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19日出生的葛优,是实打实的“演二代”。可要放在25年前,谁也不会料到,那个曾经屡屡考试摆尾,人到中年看起来还有些许拘谨的葛优,会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成为亚洲第一个拿到戛纳影帝的人。
01
假设有两个知乎体问题:
“演二代是什么体验?”
“和偶像住一个胡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或许,葛优可以来唠上几句。
从小在北影大院长大的他,看过太多著名的演员,像于洋、赵子岳、张平等。街坊邻居都是全国闻名的大演员。
他的童年,完全可以用戏剧性来形容。
“有时我刚看完他们主演的电影,回家就看见他们骑着自行车,筐里装着刚抢购回来的大白菜,好像刚从银幕上下来。”
1957年4月19日出生的葛优,是实打实的“演二代”。
父亲葛存壮是著名的电影演员,母亲施文心也担任过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剧本编辑。
按说有这样的“学区房”,耳濡目染的氛围,也可以让葛优早早就对演戏熟门熟路起来。
可葛优打小胆子就小,哪怕是老师鼓动着上台表演,他都不干。
有人笑:“你爸是个演员,你连上台都不敢呐?”
他摆摆手,继续他当观众,上台?是绝对使不得的。
葛存壮对儿子的性格知根知底,知道葛优腼腆,想锻炼他。
17岁那年,葛优在葛存壮剧组溜达,刚好剧组发面包,葛存壮便让儿子去领,葛优犹豫半晌,也没敢去。
在父亲葛存壮看来,这么害臊的孩子,干啥都行,可根本不是块当演员的料。
后来,葛优到了十八九岁,如同当代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迷茫”一样,他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个清晰的规划。
“我一直到十八九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忠实观众吧。”
谁能想到,这样的葛优竟演出了最负盛名的《活着》
1975年,葛优从北医附属高中毕业,到京郊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去插队。
他在那当“猪倌”,不怕苦也不怕累。
日常就是养猪喂猪,给猪治病,砌猪圈,这一干就干了近三年。
后来插队回来,家人的规划是想他考大学,葛优却闷声说,“我想当演员!”
从小连台都不敢上,去当演员?腼腆到领面包都不好意思的少年去当演员?
性格没优势,样貌更是普通得不行,“葛优当演员”在家人看来,不亚于天方夜谈。
谁能料到,从小怂到大的葛优,还真的去做了。
他去报考电影学院,连一试都没通过,就被硬生生地刷下来了。
他倔,接着考,什么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统统去试了个遍,但是都没过关。
甚至因为考试,还闹了不少笑话。
葛优先报考的是青年艺术剧院,那时正值“周总理去世”,葛优报演的主题是“悼念周总理”。
可一到上台,葛优思及周总理泣不成声,呜呜咽咽怎么也停不下来。
考官看着这个哭得稀里哗啦的考生,顿是无语:“打住打住!下一个!”
后来,到了考艺术学院的时候,复试主考官定主题:“简单的情侣对戏”。
葛优需要做的动作是从一个女孩的身后,捂住她的眼睛。
多纯情的一个戏码呀!
可葛优太紧张了,他捂住姑娘的眼睛,手就放不下来了……
好在,人家演对手戏的姑娘机智,把情人见面的戏,换成了“抓流氓”,大喊:“来人啊,抓流氓!”
