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我们现在爱护牙齿可以从刷牙做起,但在古代,古人也会刷牙吗?又是用什么工具来刷牙呢?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古人的刷牙历史。
1、最早清洁口腔的方法
《礼记》中“鸡初鸣,咸盥漱”就说明在古代人们已有漱口的习惯。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醋、酒等为漱口剂。
盐水、醋和酒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古代牙刷的替代品
古代没有牙刷怎么办?相信有一些朋友下意识会说,用手指擦呗。
这大概是从影视作品或明清小说得来的印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用手指醮着青盐擦牙齿。
布条揩齿,其实是手指揩齿的进化版,就是用小布条缠绕在手指上来擦洗牙齿。这个小布条还有专门的名字——揩齿巾。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用的就是揩齿巾擦牙。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
首先把杨柳枝泡在水里,刷牙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纤维就会出来,像细小的木梳齿。
据说用杨柳枝刷牙是从印度佛教传入后流行开的。
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可以找到僧人揩齿图像。
图|敦煌莫高窟壁画僧人揩齿
3、牙刷的发明
如果你以为古人清洁牙齿都得依靠手指头与简陋的“齿木”,那就错了。
唐宋的时候,许多人已经用上了植毛牙刷。
1953年,考古学家从辽国附马卫国王墓的陪葬品中,发现两把骨制刷柄。
根据考古报告的描述,骨柄长约19.50厘米,一端有8个穿透的植毛孔,分为两排,每排4孔,小孔有植毛痕迹,植毛面的孔径略大于背面的孔径,骨柄呈长条状,植毛部则为扁平长方体,“制法极似现代的标准牙刷”。
(图|民间古玩市场中的辽代植毛骨质牙刷正背面)
此外,从辽墓壁画中也发现了疑似牙刷的图像。
内蒙古巴林左旗滴水壶辽墓壁画中,有一幅《梳妆侍奉图》。
图上画了一名辽国女性正在弯腰梳妆,在她面前的梳妆盘上,放着木梳、粉盒,以及一根长柄的刷子。
有人推断,这应该也是一根牙刷。
(图|《梳妆侍奉图》及其线描图)
但辽代牙刷并不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牙刷。
1985年,考古人员在成都指挥街的唐代灰坑中,发现了四把骨质牙刷柄,其中一把现收藏于成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
这把牙刷头部略宽,有12个植毛孔,分为两排,刷柄从中后部逐渐缩窄、加厚。
这把唐代灰坑牙刷的发现,将中国人使用牙刷的历史往前推到唐朝。
(图|成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牙刷)
4、古人牙刷长什么样?
2007年,河南杞县的一处宋代灰坑中,发现了一些骨制品(半成品)、古铜钱。
其中有三件骨质刷柄残品,较完整的一支刷柄残长为7.90厘米,宽1.14厘米,厚约0.40厘米,一端有48个植毛孔。
据学者称,这应该是宋代的牙刷(残品)。现场“能挑捡到如此多的锯痕骨头残件,说明在这一带附近曾有一个骨制品加工大作坊”。
(图|县宋代灰坑出土的牙刷残品与宋钱)
这足以说明宋代确实出现了植毛牙刷,在古代大都市中,牙刷已经作为日用品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据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诸色杂货”罗列了诸多杭州市井常见的日用小商品,其中有“铙子、木梳、篦子、刷子、刷牙子......”
“刷牙子”就是牙刷,在南宋都城牙刷跟木梳、篦子一样,出现在大众商品中,是寻常的生活用品。
5、早期的牙刷专卖店
《梦粱录》收录了一堆杭州的名牌商店名单,其中有“狮子巷口徐家纸札铺、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陈花脚面食店、傅官人刷牙铺。”
这里的“凌家刷牙铺”、“傅官人刷牙铺”都是专营牙刷小商品的门店。
6、古人牙刷价格贵不贵?
成书于元朝的《朴通事》中,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中国的住宿饮食、货物买卖等情况,里面有一段发生在市井间的对话:
顾客:“这帽刷、鞋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
商贩:“这有什么商量处?将二百铜钱来。”
这段对话显示,元代时一把帽刷、一把鞋刷,加上一支牙刷、一把梳子(掠头),总共要价200文。
如果忽略了几种小商品的价差,牙刷的单价大约25文钱。跟宋代一支蜡烛的价格差不多,不算特别贵,一般市民也买得起。
7、古代刷牙用品应有尽有
古人刷牙不但用上了牙刷,而且还有牙膏。
宋代一部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中里面有一条牙膏方子:“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曾自己配制过牙粉。他把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末,筛出细粉来装袋,这便是“苏氏牙粉”。
刷牙时,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嘴里,喝口水,漱一下,吐出,然后再刷牙。
这些牙膏和牙粉,既可以醮在手指上擦牙,也可以抹在牙刷上使用。
宋代之后,刷牙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是越来越普遍。古人不仅注重口腔卫生,对牙具和“牙膏”也是颇为讲究。
牙刷、牙膏虽然是小发明,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关于古代刷牙,您还知道哪些趣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评论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