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4月29日,波音CEO米伦伯格召开首场记者会,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辞职”时,他说,自己有幸为波音工作34年,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专注于“飞行安全”。他希望能够继续领导波音成为一家安全、高质量、正直的公司。对于这样的回应,舆论上自然是不满意的,因为态度上并没有体现出“自责的态度”。
坦白讲,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知名企业,但凡遭遇重大事故,都会第一时间追责“主要负责人”,紧接着层层剥离,才会将责任进行分散。通常来讲,对于较大的事故,在处理起来就不只是“就事论事”。因为,我们很清楚,舆论上所需要的更多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比起“追责”而言更为重要,因为事故之后,要想取得更多信任,首先态度上“要真诚”。于此,一般来讲,“主要负责人”会选择自己“辞职”,或者被主体机构直接“免职”。总之,主体机构要保证“自己的态度”足够真诚,往往会“痛下杀手”。
本质上,这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个道理,就是要取得更多人的信任,会威慑更多人的执行力,只能对“主要负责人”动手。当然,我们很清楚,就算是“主要负责人”被处分,有时候并不见得具体的问题就能马上解决。但是,舆论就是这样,态度比事实更重要。尤其,关乎性命的大事故,更是如此。
实际上,我们很清楚,作为波音CEO米伦伯格,对于“飞行安全”的责任上,也只是行政管理层面上的的责任,而对于导致飞机事故本身的责任,可能层层剥离下去,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记者所提及的问题,只能说还是基于舆论本身的慰藉出发的。
至于,飞机本身的安全问题,还是需要波音公司自己解决。因为,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就算是波音公司对生命并不敬畏。但是,也需要从商业的层面出发,对安全问题进行彻底解决。至于,波音公司怎么面对舆论和媒体的拷问,从公司角度就来看,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公关问题”,而非是“安全问题”。
所以,解读“波音CEO拒绝辞职”,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看待,一方面是舆论层面的态度,一方面是具体的就事论事。如果混淆起来看,就会觉得很矛盾。如果站在“处理问题”的角度看,可能米伦伯格解决问题的态度,完全没有问题,而“辞职”或者“免职”才显得“偷懒”。
与此同时,要是站在舆论的平息层面看问题,可能“辞职”或者“免职”才显得更真诚,而所谓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显得有些太过理性。总之,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呈现出来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说,对于“波音CEO拒绝辞职”的标签化,显然更符合媒体的口味。
因为,舆论本身更喜欢“坏孩子”,也只有“坏孩子”才能触发更多情绪的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波音CEO也并没有表现出具体的“拒绝态度”,只是在具体的回答上,更关注安全本身。因此,出现舆论上的争论,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长远来看,“辞职和免职”,舆论上会觉得很干净利落,可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一个机构出现危机的时候,仅靠“辞职和免职”平息纷争,想必生命力也并不会长久。因为,单靠解决一个人来解决事情本身存在的问题,显然就是一种回避责任的过程。
这不仅会造成处理问题,面对责任的简单粗暴化,同时也会让责任本身变得相对艰涩。尤其,在责任落实不明确的体系中,更加会触发各种隐患的产生。总之,“辞职和免职”并不是一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潜在的基质里,就带有某种逃避现实的逻辑。
所以,在舆论上较为有群众基础的“辞职和免职”,在具体的效能上,却可能产生很多负面的效应。所以,对于“波音CEO拒绝辞职”的标签来讲,如果只是从舆论的角度进行解读,就会陷入道德秩序的混乱和信任危机的发酵。只是,真要是理性的思考一下,却发现并不如此。
说到底,追责的意义是“更安全”,而非将“主要负责人”推到案板上。作为一个公司来讲,就算是舆论不追问,作为经营的考虑也会改善自己的安全问题。要不然,在商业秩序中,很难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媒体记者追问所谓的辞职问题,显然就是媒体惯用的话语套路,解决不解决实际问题不重要,只要舆论能翻江倒海就行。
因此,关乎“追责”和“辞职”,这本身并不构成某种“因果关系”。虽然,在具体的耻感文化中,较为流行这种自责式的惩罚。但是,从道德秩序本身来看,这其实只是一种“表态度”的行为,至于问题本身,往往只能是推诿给后来的主儿,从解决问题的逻辑上看,真的很不够意思。
当然,回到行政管理的体系中看,有时候类似的惩处方式,可能会给管理带来一些震慑。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对于机构本身,可能并不会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机构显得很失控。因为,所有的问题,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只能靠“解决人”来处理,着实让人感到很荒唐。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