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音梁中间有两个音柱支立。四根弦,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与京胡、京二胡配合,是唱腔的主要三件头伴奏乐器。音域约两个八度。
月琴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琴头和琴颈是用一整块紫檀或其他硬木制作。琴头顶端的装饰,是单独用木料雕塑成龙头或其他图案,再胶粘上去。琴颈上部开有弦槽,槽侧并有安装弦轴的圆孔。琴颈下端有方形木杆装在琴身上。
琴身是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背、框板胶粘而成。框板用6快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成一圆形琴框,上下开有装入琴颈方木的孔眼。它的两面粘着面、背板。面板和背板是月琴发音的共鸣板,用纹理顺直均匀、无疤节和木色一致的桐木制作。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中间支有两个音柱。弦轴用黄杨木,外表刻有斜条瓣纹,拧转的一端还嵌有象牙或骨饰。琴弦用丝弦、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以钢丝尼龙弦的效果最好。缚弦用红木或竹子制作,粘在面板下部的中间。
优质月琴的音阶准确、音准偏差不超过正负15音分,音色清脆柔和,音响宽亮;琴身圆度准确,框板宽度一致,面背板平光洁净;琴头雕饰细致;音品间隔准确,排列整齐;琴颈和面板在一个平面上,无前倾或后仰现象;弦轴、轴孔配合严,齿轮铜轴灵敏。各胶合部位拼粘牢固,涂漆匀净光亮。
月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余、夜晚自娱、讴歌心声的乐器。云南少数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备之物。云南月琴种类很多,以“镇南月琴”最著名。“镇南月琴”制作精细,历史悠久,音色清脆。
“镇南月琴”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品位音阶与琵琶大致相同,一般为四弦,也有两弦的。琴身多楸木板做成,也有用闪片板(薄松木材)的,讲究的还有用楠木做的。琴头大都雕成一个龙头饰以龙须。琴的正面板上雕龙刻凤,有的还在琴面正中镶上一面小圆镜。小伙子们抱琴弹奏时,龙须上下点动,圆镜闪闪发光,龙飞凤舞,活灵活现。
月琴既是兄弟民族叠脚跳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又是小伙子抒发自己情思的特殊工具。由于它音色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轻弹动,有如丝丝细雨;急促拨弄,犹如万马奔腾。小伙子们常常用优美的琴声,引来自己心爱的人。在恬静的月夜里,姑娘们踏着琴声,走到山寨边的树林里,跟自己情人相会,互相倾诉爱情。彝家人称道:“响篾是姑娘的心声,弦子是小伙子的伙伴”。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于视界网(www.shijiezx.com/news/show.php?itemid=0c75041c473ac13b),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www.shijiezx.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