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群岛最北端目斗屿的目斗屿灯塔 ©️World Bays
用石头围城的石圈是早年澎湖人生活的基础
潮涨潮落,无为的捕鱼手法流传数百年
景致不变,自然永存
石沪如何书写人与海洋共存的故事
如果你有幸乘坐飞机飞越澎湖群岛,便能看见在各个岛屿的海边散落着一串串形似心形“项链”的人造建筑——石沪,这是一类由石块建造而成的古老捕鱼设施,利用潮汐的涨落捕捉近岸鱼类。在远离陆地的离岛澎湖,石沪见证着数百年来人类与海洋之间的故事。
▲
吉贝岛上现存的石沪 ©️Taiwan Off the Beaten Track
离岛,意指远离主体或大陆的岛屿。澎湖群岛便是这样一群离岛:它位于福建省与台湾岛之间的台湾海峡中,由64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距离中国大陆约140公里,距离台湾岛约 45 公里。在交通并不发达的过去,远离大陆便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要依赖群岛自身的自然资源,那么这群总面积仅127平方公里的岛屿,有哪些资源?这里的人们又曾以什么为生?
▲
澎湖列岛由64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 ©️Viralpics
澎湖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群岛,形成于距今 1780~800 万年间。在这里随处可见壮观齐整如同被刻意码放好的玄武岩柱状节理, 这可是大自然的一大力作——涌出地表的玄武岩岩浆因快速冷却收缩,在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截面近似六边形的龟裂,待彻底冷却 后便是这一副规则的模样。自然的巧手当然并不满足于此,风、波浪和潮汐紧随其后开始了再加工。一系列风化岩、海蚀洞、海蚀崖 等奇特地形便应运而生。
▲
澎湖海岸由玄武岩构成特殊奇特地貌——海蚀崖 ©️吴昊昊
玄武岩构成的奇异地貌虽各有奇趣,但众多的岩石也就意味着可供种植土地的稀缺。除了土地的稀少,限制种植的还有澎湖稀少的雨量。澎湖群岛缺乏较高的山峰,难以形成地形雨,年均降水量仅 1000 毫米,是台湾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总的来说在这里种植作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七美岛的“小台湾”景点,因轮廓貌似台湾岛而得名。地质上称为海蚀平台,是海蚀崖被侵蚀后的残留岩体。©️吴昊昊
既然不能向陆地讨得供给,澎湖人便将目光转回了他们身处的茫茫大海。所幸的是,海洋并没有像澎湖的陆地一般吝啬。澎湖群岛受黑潮暖流的支流以及中国东南沿岸交替的冷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夏季的七八月份水平均水温可以达到 29°C,而在最寒冷的冬季最低水温也在 20°C,年平均水温可以达到 25°C左右。这里还拥有坡度较为平缓的潮间带,适宜珊瑚礁和各类海洋生物的生长。当每年秋冬季的东北季风来临,成群的鱼类会洄游到澎湖的岸边来避风、觅食。因此,澎湖的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
澎湖地区渔业发达,图为凌晨第三鱼市场刚刚打捞上的新鲜海鲜。©️吴昊昊
▲
第三鱼市场一位阿姨正在对鱼进行加工。©️吴昊昊
如此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该如何去利用,在很早之前就是一个难题。早年间澎湖缺乏船筏,而到了东北季风盛行的秋冬季,海上更是风浪大作无法出海。这对于以渔业为主要生活依靠的澎湖人来说是一道难关。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因地制宜的渔法应运而生——筑沪捕鱼。所谓沪,在晋人张勃《吴都记》中便有记载 :“江滨渔者,插竹绳之以取鱼,谓之遗扈业。” 在这里“沪”是指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渔业设施,利用的是潮汐涨落的原理在潮间带进行集鱼和捕鱼。
沪并非我国特有,事实上它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陷阱渔法,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使用沪捕鱼的地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如西太平洋诸岛、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直至非洲西岸都有过筑沪捕鱼的历史,不同之处仅在于沪的用材不同。原则上建造沪的材质都为就地取材,当地盛产的如树干、 竹子、石块均可作为修建沪的原料,而这其中最为结实的自然是以石材制成的石沪。盛产石块的澎湖群岛拥有世界密度最高、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石沪群。
