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银铜机制币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中华民国廿五年制拾枚(津)字版
此枚“中华民国廿五年制拾枚”津字版,直径为3.9cm,重量26.1g。钱币正面依廓环镌万字不断头纹,在廓肉处环镌“中华民国廿五年制”八字,中间镌“津”字,在津字外环镌一珠圈;钱币背面中间镌币值“拾枚”二字,在“拾枚”两侧环镌麦穗图案,在麦穗下方纽结处镌年号“1936”,依廓缘环镌齿纹,钱边为光边,材质为黄铜。钱币材质珍贵,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
“民国二十五年天津造铜元”在当下的古钱币交易市场上并不多见,具有较大的珍稀性。如此枚钱币品相精美者更是少见,所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钱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按照古玩收藏界“物以稀为贵”的收藏规律,这枚钱币值得珍藏!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党徽背布图(桂)字 此枚“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党徽背布图”(桂)字版, 直径为2.9cm,重量9.23g。币面国民党党徽,环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回字纹缘,寓意“吉祥”。背面为“古布图”,纪值“壹分”。布腿下一“桂”字。谱记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1938年发行“桂”字铜币,有大桂小桂之分。没有二十五年制行的记载。该藏品包浆自然,品相完好,纹饰、字体清晰可见,非常难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华民国五年贰分每五十枚当一圆 此枚“中华民国五年贰分每五十枚当一圆”直径为3.5cm,重量25g。币面中心圆穿未开,右左纪值“贰分”,环变体梅花线形圈;上环书“中华民国五年”六字,下铸“每五十枚当一元”七字;左右双五角星装饰区隔,外环双实线夹链式纹。钱背圆穿锐出实面四决,配双束嘉禾图饰,外圈纹与面同。外轮缘有粗细不匀但有力度的锉痕。钱币铸造精美,图案考究,品相完好;实乃珍品,极具收藏艺术价值! 由于铜元在我国发行流通前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我国货币的历史长河中仅是十分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铜元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是我国近代货币史和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历史意义。钱币虽小,却也能反应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收藏意义颇佳,价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