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所谓的官话有哪些?具体可分六种,学会了才能平步青云

清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入京觐见,嘉庆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僚属中哪一类人最得便宜?”勒保说:“能说话的人最得便宜。”嘉庆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愈显得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掩饰,即使事后察觉,当时也被蒙蔽!”

null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封建时代,做官的会说话才是第一要义,至于能力、操守则要排在其次。那么,在官场上怎么样才算是会说话了?大致来看,只要具备这六条,任何为官者都会无往而不利。

第一,说装腔作势的官话

官话的含义是多个方面的,首先是官话必须是能让人听得懂的北方话。这很好理解,比方说一个广东籍官员要是用一口流利的粤语和上司对话,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官话早在六朝时就已经形成,当时南方官员多以学说北方官话以彰显政治地位。元明以后,还将是否会说官话列入入仕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大概是由于不少当官的说官话时,尤其是在对老百姓或属下说话时,多拿腔捏调,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彰显身份。而且越往后这种趋势就越明显,甚至乡音轻重往往和官位高低呈正比,即官位越高,允许保留乡音越重。

null

再从社会角度出发,官话又可笼统称为当官人的行话,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比如“殊与体制不合,所请毋庸置议”、“务须筹酌妥当,再容请示办理”,这些套话往往三言两语就可把属下和百姓所请轻松打发,叫你急不得、恼不得。

第二,说溜须拍马的奉承话

古代官吏的考核、升降、荣辱、赏罚都由上司掌控,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还想在官场上混下去,就不能不以取悦上司为立身之本。取悦上司的办法很多,但最省钱最保险的大概还要首推说奉承话。俗话说“千错万错,马屁不错”,又说“舌头上打个滚,翻过来不蚀本”,这都是对当官说奉承话的生动表述。

最为普及的官场奉承话,当然还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只有擅长说话,特别是能说奉承话的人才能取信久任,否则大多干不长,因此可以说奉承话得以在官场盛行,归根结底还是由体制决定的。

null

第三,说陈词滥调的套话

套话是指在交际应酬中的客套话,又是指各种公式化的官场词语。比如官员汇报征收赋税时有“有征无解”、“通融拨给”,汇报救灾恤民时则“勉力捐赈”、“渐有起色”,汇报反腐清查时则“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等等。

在觐见皇帝时,讴歌大好形势或颂扬圣主英明什么的,也有许多套话。康熙晚年曾在一次与大学士等谈话中就有感慨:诸如励精图治、健行不息、圣不自圣、安愈求安之类的,不过是敷陈颂扬套语,此等粉饰浮语,盈溢于耳。

第四,说不切实际的空话、大话、假话

官场流行语中“假大空”是必不可少的,大话一般是出于迎合领导的意思,以表示忠顺。比如西汉惠帝时,上将军樊哙慷慨激昂说:“臣愿将十万兵,横扫匈奴!”其他人也同声附和。唯独季布说:“樊哙可斩也!”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刘邦亲率四十万兵,照样被匈奴打败,现在你樊哙以十万兵便可横扫匈奴,不是当面期瞒吗?可吕后却不以为然,没把季布的话当回事。

null

第五,说迎合上司的顺话

官场的游戏规则是惟上是从,凡事不计其他,只求对上有交代,所以要么不发言,发言必是附和领导。大凡是做领导的都不喜欢当面抗争的下属,都爱听顺从话,最讨厌的就是像海瑞那样的部下。即便是圣明如唐太宗那样的皇帝,也逃不过这一铁律的支配。

我们知道,魏征经常和太宗争辩,所以太宗有时很不喜欢,会发出“会须杀此田舍翁”。但与此对应的是,宇文士及却很会说话,他说:“朝廷开会,群臣总是说陛下的不是,惹得陛下不悦。现在臣等倘使不说几句顺从话,陛下虽贵为天子,还有何乐趣?”太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将这个会说话的宇文士及提升为中书令。

第六,说趋利避害的活话

上司恩威莫测,下官动辄得咎,保官其实比求官更难,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公文,都要趋利避害,老成圆滑。举个例子,比如地方上申报水灾,怎样向上级报告就是个艺术活。凡破堤之险、灾民之惨、损失之大,一定要尽量从虚从轻,以免追究失于防范、河工不固等责任。

null

以上这六种官话是封建时代为官者必须要遵从的,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真理”却永远不会覆灭。可以说,一旦掌握了这些说话技巧,最少也能保证官位不失,好一点的则是平步青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