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病一般不传染,但是最容易引起肝硬化的,这在初期就应该积极进行抗血吸虫的医治的,一旦形成肝硬化后通常就没有太好的办法逆转了。
传染源。日本血吸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病人和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
易感人群。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血吸虫皆有易感性。
因此一旦发现立刻需要医治。如果血吸虫肝病到了晚期即使经过杀虫医治,肝损害也难以恢复。血吸虫在体内一般仅存活3年,最多可达30年。
目前杀灭血吸虫安全高效的药物吡喹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吸虫现在医治主要是减轻肝内的纤维化程度,使肝内的纤维组织吸收,血吸虫肝病不同于其他肝病,医治绝不可同日而语,有任何症状请即可就诊。
平时要适当地加强营养,优质蛋白(动物性蛋白,如鸡蛋、牛奶、水产品、禽类肉品、兔肉及瘦猪肉和牛羊肉等)不可缺少,同时应多食用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避免食用粗糙的食物,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酒精可直接加重肝脏的损害,慎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生活要规律,多休息,适当运动,切忌过劳。同时,每隔6个月左右,应去医院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