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来了!佛源老和尚的禅门奇招,你悟到多少?

编者按:一代高僧佛源老和尚的事迹经常被人津津乐道,比如动不动就对徒弟加以棒喝,甚至有时会“拳打脚踢”

编者按:一代高僧佛源老和尚的事迹经常被人津津乐道,比如动不动就对徒弟加以棒喝,甚至有时会“拳打脚踢”,然而弟子们都非常感激师父,这是为什么?其中有哪些禅机?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位禅门大德的铮铮铁骨和接引后人的“奇”招:



棒喝接引学人的老和尚

在禅门中,古代祖师常用“棒喝”接引学人破迷开悟,宗风严峻,常令现代人瞠目结舌。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位高僧在生活中的行持小事,参悟一下其中的玄机。

这位高僧是虚云老和尚的法脉嫡传弟子——佛源老和尚,虚老于云门丈室六祖真身前传其云门宗法,赐名妙心,为云门宗第十三世法脉传人。

佛源老和尚日常行持

好!

有老居士向佛源老和尚投诉:“师父,我儿媳妇不好。”

佛源老和尚说:“好!”

老居士认真道:“师父,我儿媳妇是真的不好啊!”

佛源老和尚高声说:“好!!”

不为杀生,只为晒谷


南方天气潮,陈谷生虫,库头师请示源公。

佛源老和尚说:“赶紧拿出去晒呀!”

库头:“我怕杀生……”

佛源老和尚喝道:“难道你晒谷就是为了杀生?”


无我人众生


某寺方丈前来礼佛源老和尚。

佛源老和尚曰:“做方丈,弘法利生好啊!”

方丈:“惭愧,老和尚,其实我没有度众生的观念。”

佛源老和尚把拐杖一跺:“哼!哪里没有观念,根本就目中无人!”

禅门毒招——“不留情见”

一次,下课回丈室,老和尚正托着盘子在给居士派糖果。

见我(侍者)归来,便问:“搞么来?(干什么去了?)”

“上课,拜《法华经》回来。”

老和尚大吼:“拜什么拜?不会跟人家结缘呀!恒顺众生就是恭敬诸佛菩萨嘛!”

吼完操起盘子向我就是一扔,“当、当、当……”盘子掉到地上,两边颤抖,糖果撒了一地。

再看旁边的居士,早已吓得脸色苍白……

佛源老和尚年轻时候的德相

禅门奇招——“直指人心!”


早餐后,一帮居士来丈室见老和尚。老和尚刚坐好,居士们就齐刷刷地给老和尚顶礼。

老和尚怒骂:“拜什么拜?想拜死我呀?”吓得居士们不敢拜了。

“供养老和尚。”领头的居士让大家一个个拿利是(红包)供养老和尚。

老和尚用面巾纸擦了擦嘴,笑呵呵地说:“这么客气干什么?一切现成的,你们个个都是‘多宝如来’哦!”

禅门狠招——“瞬雷神掌”


二〇〇六年八月底,佛源老和尚不慎被电动车压倒,右腿摔断,到广州协和医院开刀将骨头接好。

回云门疗养期间,半夜老和尚叫“刀口痛”,我(侍者)给他揉腿。

老和尚问:“看到刀口没有?”

我(侍者)看着裤子傻呵呵地说:“老和尚,隔着裤子怎么看得到?”

“怎么看不到?蠢东西!”

“啪——”

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上乞佛法 下乞众生


有小乞丐见源公,曰:“老和尚,给我一块钱。”

佛源老和尚睁大眼睛,慈悲地看了他一会,伸出两个指头:“你给我两块钱!”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和尚禅风严峻,在他面前总是如履薄冰,但是人们还纷纷求他验证自己的境界深浅。

批居士注的《坛经》


有一居士注解了《坛经》,洋洋洒洒百万言,请老和尚作序。老和尚稍看了一下,在上面题了一首诗:“一部坛经字已多,百来万字墨成河。如知心里无余物,月白风清唱赞歌。

没法说


有僧欲与佛源老和尚祝生,佛源老和尚说:“你不祝可能还好,一祝就把我祝死了,你那么多人来拜我,一下就把我拜死啦!哈哈!为什么老和尚不喜欢祝生日,他从不搞这个名堂。你看某师身体多好,把生日一祝就给祝死了,呵呵!”

僧:“他们说传记出得太早也不好,写可以写,但不能出,一发出去缘分马上就成熟了,本来要度很多众生的,给很有信心的众生一下就到位了。”

佛源老和尚:“传就不能自己作,传是要死了才能作,你有什么作呢?你有什么境界?你有什么传可作呢?你有什么东西给人家作呢?还不是吹牛皮、讲假话?!真的呢!你说我有什么东西给别人作呢?没有嘛!没得讲的。”

僧:“有的东西说不出来,写的都是有水分的。”

佛源老和尚:“没法说。

根机!


晚上,老和尚自言自语:“世上的人想当官,想发财,出家人想修行,想坐禅开悟。”

侍者乘机问:“师父,云门寺有没有开悟的人?”

老和尚略顿了一下说:“我怎么知道!”

侍者换了个话题:“师父,以前的祖师们在问答中,说得不好就掀禅床,那是怎么回事啊?”

老和尚说:“那是当时的风格,还有棒喝,打骂的方式。”

侍者问:“那怎么现在没有了呢?现在又用什么方式接引人呢?”

老和尚沉默了一会,很严肃地说:“现在没有那种根机了。现在只有从看经、拜佛、坐禅、研究教理等方法入手了。”

从老和尚的语气中听得出来他的心里是很沉重的。

佛源老和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协常务副会长、韶关佛协会长。他爱国爱教、建寺安僧、培养人才、弘传戒法……为中国佛教事业发展、佛教文化之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虚云长老赞他为“真衲子,真铁汉”。

他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一语双关,指示人修行要诀,就看学人是否能从中领悟。



禅宗棒喝的意义指向何处?

这种喝打,有表示言语投机的意思,但实际运用时含义很杂。

义玄禅师一次在法堂上对众弟子说:“有时大喝一声,犹如金刚王宝剑;有时大喝一声,好比踞地狮子;有时大喝一声,恰似探竿影草;有时大喝一声,不作大喝一声的功用。你们对此作何理解?”

众弟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未能作答。突然,义玄禅师又大喝一声。

义玄禅师解释棒喝的这段,便是禅宗公案——“临济四喝”。

公案中的第一喝,以“金刚王宝剑”来比喻斩断知解情识;第二喝,以“踞地狮子”来比喻震断烦恼困惑;第三喝,以“探竿影草”(垂钓探竿,渔者网鱼)来比喻方便利人,破除有见无见;第四喝,指绝对与相对,喝即不喝,不喝即喝,运行无碍。

事实上,棒打的含义,与大喝相同,不过是施与迷惑更严重的情况罢了。

了解了这些,再参一遍上面的佛源老和尚的行持,就会有所受用了。 

        内容来源:佛源老和尚轶事


有哪一招让你受用了吗?

欢迎留言!

觉悟问答

猜你喜欢

我们的小店

欢迎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