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考古,明代晚期,紫砂小圆壶
无锡博物院-无锡博物馆藏
通高7.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7.4厘米。
紫泥胎,呈赭红色,质地细腻,夹少量细砂。
壶盖缺失无存。腹部及底部残破,出土后修复。
壶圆口,短直颈,腹部圆鼓,平底内凹,浅圈足。
管状短直流,流口平切,内壁出水口为独孔。
扁圆泥条执把呈耳朵形,外侧圆滑,内侧平削。
制作工艺上,壶身采用打身筒成型,泥片均匀轻薄。
壶口、壶底和壶把采用镶接法与壶身相接,而壶嘴则采用打洞塞泥的铆接法相接。各处接痕经修整已不明显。
器表经过打磨,比较平整光洁。由于烧制欠火(温度不够),显得缺乏光泽。烧制时应该已经采用匣钵装载的方式,壶表不见飞釉泪痕。
1991年11月,江苏省无锡市南禅寺妙光塔西北侧明代古井发掘出土。
从各种迹象看,此壶的制作和烧制工艺已趋于成熟。从大小上,也已反映出紫砂壶造型在明代后期趋向小型精致的特点。已截然不同于同期在南禅寺另一古井中出的鼓墩形四系紫砂壶和紫砂匜口罐。
据《阳羡茗壶录》记载,万历年间紫砂名师时大彬,早期作品多仿供春大壶,后期改制小壶,风格为之一变。同期的紫砂名师李茂林,开创了匣装烧法,改进了烧成工艺。他擅制小壶,作品不务妍媚而时见巧思。明代万历后期,由于文人的参与,讲究品茶要色香兼顾,紫砂壶以小型精致为佳。
这件圆形紫砂小壶,容量较小,造型灵巧,外表素雅,在制作工艺上,无疑受到了明代万历后期紫砂业新的技术和风格的影响。到明末清初,紫砂艺术日趋成熟,仿生仿古制品增多,紫砂壶的风格趋向妍媚华丽,并已十分注重铭刻,这样朴素无华的小圆壶已不多见。结合出土环境及宜兴紫砂业的发展进程这件圆形紫砂小壶的制作年代,应在明代万历后期至明末。
* 南禅寺另一古井中出土的明代鼓墩形四系紫砂壶
* 南禅寺另一古井中出土的明代紫砂匜口罐
* 本文系海上书房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