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的作者缺乏版权意识 除了未署名 还有哪些待解的谜

在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以此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同时也呼吁我们去积极地保护知识产权。

《蒙古秘史》就如蒙古民族的太祖成吉思汗的密葬之地一样神秘,作者除了缺乏版权意识,没有署名,该书还有那些待解之谜。

null

《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写起(约公元700年),至五百多年后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汗12年(公元1240年)为止。书中记载了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就是这样一部巨著,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研究热潮,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秘史学”。

《蒙古秘史》约成书于1240年间,其作者就像谜一样,没有署名,在蒙、元时期的历史文献,也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之方面的信息资料,这就给国内外学者专家考证其作者方面,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大家只能根据一些史料,作出种种推测。

null

已故的著名蒙古学专家巴雅尔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蒙古秘史》的作者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史官镇海、怯烈哥、薛彻兀儿等人。巴雅尔还认为,此书的汉译者是《华夷译语》译者火原洁和马沙亦黑。但是这二人不是音译者,音译者可能是《贞观政要》的译者、西域板勒纥人察罕。元朝后期的皇室贵族已经看不懂蒙古畏兀字写的《蒙古秘史》,所经需要汉文音译。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巴图宝音则认为编写《蒙古秘史》这样“宫廷秘籍”的任务,必须交给亲信卫士等心腹人员,曾经效忠于成吉思汗、窝阔台两朝的重臣耶律楚材提当此任的可能性很大。

耶律楚材虽然是契丹人,不是蒙古人,但是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太宗窝阔台汗的谋臣。

null

据格鲁塞《草原帝国》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支持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 ,被任命为辅臣。随成吉思汗西征 ,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据说,有一次成吉思汗指着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再者耶律楚材留下的《湛然居士集》和《西游录》中已示,他对蒙古的民间文学等体裁应用的已经相当熟练。成吉思汗将《蒙古秘史》写作任务交给耶律楚材也是自然而然的,也必然会将记载黄金家族谱系和史事“实录”的所有资料,无保留地提供给耶律楚材的。

“《蒙古秘史》不是为让世人了解黄金家族的历史,也不是供后世译者研究的书籍,而是包括史官在内都不准阅读,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看到的宫廷秘籍。出于这种目的写出的《蒙古秘史》,也就没有必要签署译者之名了。”巴图宝音如此推测。

null

还有一些外国研究者认为,《蒙古秘史》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机密史事,必然为蒙古人自己所写,因此极有可能是元朝时斯受过良好教育的失吉忽秃忽。

成吉思汗27世孙王云青在《成吉思汗在中原的后裔》里猜测该书系成吉思汗幼子拖雷所著,虽无第一手证据资料证实,但从全面看,舍他无其它人能完成此重任,也无此资格能写出如此高深的巨著,书中的重大事件、人事军事变动、重大战役的布置兵力、结局后果等方面的绝密情况,只有他才有条件知道并亲自参加。拖雷为成吉思汗第四子,之前的二位皇帝一位是他的父亲成吉思汗,一位是他的三哥元太宗窝阔台。他之后的几位皇帝,元定宗贵由是他的侄儿,元宪宗蒙哥是他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他的次子。元初期中期的这几位大汗和皇帝与他关系都很密切,他的军事思想能承上启下,贯穿全部。当然《蒙古秘史》的作者系拖雷只是学者们的猜测。

null

《蒙古秘史》作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世袭谱册,在当时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由皇帝代代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大军北伐,围攻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尔带上御玺北逃草原。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占元大都后,得到了这部畏兀儿体蒙古文版的《蒙古秘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命人依据《蒙古秘史》编纂了《元史》。后来用汉字拼写成蒙古语(即所谓“纽切其字,谐其声音”),并且在每个蒙文单词右旁附加了汉译文,又在每节之后附以汉文总译的方式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改造。后来,畏兀儿体蒙古文版的《蒙古秘史》神秘失踪,汉文音译的明朝版本流传下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30多个手抄本的《蒙古秘史》。

null

这些使得《蒙古秘史》更加扑朔迷离,除了作者缺乏版权意识,没有署名外,还有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尔北逃草原时为何没有将“金册”带走,是仓皇北逃时疏忽忘记还是故意留下?留下的畏兀儿体蒙古文原版的《蒙古秘史》手抄本为何在汉译明朝版完成后神秘失踪?由于原始版本失踪,30多种手抄本和明汉译本,哪个更具有权威性?它大约成书于1240年间,有学者认为1252年、1264年、1276年、1324年等,到底那个说法准确?

这些谜团仍然待解,随着科技发展和考古发现,这些待解之谜有朝一日定会水落石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