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美国曾研发这装备!威力远不如核导弹,却最让苏联害怕

null

战术核打击在冷战中期层出不穷,简直是万物皆可核打击,无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能在不经意的时刻引发核爆。在众多的战术核武器之中最疯狂的莫过于冷战时美国研制的SDAM,虽然SADM威力不如核导弹,但让苏联十分忌惮这种武器。在把核弹当饭吃的当年,诸如SADM的核武器不过是战术核武器的冰山一角。

SADM,全名为特种原子爆破装置,俗称核背包,是美国应对华约集团对欧洲展开突击的一种特制武器。按照设想,华约将会以大大超过北约防守能力的进攻强度摧古拉朽的将北约部队推下海。在期间分别要发动数次核打击。

null

第一次核打击为苏联对华约有生力量展开的核打击清场,第二次核打击为北约对鱼贯而入的华约部队在中欧山区的阻截,第三次核打击为北约在被华约赶到英国以后对欧洲大陆的全面核攻击,将欧洲大陆上的华约力量连同被占领区的城市一律用核弹炸平。在英国渡过核冬天以后,若是成功将华约力量尽数消灭,则回到被核弹炸为废土的西欧重建家园。此时此刻要看华约北约哪一方能够坚持到最后,若是在北约重返西欧废土的过程中一方依旧能够有残存力量,则拥有力量的一方掌握了全球霸权。

以上提到的核打击次数一共有三次,但是在这固定的三次核打击以外,还有许多零星的核打击存在,例如对于以上提到发动核打击的主体展开核反击。而SDAM核背包便是对于华约核打击的前期预防工作,按照既定目标,美军的特种兵将通过空降,潜水,甚至滑雪等方式潜入到苏军的重点目标中安装核弹,随后迅速撤离,这样能够在第一轮核打击后为己方军队的防御减轻压力。

null

SDAM最大的爆炸当量达到1000吨,虽然比起核导弹搭载的核战斗部不算什么,但是轻轻松松夷平数公里还是没问题的,最重要的是SDAM是人为搭载并且安装引爆的核武器!如果忽略掉安装人员逃生的这一步骤,称得上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自杀式打击了。

像这种近似于自杀的战术核打击在当时而言,比起导弹,机动更为灵活,更为隐蔽。当时还有战斗机搭载核弹进行核打击的战术,不仅没有多余时间逃离,投下即爆,飞行员还必定会瞎掉一只眼睛!在如此残酷的战争面前,不禁让人感慨和平的美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