于有网友问“陈志朋你是不是欠高利贷了” ,还有人怀疑陈志朋不是疯掉就是被公司逼迫,经纪公司发声明否认了传闻。

陈志朋回应:公司给我很大的空间,他们还劝我要收敛点。他也否认了自己抑郁的说法。

有一次,陈志朋穿着20厘米的高跟鞋在T台摔倒。

陈志朋摔倒

有人说,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所有颜色都落在了陈志朋身上……

尽管如此自嘲,但陈志朋并不爱蹭小虎队的热度,他要自由做自己,做那个从小就爱美、爱舞台的自己。虽然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出位之举。

回顾了小虎队的发展现状,单飞后的他们各自有成绩,但这些成绩都比不过小虎队时期的爆红。

时光倒流30年,那三张青涩的脸,曾那么热烈地打动过我们的青春。

再见小虎队,却不得不对青春说句再见。你们在歌里唱着“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可成大后的我们早已失去了年少时的天真无邪,相聚注定还是要分离,有些朋友终究还是会改变。

你们唱着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唱着离别时不掉眼泪的勇气,但现实的残酷让这些纯真年代与我们渐行渐远。 

还好我们这代人曾经拥有小虎队,拥有记忆中没人能取代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