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生忠义,为何狠心含泪斩杀公孙策?

包拯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以清廉公正而名垂千古。因为皮肤黑,也被称作“包青天”,“包黑子”,“包黑碳”

包拯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以清廉公正而名垂千古。因为皮肤黑,也被称作“包青天”,“包黑子”,“包黑碳”,形象这一点,影视剧中我们早已领略。

说起包拯,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他的两个得力助手――展昭和公孙策。展昭也好,公孙策也罢,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是否有其人。

所以,二者其实都是文学人物,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因为后来的翻拍等,这些人物形象逐渐被群众接受,并广为流传。

包拯和公孙策

如果说展昭是包拯的贴身保镖,得力侍卫,那公孙策就是包拯的军师了。

公孙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医术,心思缜密,温文尔雅又才貌双全,在“文”这一方面,帮了包拯不少大忙。

文学作品中,公孙策本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落魄秀才,多次未能考取功名,宛如失了意的千里马,幸得遇到了伯乐包拯。

后来又被封为开封府六品主簿,多次微服出访,乔装打扮成郎中或者算命先生为包拯寻找线索。和展昭一起,成为包拯的左膀右臂。

公孙策御札三道

相传宋仁宗时,陈州遇到了旱灾,而当地官员却私吞赈灾银两,皇帝大怒,命包拯前去调查整治,并给了他御札三道的特权。

包拯一时困顿,这御札三道史无前例,让他难以参透,便愁上眉头,只好与公孙策商讨。公孙策见状,计上心来,便想到了一妙计。

公孙策想这既然是特权,便必然可以上斩无道皇室下斩恶劣平民。御札三道可不就是“御铡三刀”吗!

于是公孙策赶紧画好这龙虎狗三道铡刀的图纸。呈给包拯后,包拯欣喜不已便做好这铡刀。宋仁宗一看本意三封信成了三道铡刀,无奈之下也是批准了。

这三道铡刀堪比尚方宝剑(故事虚构),可先斩后奏,权利大着呢。

这龙头铡,可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可斩贪官污吏,佞臣奸臣;这最后一道狗头铡可斩恶霸无赖,违法平民。

公孙策为何犯法?

题目中,这包拯要斩公孙策,这又是为何呢?包拯一生忠义,刚正不阿,公孙策也是足智多谋,遵纪守法,究竟是何缘故呢?

众所周知,包拯一生清廉公正,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即便是手足至亲,只要触犯法律,相信包老爷也会大义灭亲的。

公孙策犯法,还得从一桩案子说起:

相传,包拯在奉旨南巡时,一日路经太湖,突然有人急匆匆赶来报案,说这太湖里有一具浮尸。

事关人命,包拯便立刻展开调查。经过数日的追踪,终于将凶手混江龙抓住。

刑讯期间,凶手招供说,杀人是为了报兄弟之仇,并供出了帮凶――他的养女孟如意。

然而,就在公孙策调查缉拿孟如意时,发现她的手镯颇为熟悉,正是自己失散多年亲生女儿的信物。

为了确认事实,公孙策便设计详细问了孟如意的身世,父女最终相认。

这时的公孙策进退两难,一边是法大于情的伯乐包拯,一边是自己生而未养的亲生女儿,难以取舍。

最终,公孙策动了私心,本着愧对女儿多年的心思,决定放她走,由自己以死抵罪。

包拯知道后,大怒不已,虽然心痛,但仍决定以包庇罪名,用虎头铡处死公孙策。

后来,公孙策之女不想陷生父于不义,逃跑途中,回来自首,在公孙策面前自尽而亡。

虽然真凶落网,可公孙策包庇之罪属实,包拯仍未放了他。

执行死刑之时,幸亏展昭从皇帝那里求来了圣旨,公孙策才免于一死,包拯也保住了一员大将。

所以啊,这包拯也不想斩,可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公孙策呢?

包大人的刚正不阿可是有名的,虽然另外二位未在史书出现,但包大人的事迹是永载史册。

老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中,包大人归天后还成为了铁面无私的阎王爷。

26岁白领患胃癌离世:那些被“重口味”祸害的中国人

 01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26岁的沈阳姑娘小薇,经常肚子肿大、疼痛难忍。

被家人送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肚子里都是腹水,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小薇是广告公司的策划,每天三餐都不定时。

更甚的是,她最爱吃重口味的食物。

麻辣烫、酸辣粉、水煮鱼天天吃得不亦乐乎。

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让她常常胃痛,扛不住了就吃点止痛药。

直到腹部凸起,一到晚上就痛得受不了,才告知家人。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薇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不幸离世。

她的主任医师说,小薇并没有胃癌家族史。

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是主要的病因。

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

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重口味。

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各类川菜湘菜馆......