这尴尬得传出来都是笑话。
几战几败名落孙山的葛优,最终在22岁那年参照着父亲葛存壮的指点,将自己曾经养猪的经历改编成小品《喂猪》,考上了全国总文工团。
当时谁也不会料到,那个屡屡考试摆尾,看起来还有些许拘谨的少年葛优,会在15年后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成为亚洲第一个拿到戛纳影帝的人。
02
在文工团的葛优,跑了十年“龙套”。
这十年里,有的时候,他就一句台词,上台声嘶力竭喊了一句台词,立马就要下台。
身边的演员来来往往,有的渐渐在站住了脚,有的耐不住清苦,直接转了行。
而葛优呢?仍乐呵呵地跑着龙套。
家人很犯愁,这样一年复一年的龙套怎么行呢?还不如去学点摄影的本事,至少能养家糊口。
所幸的是,后来葛优遇上了《顽主》。
《顽主》
1988年,葛优在影片《顽主》中扮演杨重一角,他的外型与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拿了个金鸡奖最佳男配的提名。
因为《顽主》出名的葛优,之后就不仅仅是跑龙套了,渐渐有片子约上门。
后来葛优的创作风格也延续了《顽主》时的特色:人物的耷拉、松弛感,以及带着些心不在焉的念白。
《顽主》
就如葛优回忆当年拍摄《顽主》的情形说:“我们在搭词时都很随意,把生活中的一些原生态气息都带了进来。”
葛优演了很多个经典角色:
《编辑部的故事》里 “无厘头搞笑”的李冬宝。
《编辑部的故事》
《我爱我家》中的二混子纪春生,一斜一躺,全是戏,时隔多年都能被网友翻新“葛优躺的表情包”。
《我爱我家》
《霸王别姬》的梨园一霸袁四爷,性格多面,可怨可憎,不可言说。
《霸王别姬》
《让子弹飞》中的老狐狸老汤,游走于多方势力之间,有着恍然皆悟的大智慧。
《让子弹飞》
很多人也觉得奇怪,葛优演出名的怎么都是些怂头怂脑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形象。
对此,葛优也有一套说辞,他选角儿时很“怂”,体会不到的人物,他觉得自己会演不好,便不敢轻易尝试。
选角儿的问题,也不妨碍观众对葛优的热捧。有人这样评价葛优:“他演喜剧,让人捧腹大笑,演悲剧,又让人哭到无声。”
葛优有着不动声色的喜感,绷着脸式的冷幽默。
在喜剧和悲剧之间切换自如,这就是葛优。
这点,葛优在《活着》中饰演的小人物“福贵”显露无疑,败家子福贵的人生由喜转悲,跌宕起伏,令人叹息中带着余恨与慈悲。
《活着》
说起来,这个让葛优成为“戛纳影帝”的角色,也不是他自个儿争取过来的,
当年因《顽主》《编辑部故事》而出了名后的葛优,忙于片场之间,导演张艺谋也闻风而来,邀约他参演电影《活着》。
葛优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档期相撞,奈何张艺谋认定了他就是“福贵”的不二之选。
结局是耳熟能详的喜庆——《活着》这部片子不仅让导演张艺谋声名鹊起,也让葛优成为了第一个华人戛纳影帝。
小人物葛优面对如此大的成就,岂不欣喜若狂?
实则不然,他言语间尽是淡然:“人的一生都是偶然。演《霸王别姬》我没得奖,演完《活着》,天时地利人和都该我得了,就得了。如果当时有什么别的戏出彩,也就没我了。”
随遇而安,是葛优的品性。
《活着》
03
葛优火了,火最直观的表现是什么?
以前人家叫葛优,都是“葛存壮家那小子”,现在叫葛存壮为“葛优家老爷子”。
葛存壮老爷子对自家小子的评价很犀利:“他演惯了小人物,演皇帝不一定适合,他有点小小的驼背,站在那里一点也不威风。”
葛存壮、葛优父子
“不威风”是老爷子对自家儿子的评价,葛优自己呢?
