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战役是孙传芳与北伐军之间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战役,龙潭战役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基业,也决定了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光杆司令的转折点。
对于此役,不少国民党元老印象犹为深刻,于右任老先生曾写一联:“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谭延闿亦有联相赠与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1927年8月25日拂晓,长江晨雾弥漫,直系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大军大举渡江,主渡点在南京附近的龙潭,孙传芳也亲自过江坐镇指挥,还学项羽破釜沉舟,把船只悉数运回北岸交大刀队看管。他扬言要彻底消灭北伐军,“我要回南京上海过中秋节”。
此役,孙传芳主力6万余人倾巢而出,志在必得,孙军作战也确实悍勇,一度逼近南京城。而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处于严峻时刻:受武汉汪精卫政权东征讨伐,蒋介石所率的北伐军在徐州遭遇惨败,南京长江以北地区尽被孙传芳、张宗昌占有,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孙军打来,一时大乱,南京城人心惶惶,准备逃难。
但此时留守南京的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人临危不乱,率军抵抗,史载:龙潭周围数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战斗至为惨烈。国民党军队虽挫不退,愈战愈勇,尤其是海军的加入,更使战局向好。战至31日,孙部已被逼入长江边的狭长地带,进入了白刃战。眼看大势已去,孙传芳只能带少数将领,乘小火轮撤到江北。
国民党军队中此后的诸多名将,均参与了龙潭之役,此役更是成就了白崇禧“小诸葛”之美名。
是役,6万余孙军,战死和淹死约4万余,被俘2万余,孙的主力几乎消耗殆尽,孙再无力南侵。史载:俘虏自龙潭押返南京明孝陵时,分四路纵队前进,排头已抵南京城郊,而排尾犹在龙潭……
北伐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也不计其数,仅仅黄埔5期学生,阵亡达500人之多,战况激烈程度,由此可见。
这是一场恶战、血战,此战后,北伐军在东南一带,再无真正对手,而以北洋第二师为核心的孙传芳军事系统,基本已经宣告瓦解,孙也由此走向没落,渐渐告别了政治舞台,而民国的基业,也由此战以后,真正巩固起来。
龙潭之役,北伐军能够取胜,原因有三:
一是参加龙潭之役之革命军以一、七两军为主。一、七两军都是国民革命军之主力,对三民主义有信仰,有信仰便有力量。
二是白崇禧由沪回宁,在无锡指挥第一路军,与何应钦无形中造成夹攻之形势。
三是孙部渡江后,渡口被革命军所抄袭,后援不继,加以海军态度明朗,孙部之补给可说完全断绝。反之,沪宁之间补给方便。双方经六昼夜之苦战,有无补给自然成为决定胜负之重要因素。
抗战胜利后,在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期间内,他命人在龙潭山上于当年和何应钦会师处建造一会师亭,并立石碑刻字记之。
但谁曾想,到了22年后的1949年,国民党军队再次防守长江时,他们已过了青春热血期,朝气不再,百病缠身,而且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