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却只记住牡蛎好吃

牡蛎,生蚝也。

微博上看到一个搞笑话题:谁还记得语文课《我的叔叔于勒》讲的是什么?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讲真,我也没记起来,不禁问:“我怎么记得是我的叔叔罗勒?”

有人应和:“难道不是我的叔叔牡蛎吗?”

大家恍然想起,这篇莫泊桑的经典短文,教给我们的,居然只有“牡蛎是真的很好吃啊。”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不信你看

《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小时候看完这篇课文,一直在幻想生吃的生蚝有多少吃。

文章主人公看到的是可以生吃的法国生蚝,人间美味!吉拉多生蚝在很多五星级酒店自助餐都能吃到。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广东的烧烤摊多用额是湛江蚝,不建议生吃,加蒜蓉烤一绝!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餐桌上吃蚝,多数是将新鲜开壳蚝肉炒芹菜啦、打边炉啦。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喜宴上、过年节,还要吃炸蚝,蘸辣椒酱、蒜醋,好吃得会上天。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由于勒叔叔引起的话题,大家纷纷感叹语文课仿佛是学生版《舌尖上的中国》,长大后书本内容忘得一清二楚,只记得好吃的食物。

端午的鸭蛋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只记得“筷子扎蛋,吱——地红油冒”了,汪曾祺是我爱上咸蛋黄的万恶之源

《端午的鸭蛋》节选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一说到鸭蛋我就想吃月饼。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还有咸蛋黄砵仔糕,用海鸭蛋做馅儿,咬一口油就漏到嘴里。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邪恶的蛋黄酥,是淘宝网红美食。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咸蛋黄做的10种零食,最便宜4块钱,会吃上瘾的啊

迅哥儿是我偶像,从小学背到高中的课文,现在我只记得迅哥儿写吃的特别生动!他说过落花生、伦教糕、柿饼特别好吃!

鲁迅的三连击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现在还记得迅哥儿回乡下看戏,跟小伙伴一起去偷豆子,吃烤豆的事。他说,“再没有那么好吃的豆。”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社戏》节选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

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还有闰土家的瓜很甜!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故乡》节选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当然不能少了孔乙己的茴香豆,茴字到底能写多少种我不记得,但记得绍兴酒配茴香豆肯定很好吃啊!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孔乙已》节选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小时候还特别羡慕北方人,怎么课本上的好吃的我都没吃过?

《可爱的草塘》里,鱼啊鸡啊傻狍子,拿盆一捞就是满当当的鲫鱼,东北一定是个好吃的地方吧

北京的豌豆黄、驴打滚、榆树钱、槐花蜜、沙果、大闸蟹、迅哥儿后院的那两颗枣树我都想尝尝

还有朱自清爸爸煮的豆腐、买的橘子;甚至周总理的绿茶配花生米都能引起我的口水

背过《我爱故乡的杨梅》,只记得杨梅很甜但吃多了会酸掉牙;美术课上的《画杨桃》,五角星的杨桃多汁甜脆多诱人啊;《落花生》讲了啥道理来着,只记得椒盐花生真的很好吃

其实也有过童年阴影,就是革命英烈系列,每次读到红军长征煮皮带吃就惹起热泪,回家吃饭都不敢浪费一粒米饭……

最记得的是鱼汤和牛骨头故事真的好悲伤,短小精悍,但百读不厌。

金色的鱼钩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金色的鱼钩》节选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服,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来毕竟好多啦。而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呀?”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紧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给生病的同志吃鱼肉鱼汤,自己吃剩饭,最后牺牲了……

以至于小时候我很抵抗喝鱼汤……

还有这篇大杀器,小红军不要陈赓的青粿面,自己啃牛骨头饿死了……

倔强的小红军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倔强的小红军》节选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太虐了

微博热评有人说:”悲伤不能共情,但好吃的可以。“

其实不是,不然怎么解释我码到这里喉咙梗住、眼睛涩涩的状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这代人没遭过食物短缺的灾,吃得饱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发达的外卖让我们不出门就能饱腹。忆苦思甜是个被讲得太多以至于变成滥调的话题。但它今时今日仍有价值吗?必须有。

今天重读这些中小学课文后,才感慨惜衣有衣、惜食有食的道理,却是小时候的我更懂。

话说回来,到底于勒叔叔遭遇了什么悲伤的事呢……谁想起来了

语文书都不放过!我的叔叔于勒那么悲伤一故事,你们却只记住牡蛎多好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