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乐基唱火《月半小夜曲》的时候,我们为何要考量李克勤的唱功

null

关于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有这样一个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李克勤刚进入宝丽金公司不久,有天听到《月半小夜曲》的日文原版河合奈保子的《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旋律后,被深深地吸引,但被告知已被同公司的关正杰所用,让他非常失望。突然有一天,关正杰决定改编其他歌曲而放弃了这首歌,李克勤赶紧把它拿过来重新改编,拯救了这首《月半小夜曲》,也成为了李克勤代表作之一。

null

这首歌描述的是一对朝夕相处的恋人,没有情意缠绵的惜别,也没有情意已断的绝别,女方突然神秘的,没有暗示的不告而别,离开了这个男人,那一夜开始,这个男人陷入无尽的失眠空虚,牵挂渴望和无尽的思念。这首歌虽然旋律凄美,但是我更偏爱那种痴心的男人,一生不变的意境。当悠扬独奏的小提琴在月夜里,如泣似诉地响起,更挑起内心的思念,面对不可接受的现实,内心每分每刻都被对恋人的相思所占有。歌中的故事加上李克勤深情的演唱,成就了这首《月半小夜曲》。

null

当中国好声音的陈乐基唱火这首歌的时候,网上对《月半小夜曲》的各种版本褒贬不一。《月半小夜曲》本身,格调自成,优雅幽静,也有适当的爆发,李克勤的版本我觉得恰到好处,陈慧娴与李克勤的版本差别不大,可能女版更细腻一些。但这首歌二次创作的可能性,本身就没那么大,陈乐基以摇滚嘶吼的唱法唱完全曲,可以说他热烈奔放,直指人心。观众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冲击应该是他高亢的音色,第二就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气势感。先天的条件加上多年的努力,真的很强。

null

而对于李克勤的唱功,李克勤其实书生气息较重,香港乐坛里书生气的歌手代表有张国荣、陈百强、黄耀明、黄凯芹、李克勤、古巨基等。他们都能写不逊色于专业作词家的歌词,他们对歌曲的演绎讲究情感的克制,演唱细腻情感深藏,打个比方昆曲里面,书生对于小姐的表达爱意的唱腔讲究一个含蓄内敛。

李克勤出自谭咏麟门下,校长唱李克勤的歌其实是处理不好的,因为校长平时为人大大咧咧平民化色彩也很重,他来唱《月半小夜曲》实在是不合适的。其实李克勤对歌曲的处理风格更加亲于现实,有西洋抒情小夜曲的味道,有时还会来点李斯特的钢琴炫技。

null

当然,《月半小夜曲》不同年龄段的人听得感觉不一样,内心受到音乐的洗礼也不一样。支持原唱的更喜欢听河合奈保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更喜欢听陈乐基,三十多岁的喜欢听李克勤,有故事的女人喜欢听陈慧娴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听到的感觉也不同,总不能让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去听那个不适合自己年龄的版本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