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科学献身的实验动物

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领域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活的试剂或精密仪器”的实验动物,在基

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领域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活的试剂或精密仪器”的实验动物,在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向那些为我们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小动物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

小鼠

实验动物界谁对人类的贡献最大?大部分科研人会投小鼠一票,众多科研领域中均离不开小鼠的贡献。

小鼠主要作为疾病动物模型使用,一般要求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晰,主要分为近交系、封闭群等。

免疫缺陷小鼠: 

裸鼠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B-NDG小鼠

近交系的大小鼠:

BALB/c小鼠

C57BL/6小鼠

 DBA/2小鼠

NO4.  FVB小鼠

NO5.  CBA小鼠

NO6.  Lewis大鼠

但无论如何,小鼠都是当之无愧的实验动物之王。

1998年,小鼠被成功克隆,成为了继绵羊之后人类成功克隆的第二种哺乳动物;2002年,小鼠的全基因组得到测序,这是继人类本身之后第二种被全基因组测序的哺乳动物……

肥胖的遗传学机制也在研究中。图片:Human Genome wall for SC99

如今,全世界各大科研院所中饲养着数以亿计的小鼠,它们或是作为药物试验的对象,成为新药进入临床的敲门砖,或是作为疾病模型,研究各种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些时刻,是靠着小鼠才得以康复的。 

2

当然不容错过小狗在科学史上的重大的贡献。

巴甫洛夫与狗

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在给狗端上食物之前,会先摇铃。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仅仅只是摇铃而没有食物,狗也会开始流口水,这就是巴甫洛夫建立的经典条件反射。

可以说,巴甫洛夫的发现开辟了一条通往认知学的道路、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

实验对象之一,现保存于俄罗斯梁赞的巴甫洛夫博物馆。

胰岛素治疗法与狗

现在,我们知道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而在1921年之前,尽管科学家已经知道了摘除胰腺的狗会出现糖尿病症状,但并不知道如何治疗糖尿病。

1921年夏天,加拿大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延和他的助手对一只名叫马乔里的狗进行了胰腺切除手术。之后,班廷将健康狗的胰脏提取物注射到了它体内,其血糖开始下降。依靠注射胰脏提取物,它活了70天。这就是后来拯救了数百万糖尿病病人生命的胰岛素注射疗法

3

 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是我们星球上最具智慧的一类物种,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起源于这一群体。

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中最高级的生命,猕猴等灵长类动物,在基因、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遗传基因与人类96%以上是同源,因此是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试验不可替代的“实验品”。

我国从1964年开始使用自行生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人工饲养的实验猴的肾细胞制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先对100多只猴子实行安乐死,取出它们的肾脏,然后用这些肾脏细胞培养出的病毒制成一千多万份疫苗。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已经为全国提供了超过50亿人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虽然牺牲了一只猴子,但换来几万个小孩对小儿麻痹症的免疫。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经没有小儿麻痹症这种病了。

有一些学校给这些小动物们立下了纪念碑。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纪念碑

武大动物实验中心的“慰灵碑”

西安交通大学的“动物慰灵碑”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的动物纪念碑

纵观生物医学发展史,超过半数的研究课题使用实验动物,超过2/3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项涉及到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是个必要的过程,然而对实验动物来说却是一个遭受痛苦的过程,实验过程中一些有意和无意的行为都可能使动物遭受巨大的痛苦。

今天就让我们

为这些因科学献身的小生灵们

默哀祈福一会儿吧

愿它们在天堂还是那样的可爱~

来源:易科学2019-04-0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