葛优都出名了,可依然“怂”。他说自己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
让他出席的活动,他就本能地往后缩,如果出席的人有十几个,他就坐在最边上。
他不喜欢接受采访,也不喜欢出席活动,不是因为矫情,也不是耍大牌,纯粹是因为:他紧张。
他是很容易紧张的一人儿,坐在那里光亮的脑袋上一脑门子汗。
时常,他也想假装自己状态很放松,可磕磕绊绊的语气瞒不了人。索性破罐子破摔,爱咋说咋说,这么一想反而踏实起来。
他也经常自乐:“都老大不小了,有人叫老师了,还这么羞羞答答的,不行。”
《罗曼蒂克消亡史》
面对记者的人物专访,他也“怂”,“怂”得话都不敢多说。
“最早聊天那时候好像还敢说点儿,现在越来越不敢说,尤其是对着镜头,特别胆小,难受。”
当然了,他也为自己说明了正当的理由,“我也不是不善于说,就是怕被乱传,回头谁听见了,准得说这孙子说什么呢……”
果然,他不敢像别人那般,针砭时弊,骨子里还是“怂”。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是葛式幽默的特色,那股子优哉游哉的劲儿,话里话外慢悠悠地拖拉着长音,嘿,你就知道,葛优来了。
04
流量时代,明星争相展示自己,动辄微博粉丝破亿。
有人说看人家葛大爷,连微博都没有,查证了一下,其实是有的,就是一条微博都没发过。
也有不少真人秀看准了葛优的观众缘,邀约参加也是常有的事儿,但几乎没见他露脸。
有人好奇啊,真人秀薪酬这么高,你咋还不愿意去。
问来问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怂”。
他眯缝着双眼:“我骨子里特别不愿意得罪人,所以净得罪自己了,选谁不选谁、说人家行和不行,搞那么残酷。”
至于做评委评判选手,葛优总说自己还没到评价别人的级别,他瘪了瘪嘴笑道“有点儿不好意思、也不忍心”。
六十来岁的葛优明了,他不想站在高台上指点别人“行或不行”,也不愿意为了高价片酬,过度消费自己。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为了收视率,那可不叫你撅着屁股就得撅。”
《甲方乙方》
如果时光倒流,葛优说自己最想回到“还没有成名的时候”。
他哲学一把,长叹一口气:“上山下山,人生用这四个字就穷尽了。”
在自传里,他写到:
“刚成名的时候是上山,上山时一切都是未知,你不知道自己会到什么地方,能到什么地方,你在上升的曲线上。”
“演员,在荧屏里演的是人,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气扬、摆谱比阔,实在没必要。”
葛优出门是不常带保镖的,常常有人围着他要签名儿。
有记者笑着爆料说有次葛优给粉丝签名,轮到签的时候,粉丝突然发现自己没带笔,撂下一句话说:“葛优等我,我回去拿根笔。”
葛优居然也愣愣地就在那等着粉丝回来,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你那么大腕儿,居然等粉丝。
葛优回:“这些年,我可能给两万多人签过名儿,可对他来说是第一次。”
老爷子教他的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确实被他刻进了骨子里。
春晚小品《“儿子”来了》
62岁的葛优,上了2019年春晚,不少人喜闻乐见,“稀客呀稀客。”
葛优穿着的还是他那件“长城牌”风衣,那是他30年前拍《顽主》时的战袍。
观众笑称:你葛大爷还是你大爷,30年前就引领时尚。
葛优春晚表演结束后下台接受采访,抹了一把汗,觉得自己表现得还是有点儿紧张。
得咧,没变的除了衣服,还有那个人,一如既往地“怂”。
面对媒体采访的聚光灯,他支支吾吾说不清。
各大综艺节目的邀约,他连连摆手:“这使不得使不得。”
三十年过去了,葛优经历了那么多场表演,站在舞台上,手心还是会捏着把汗,除了“怂”,还有什么说法?
《让子弹飞》
不过对那“台搭子”的赤忱与敬畏,他一点儿也不。
当年报考学校,别人都指着鼻子说:“葛优,你胆子小,你不行”,他仍一腔孤勇撞得头破血流。
什么是怂?葛优的“怂”拆分来看便是:从心,他遵循自己的心走,一往无前。
他说自己:“我总是矛盾着,又想热闹又想静,是不是有点儿矫情?”
是的,矫情的葛大爷,依然是你大爷。
你最喜欢葛优的哪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