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在去年9月份发布了图灵架构GPU,首发的是RTX 2080 Ti和RTX 2080,一个月后推出了RTX 2070,而今年1月份发布了RTX 2060,在这之后,今年三月NVIDIA去掉了图灵核心内的RT Core、Tensor Core,失去了这两个单元后的TU116核心实时光线追踪性能大幅降低,也没了DLSS功能,但核心面积也大幅缩小,在此核心上诞生的GTX 1660 Ti和GTX 1660确实是优秀的甜品级产品,现在NVIDIA的图灵显卡就缺一块用来取代千元级的GTX 1050 Ti的产品,而这个重任将由GTX 1650来承担。
NVIDIA并没有提早给出显卡的驱动,所以这篇评测暂时是没有GTX 1650的测试数据的,现在测试正在进行中,今晚会不定期更新部分测试数据,温度功耗部分将在明天补上。
GTX 1650所用的TU117和之前的TU116一样去掉了RT Core、Tensor Core,SM单元内部架构经过了修改,原本放Tensor Core的位置变成了FP16半精度浮点运算单元,处理游戏数据要比从前的Pascal架构来得更高效,GTX 16系列所用的TU11* GPU每组GPC单元只有8组SM单元,这点和RTX 20系列所用的TU10* GPU是不同的。
这是我P出来的TU117-300核心,有正式官方图时会替换
TU117核心比TU116少了一组GPC单元,只剩两组GPC单元,满血的TU117应该有2×8=16组SM单元,按照图灵架构一组SM单元是64个CUDA计算,16×64=1024个CUDA流处理器,但是GTX 1650上面的TU117-300核心并不是满血的,它屏蔽了两组SM单元,只有14×64=896个CUDA流处理器,所以GTX 1650 Ti理论上是存在的。
TU117核心依然采用台积电12nm FFN工艺制造,由于核心规模缩小了许多,发热也没TU116厉害,理论上频率可以比GTX 1660提得更高,不过NVIDIA在这卡上取消了外置6pin接口,这使得显卡的TDP控制在75W,好处是不用再插6pin供电线把显卡插到主板上就能用了,而且 电源只需要300W就行了,但频率就被限制住了,GTX 1650的基础频率只有1486MHz,Boost频率1665MHz,比GTX 1660的1530-1785MHz低不少,不过依然比用三星14nm工艺生产的GTX 1050 Ti高。
显存和GTX 1660一样是GDDR5,频率也是8Gbps,但显存位宽从192bit降至128bit,光栅单元只剩32个,这点和上代GTX 1060与GTX 1050 Ti之间的区别到是一样的,带宽也从192GB/s降至128GB/s,但和上一代的GTX 1050 Ti的112GB/s还是要高一些。
NVIDIA说GTX 1650的性能是GTX 950的两倍,与上代的GTX 1050相比有70%的提升,比GTX 1050 Ti也有30%的提升,而建议零售价和GTX 1050 Ti发售时一样是1199元,和1799元的GTX 1660之间有600元的差价,理论上中间应该还可以再加插一个GTX 1650 Ti的,就看NVIDIA想不想出了。
这个级别的显卡是没有Founders Edition公版的,全都是AIC非公版出货,但是NVIDIA是有给出PG174的公版PCB设计方案的,此外也有厂商依照公版频率规格出货的型号。
索泰GTX 1650显卡图赏
在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下千元级的显卡都成入门级产品了,不少厂商都把它定位为渠道的主力,线上则不会主推,在加上这卡功耗和发热都较低,所以很多产品看起来都不怎么华丽。
索泰GTX 1650毁灭者
索泰的毁灭者系列定位中端主流,用料会比公版好一些,索泰GTX 1650毁灭者显卡采用双风扇散热器,而频率则维持在公版的1485-1665MHz,显存频率也是8Gbps。
显卡背面,可见散热器是比PCB要更长的
显示输出提供一个DP、一个HDMI和一个DVI-D
显卡顶部依旧是NVIDIA要求的GeForce GTX的标志还有索泰自己的LOGO
其实75W的GTX 1650是无需外接供电的,不过索泰为了追求更好的稳定性还是带了个6pin口
TU117 GPU的发热也不大,用全铝散热器就能压得住,显存和供电Mosfet位置都有导热贴,让散热器也能照顾到他们的散热。
显卡PCB正面,采用2+1相供电
PCB背面
TU117-300-A1核心
显卡上4个显存位是焊满的,是美光的D9VVR,8Gbps,单颗32bit/1GB规格,四颗组成128 bit、4GB规格。
由于TU117核心相当省电,所以两相供电就够用了,每相供电一上一下两个Mosfet,是来自台湾力祥的QN3103和QN3107,PWM是uP9510P。
一相显存供电位于显卡尾部,同样是一上一下两个Mosfet,也是QN3103和QN3107,PWM是uP1543S
测试平台与说明
由于GTX 1650是一款中端主流显卡,所以测试平台也换得相对主流一些,CPU用Core i5-9600K,并且频率锁死在4.6GHz,主板是微星的MPG Z390 GAMING EDGE,双通道芝奇FlareX DDR4-3200 8GB*2内存,电源是酷冷至尊V1000 Platinum。
实际上这套平台已经远超GTX 1650的适用级别,绝大部分选配这档次显卡的人用的只是不带K的Core i5甚至是Core i5或者奔腾处理器,超到4.6GHz的Core i5-9600K是不会成为这款显卡的负累的。
系统是Microsoft Windows 10 Build 1809,驱动程序方面,AMD显卡使用AMD Radeon Soft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4.2,NVIDIA其他显卡使用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425.31。
测试项目包括常规的3DMark(Fire Strike、Time Spy)、Unigine Superposition以外,也加入了VRMark测试。此外还有10款涵盖性能要求、游戏类型不同的游戏。游戏均采用最高画质设置,因为GTX 1650定位是主攻1080P下游戏,因此测试分辨率只有1920×1080。
基准性能测试
1920×1080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
临时总结
其实现在暂时没有测试数据也不好说什么,先谈谈这款显卡的定位吧,它的定价为1199元,旨在取代上代的GTX 1050 Ti显卡,线下通路市场才是这卡的主战场,当然还有网吧市场,这些市场千元显卡是最受欢迎的,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比GTX 1050 Ti高出30%的性能,在加上他应该有不错的功耗和发热表现,线上市场应该也颇受欢迎。
只有896个CUDA单元的GTX 1650用的不是完整的TU117核心,我们并不确定有完整1024个CUDA的GTX 1650 Ti是否会在桌面市场出现,虽然1199元的GTX 1650和1799元的GTX 1660间还是有价格区间,就看NVIDIA愿不愿意这样做了,但它很大概率出现在移动市场上,笔记本的显卡比台式机显卡细分得更厉害,再加上上代GTX 1050 Ti笔记本的大卖,NVIDIA推出移动版的GTX 1650 Ti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