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社区综合发展为核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农村人居环境 并非千篇一律的“穿衣戴帽” 十九大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农村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1

农村人居环境

并非千篇一律的“穿衣戴帽”

十九大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乡村空间重构、建筑风貌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村景美化、夜景亮化等几个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通知》也提出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尽管中央如此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和危房改造工作,但近期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还是在采访中发现了此类工作中弄虚作假现象,并以《危房糊一层砖,这里的扶贫闹呢?》为题报道了相关情况。

具体来说,很多地方政府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步,尤其是建筑风貌改造的工作,其体量巨较大涉及面颇广,投入资金、资源、精力等进行改造提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基层干部拼命干,村民抄手旁边看”的局面。同时,由于工程是政府主导为主、村民参与较少,因此一旦村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依赖性寻找政府维护修缮,使得村庄内部村民的主体性严重缺失。投入的金钱、人力,并没有达到与其相匹配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要求。

此外,在实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项目实施难点在于农民房屋与公共环境的非标准性,与城市化建设并不相同,一切图纸都该应对村庄实际需求。但很多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本末倒置的将标准化图纸作为建设依据,用城市化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对农村人居的房屋改造与环境整治进行专项转移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管理,因此而造成的基层镇村干部“按图索骥”工作难度增加,发动村民与前期宣讲也显得心有余力不足,遇到某些民房情况特殊无法按标准图纸进行改造情况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是千篇一律的乡村风貌和单纯追求进度并与村民无关的政绩工程遍地开花。

如何挖掘村庄的实际需求,以有限的增量投入激活村庄的存量,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能解决环境风貌问题、又能在共建过程中培养家园共治意识,同时挖掘出在地资源的产业发展可能性,是乡建院原乡工作室在西南片区进行村庄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大机遇

在中国未来至少有30%村庄会发展为中心村,这些村庄会出现人口增加、多元新业态、服务业主业化、农业副业化等产业发展趋势,而该过程也是重建村民村社共同体与找回农民及其组织主体性的过程村庄会成为一个城乡要素自由流通开放的创业和生活乡村社区,以这个村社共同体为基础,财权、事权、治权、产权四权将回归村社,实现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村社治理三位一体,乡村振兴提出的五个要求才能可持续的实现。

根据乡建院近些年的实践,要将乡村导向“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需抓住有助于乡村社区综合发展的示范点、示范户、示范区,应整合有限资金进行村社一体的微更新打造,从各个区域村民对村庄公共空间需求出发,让村民充分参与前期的规划设计讨论形成共识,集中力量打造一至两处具有发展三产配套经营性潜力的公共空间,让村民能够迅速体会到为自己而非为领导改造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环境。

因此,在进行农村人均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共创共建的方式激发共治的主体性,与政府及主管部门充分沟通、有效协作,依靠镇村干部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为搭建可持续的村社治理有效平台孵化器打好基础。

其中,包括原有行政空间向村庄公共事务空间转向的改造、原有功能性民居向文旅经营性民居的提升、异地搬迁安置规划时将散点民居向组团式布局的规划、以奖代补选取“示范户+公共空间”合力形成的家园共建式尝试。

 “行政空间”向“家园公共生活空间”的改造

曾经有位县委领导说:“基层的村委办公地越来越行政化,无法给村民一种家的归属感,村民在外对这里没多少念想”。

乡建院在基层行走多年对此深有同感,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转变,村民委员会等村庄公共服务职能的建筑空间除了行政职能外,更应承担起村庄公共生活、公共事务的纽带作用,毕竟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来服务的,所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注重这类新建或改造空间的品质提升,营造良好的空间调性和公共活动可能性,以便村民、新村民在此空间中,能激发和碰撞出集体家园愿景重塑共建的动力。在具体实践中,乡建院规划设计团队和社区总体营造团队,都分别能对这类空间进行前端设计和后端运营,能巧妙利用空间将村庄内外达人组织起来,点燃村民构建“心目中理想家园”为核心的社区综合发展治理模式,形成以村两委为中心的、村庄内学习实践型人才梯队。

案例1:以重庆城口县巴山镇坪上村的村民公共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以整合式的设计手法将原村小学、村委办公室与新建公共服务中心融合一体,从功能布局、场地利用、动线组合、建造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回应村民关于家园的多元需求,重构整体空间与村庄的关系,创造出儿童、老人妇女、回乡创业青年交流活动的乡村根据地。