中国人最爱的食物,往往是高盐、重口味、钠含量超标的。

有位网友这样描述了当代年轻人无辣不欢的状态:

菊花已经冒血,香锅依旧不停。

 

哪怕明早腚痛,今夜还要再来。

 

世界越来越丰富,我们喜欢的口味却越来越贫瘠。

 

殊不知,你的重口味,正在慢慢毁掉你。

 02 

17年4月,江苏一位27岁的女子,连续吃了四个月的麻辣烫。

 

之后发现自己肠胃不适,一吃就吐,暴瘦40斤。

 

患上厌食症的她,情绪低落,更伴有停经,人生从此被毁掉。

17年9月,南京一位30岁的男子,因酷爱烧烤,患上肠癌晚期。

他7天内,至少有5天在吃烧烤。半年前开始便血,以为是痔疮,没太在意。

 

送到医院就诊,已是肠癌晚期,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18年1月,湖南一位15岁的少年,在吃了15包辣条后,被送去医院急救。

他的肝、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小便呈酱油色,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无效。

19年2月,浙江一家五兄弟,四人接连得胃癌。

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特别爱吃腌菜等高盐食品,酸菜、豆腐乳、腊肉是他们每天不可缺的一部分。

 

有这样一项研究表明:

 

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

 

陈宝塔做过一个总结特别触目惊心:

 

得胃癌的人到处都有,但东亚尤其多;

 

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

爱吃辛辣的食物,会刺激增多消化液的分泌,使得肠胃道粘膜充血甚至水肿;

 

爱吃高盐的食物,会诱导胃粘膜的癌变,还容易引起记忆损伤及老年痴呆等疾病;

 

爱吃重糖的食物,会增加血管压力,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头痛、脂肪肝,还会加速衰老。

重口味,对味觉的刺激来得更直接,也更容易抓住年轻人的心。

 

然而,这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只会慢慢腐蚀你的生活,带走你真正重要的东西。

 

相比之下,邻国的日本人为什么那么长寿?

100种说法里,有99种都归功于他们清淡的饮食。

他们一天要摄取多种食材,包括蔬菜、豆类、杂粮、鱼类、海藻和少量的家禽及乳制品;

 

他们烹调少油少盐,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

 

他们喜欢将生菜、胡萝卜、黄瓜等拌入调味汁直接生吃;

 

他们经常采用蒸煮的食材加工方式,既减少高温热油对营养素的破坏,又减少油类摄入;

 

无数名家大厨都说:日本料理的精髓在于保留原汁原味。

 

长期重口味的人,味蕾已经麻木了,吃什么都想加一勺老干妈,根本尝不到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

 03 

不光饮食上的重口味,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慢慢变得越来越重口。

 

你发现了吗?

 

充斥于世面上的各种海报、产品包装,总是喜欢用上饱和度极高的大红大黄大绿;

打开电视电脑,各种艳色的又土又丑的广告代言;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要被投放在电梯里的广告给恶心一番:

一群人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大吼大叫,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拍婚纱,让人视觉听觉都不堪其扰。

不光如此,自从各类短视频软件越来越火之后,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了。

各种重口味的视频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得到短暂的满足。

 

于是我们越来越喜欢去追求各种快感,看明星八卦、看色情段子,看重口味吃播、看各种游戏爆头......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去读完一本没有爽点、充满干货、能丰富你的知识框架的好书了?

 

你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不快进地看完一部有些枯燥、却耐人寻味的好电影了?

 

重口味文化的洗脑,让我们所有人感官的敏感度都在下降。

 

耳朵开始听不进复杂的东西,眼睛看不到复杂的东西,大脑都开始在简单化。

 

《娱乐至死》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深以为然。

 04 

重口味,甚至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贫瘠。

 

拾遗君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去年年初,平昌冬奥会男子花样滑冰项目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蝉联金牌。

 

央视解说陈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道: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

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她的解说在日本彻底火了,无数日本网友惊叹:

“中文实在是太美了。”

“汉语的确是优美流畅的修饰啊。”

而被重口味网络语言洗脑的我们,又会怎么夸呢?

“太给力了。”“666。”“卧槽,太牛逼了”......

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古人形容开心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61:语言》中提到:

语言可以传承文明,让后代人站在前代人的肩膀上。

重口味降低了交流的门槛,却也暴露出现代人语言上的饥荒。

 

太多现代人,脑袋空空,不断追求着感官刺激。

 

用重盐、重甜、重辣的食物麻痹自己的味觉,殊不知健康正在远离你;

 

用各种能满足短期快感的软件来打发时间,殊不知只会越来越空虚;

 

满嘴低幼化、重复性的语言,殊不知全然废弃了中文之美。

 

周国平说:

 

“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

 

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

 

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

 

我们的日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我害怕成为这种被重口味祸害的人。

 

你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