▲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因纽特人也会利用石沪捕鱼 ©️John Tyman
▲
美国马萨诸塞州鳕鱼角海中的木制鱼沪 ©️Five Prime
一个完整澎湖的石沪通常分为伸脚、沪门、沪房及沪墙等几个部分。伸脚的功能是诱鱼与集鱼 ;“沪房”为石沪内主要的集鱼和捕鱼区 ;“沪门”为沪房的开口,伸入沪房内的部分则能阻止鱼儿向外游。
▲
石沪结构示意图 ©️苏颢云
了解石沪的结构还仅是第一步,石沪捕鱼中还有许多学问。作为一种因地制宜的渔法,筑沪捕鱼不仅对选址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沪的设计上亦是颇有讲究。在选址上需要选择潮差大、风浪大及相对平坦的潮间带地区,这里的鱼类更为丰富 ;而在设计上,则要依据海流的流向来设置沪门和沪房的朝向。朝向对了,石沪各部分的尺寸和结构还必须合理。主司诱鱼部分的“伸脚”开口不宜过大,否则鱼群容易逃走,而如果过窄,则难以被集中至沪内。石沪的沪堤高度也有要求,它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当地满潮水位的一半。若太高则影响海流流速,鱼群不易聚集,而太低鱼群自由出入,不容易留住鱼群。若仔细观察,沪堤的内外面也并不相同。为了减缓海水冲击力,人们通常将沪堤外侧修建得较为倾斜。而内 侧沪堤则修建得较为垂直,这能避免鱼群的逃出。
▲
澎湖吉贝拥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石沪群 ©️星岛日报
修筑石沪也是一项技术活。筑沪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便于海水排出的同时要截留住沪内的鱼群。筑沪人首先要在岸边寻找合 适的石材,稍加修整后再以结实的圆木作为杠杆吊上沪顶,只待 稍微调整方向后便将石材放下,使得石材相互成“咬角”固定。在石沪的使用过程中,又会不断地有牡蛎、藤壶等污损生物附着,这 进一步增大了沪墙石块间的摩擦力,增加了石沪的强度。
▲
住在澎湖的石沪匠师带着社区民众一起修复了家族的百年石沪 ©️韓承燁
澎湖地区的石沪起源早已无从考据,其大致始于延平王郑成功统治台湾的明郑时期(1661-1683 年)。有关澎湖石沪的最早的文 字记录则源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高拱乾的《台湾府志》:“澎 湖有......大沪 2 口、小沪 20 口”。在那之后,石沪这一澎湖重要渔 业设施的数目不断增加。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澎湖纪略》记 载,澎湖已有 71.5 座石沪。日据大正六年(1917)已增加到了 330 座。直到本世纪初,李明儒的调查结果显示,澎湖地区的石沪总数为 587 座。但这个数字,恐怕不会再继续增加了。
▲
被誉为迷魂阵的簖网仍是江苏渔民主要的生产工具,而上海市简称“沪”部分也来自于此 ©️东方网
石沪渔业这种有些无为而治意味的渔业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捕捞船舶和捕捞仪器。现今澎湖地区存留的大部分石沪早已结束了它们长达数个世纪的守望,或是 “颐养天年”,或是“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旅游业履行起了新的职 责。无论如何,筑沪捕鱼这种早期的渔业方式见证了人类与自然 相互依存、人类影响环境的光辉岁月。而屹立在海岸边的石沪,将永久留存这份人与海洋的共同回忆。
▲
如今台湾省苗栗县也有留下的石沪,当地仍有匠人负责填装石沪 ©️中华文化总会
撰文、摄影 / 吴昊昊
编辑 / 魏宁均
制图 / 苏颢云
微信编辑 / Charlize
四月专题 ·列岛志
无论漂泊或疏离,
终是大陆的血脉。
专题中的八座岛屿将
作为我们的窥镜,
以飞鸟、山河甚至是建
筑作为线索寻找陆地与岛屿,
人与自然的精妙联结。
点击文章标题跳转
沙中拾翠
The Jade In Shamian
私人海岛,路在何方
Challenge of The Private Islands
Copyright © 2019 NYTimes Travel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