▲ 重庆巴山镇坪上村公共空间选址

▲ 公 共 服 务 中 心 建 成 效 果

改造一新的服务中心二楼室内将大自然拥于怀中,日常对村民开放,村庄内外的孩子可以在这里用自然材料构建自己的美好童年记忆。

▲ 小朋友放学后在公共服务中心做手工活动

▲ 小朋友用巴山湖周边植物

作为素材做的展品在公服中心展出

▲ 公服中心成为村里老人兴趣小组的根据地

大伙为村庄下一步发展献计献策,甚至一展歌喉

▲ 改造后的坪上村村民广场和儿童活动场地

案例2: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的拉洞台村,则是将原有村委会及其前广场进行改造,根据村民日常所需交流和活动赛事而改,增加儿童活动与防风避沙的休闲配套设施,利用原有梯级高差设置休闲坐凳,村庄公共空间品质明显提升。

▲ 村委前的广场改造前

▲ 村委前的广场改造后

功能性向“多元共享民居”提升

一个村庄除了公共空间和村民联系最紧密的就是民房,民房改造通常会成为标准化图纸推动的千篇一律受害者,中国的乡村因长期的政治主导与村民自主建造已经形成了许多风格杂乱的村庄面貌,在许多村民的观念中只要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刷墙换顶,立面上增加一些“民居”提炼的符号,造就了一批批与村民无关的“假民居”式政绩工程。村民也是反复看着自己房屋被别人改成所谓的“民居”而心生厌恶。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让改善人居环境回归初心向民心而向,为生活而改。

村民心中所向是干净卫生的家园,是友好和睦的社区,改造时充分挖掘关于邻里社区的资源,重塑社区价值一定会引起村庄里妇女、老人等留守人群的共鸣,以改造房屋的机遇重新树立村民的家园主人翁地位,参与到自家房屋的改造决策中,从生产生活的方便性出发。

案例:重庆市城口县巴山镇坪上村的姜家酒庐是一对八零后小两口在经营,男主人的父亲在旁边山上的老宅处酿酒,一家人希望提升经营档次,增加藏酒和展示功能。从人居环境整治角度来说房屋的风貌尚可,基本经营也可满足,主要需改造的就是经营与生活动线及将窗外山湖美景揽入房间中增加多元经营亮点,给屋主人和住客们提供几处交流共享空间。该片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就是在当地党委政府前期充分发动和调研下精准施策引导,乡建院协助短期内完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姜家酒庐与公共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为后续整体推进建设多元业态发展的共享民居示范片区打下良好基础。

▲改 造 前

▲改 造 方 案

▲ 改 造 后 的 民 居

▲ 改 造 后 的 庭 院

易地搬迁安置规划引领家园社区重塑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规划时,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整存易地搬迁安置策略。在对其村庄整体搬迁时,乡建院的规划设计团队会结合原有村庄建筑元素、原有文化因子、安置区内的自然环境肌理等在地元素,因地制宜的将村民舒适居住功能、公共空间、不可复制的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在组团式的公共空间节点内嵌入民宅,使分散的村民民居形成类社区居住环境。

案例1:四川南充市江陵镇元宝山村的异地安置项目中,规划设计团队基于村庄所在川东北嘉陵江畔农家院落生产生活特色,结合安置区内自然环境肌理顺应山水田园形成总体布局,结合保留的林田以组团式的公共空间节点嵌入宅间,形成“门前微田园,十步见花园的川东北新田园乡村人居典范”,村民对居于此处的新生活充满向往,也为周边集中式人居环境整治激发农民主体性工作做了良好基础示范。

▲ 元 宝 山 村 安 置 点 鸟 瞰 效 果

▲ 元 宝 山 村 安 置 点 建 成 效 果

▲ 现 场 施 工 时 保 留 的 林 地

案例2:山西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地处太行山腹地,乡建院协助县委政府按照异地搬迁安置规划,新建了移民安置房、公共设施建筑,翻新改造了旧房。设计人员深入一线,实施指导、沟通,预防窝工、返工,实现了拆迁满意、搬迁愿意、整治顺利、高效推进。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民安居乐业,先后完成了新建及公共建筑、沿街景观等的改造,村标、绿化、公共浴室、公厕、导引牌、景观照明等的整治,并开展了“洁家净院”环境卫生活动。经过整治,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错落有致的民居、宽敞整洁的街道、古色古香的院落、舒适明亮的住宅展现在人们面前。

▲ 规 划 总 图

▲ 改 造 前

▲ 改 造 后

▲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宋家沟村视察调研

肯定了实施异地整村搬迁解决深度贫困的措施

以奖代补选取“示范户+公共空间”

合力形成的家园共建式尝试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政府会选取村内示范户,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有意愿有出资能力的村民先行一步,但示范户选好后,如何在提升其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巧妙的运用设计手法与村庄公共空间联动,从而形成未来村庄格局的示范区,显得尤为重要。也因此,乡建院在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和践行“引导示范户+结合公共空间统一规划设计共建示范区”的理念。

案例1:贵州村庄曾有三世同堂之家的民宅,家中因老人日常要下地干活导致鞋底的泥巴无法及时清除,在穿过堂屋回卧室时会把泥巴弄的到处都是。这样的日常生活习惯,造成了经营农家乐的儿媳每天要反复打扫堂屋的困扰。因此,改造该民居房屋时围绕家人与客人生产生活动线进行了分类与整合,根据功能调整了房屋的通风采光,为老人房单独在院子里开了门,全家看过改造后的方案非常满意,也因为空间动线的改变,解决了家庭既有的分歧。当该三世同堂的民宅改造完成后,同村都因其空间改造带来的家庭关系变化产生了兴趣,也纷纷开始配合村两委进行自家民宅改造。

因此,村庄房屋改造需要找到村民的真实需求,在城里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采光通风、房屋动线设计等都能解决村民家庭关系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以此类推,政府前期可以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这类有需求有意愿能出资的村民作为示范户,结合公共空间形成示范区域就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示范区域的几个示范户最好能够代表村庄的改造理念解决村庄整体房屋面临的共性问题,既有助于对全村推广示范和宣传,也对后续报名参加改造的农户减少了财政和宣传成本,充分调动起村民自愿拿出资金改造房屋环境、共建乡村家园的意愿,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建设后期为村庄孕育多元化的群团组织与智利资源,加速孵化后期的房屋场地在地运营组织,形成共创共享共治的多元主体性乡村社区综合发展机制。

案例2: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沿河乡北坡村位于大巴山腹地,交通不便,耕地不多。乡建院团队紧紧围绕当地“红色沃土 巴山竹苑”定位,采用以竹构为基本建造模块的门廊、屋架、栏杆等要素作为民房与人居环境重新建立关系的媒介,结合当下村民防寒避暑与未来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在主干道旁集中改造了8个示范户,与村民广场及公共服务中心形成示范片区,效果初现。 

▲ 改 造 图 纸 与 村 干 部 工 队 沟 通

▲ 北 坡 村 示 范 户 片 区 建 设 中

▲ 屋 顶 空 间 利 用 ( 建 设 中 )

▲ 改 造 建 设 中 效 果

3

重建社区发展主体

共享共治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过程是个村民主体性和互助行为恢复的动态过程,政府与乡建院协作运用这种规律挖掘组织更多在地达人、乡贤等能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征集意见、与村民互动调研访谈、参与建造营建等方式加快这种主体性体现与组织性构建进程。

▲ 青海祁连拉洞台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规划方案大讨论

前期通过组织大伙大学习、大讨论共建关于家园的硬件目标,组织外出考察案例边学习边总结,发动一批代表以“硬件”示范先行进行实践总结。比如我们在青海祁连县的拉洞台村,村庄硬件建设后会涉及运营问题,通过村庄“零废弃”彩绘社区营造活动组织村庄的妇女儿童、年轻人与老人共同搜集废弃所料瓶进行彩绘装饰,唤醒村民们关于家园的集体环保意识,以活动发现达人,靠组织链接达人,以多元化品质空间策动更多人、智、才与村庄环境发生良性联系,共同守护村庄环境。

▲ 青海祁连拉洞台村小朋友“零废弃”彩绘活动

▲ 村 主 任 童 心 未 泯

重庆巴山镇的坪上村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机围绕巴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构建共享共治环境友好型乡村,乡建院的社区营造团队与村小学联合建立户外环境教育课堂,利用建成环境治理设施展开湿地环境科普教育,前期宣讲发动有兴趣的妇女儿童参与到动手实践中,为这个长期内向生活型村庄以保护“一波碧水,两岸青山”为己任重新为世人所熟知做充分准备,镇村干部与村民也用行动践行着习主席的“两山理论”。

▲ 巴山镇坪上村环境整治配套设施与户外课堂

这里的村庄环境治理靠类似点滴积累启发引领周边各村学习进行环境治理竞赛,形成区域性的社区环境治理小闭环“软件”示范片区建设。每个村庄只要对垃圾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就会焕然一新,村民对于这里作为家园的理解就更深刻就会想着如何保持。用好社区综合发展为核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软硬件”措施,终将营造出一个践行习主席“两山理论”的“共享共治”型乡村社区。

▲ 巴 山 湖 的 绿 水 青 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