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飞:旧金山湾区,让自由创新之风劲吹

○ 民智大家谈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旧金山湾区被划分为南湾、北湾、东湾和旧金山。 旧金山是加州的中心,

民智大家谈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旧金山湾区被划分为南湾、北湾、东湾和旧金山。

旧金山是加州的中心,北湾是纳帕酒庄所在地,而我则在南湾的Palo Alto连续生活了八年,几乎把最好的求学岁月留在了斯坦福大学。

2015年我回国加入清华大学,开始全职的教学研究工作,但依旧和斯坦福大学保持有紧密的学术纽带和研究合作,经常会飞回加州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我常常跟朋友戏言,有一个美国,同时还有一个美国加州湾区,足以见之我对斯坦福和湾区的喜爱。

南湾的创业课

最热闹的地区,当属南湾,因为南湾囊括了整个硅谷,也因此最常为人所津津乐道。The future is here(未来就在这里),或许是用来描述硅谷的最著名金句了。

这块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德狭长地带,无疑使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中心,一直引领着全球技术和商业的创新,甚至不断改变着整个世界。

世界前二十大估值达到100亿美金的创业公司中,有超过八成来自于硅谷,再加上时不时上演一场初创公司被高价收购的励志故事,更加将硅谷神话成了一块人人都可以从中挖掘出第一桶金的黄金宝地。

而硅谷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斯坦福大学。

这座将产学研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大学,在两名毕业生Bill Hewlett 与David Packard于1938年成立惠普公司而首开创投风气之后,就成为硅谷光芒四射的创业传奇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并相继孕育出包括Sun、Cisco、Yahoo、Google在内的一家家闻名于世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斯坦福公共关系部门的统计,整个硅谷至少有5000家公司,追根溯源,其创业者都和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斯坦福对于学生创造性思想的培养和塑造,推动着每一个勇于尝试、梦想改变的年轻人成为创新道路上的开拓者。

斯坦福大学单独开设的和创业有关的课程多达20多门,范围涵盖了建立一个全新企业应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注册融资、组织资源、拓展市场等,有超过95%的学生都至少会选择一门与创业精神相关的课程。

这其中最火爆的,大概是设计学院一门叫做LauchPad的课程。该课程的设计者,就是IDEO大名鼎鼎的创办人David Kelly。

对于创想家来说,David Kelly可谓是教父一般的人物。在榜样的带领之下,修读该课程的每一名学生都被要求在短短10周内,构思一个想法,并把这一想法转化成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这10周将会是改变一个年轻人人生的十周。

学生们被赋予各种资源,包括引介风投、路演产品、和前辈创业者交流取经。而授课老师不仅包括斯坦福的老师,也同时会邀请从风投公司到高新企业的高层主管给予第一手的指导。而学生的压力也是空前巨大的。在第一堂课上,导师就会要求学生签署一份文件,规定他们在第11周最终公开推出自己的产品,并让它走进市场,否则便无法得到该门课程的成绩。

现在风靡一时的Pulse News,就是诞生于这门课上。创始人只用了5个星期就推出了beta版产品的雏形,迄今为止亦已成功筹集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运营资金。

在商学院,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也是不胜枚举。譬如Startup Garage这门课,类似于LauchPad,也是通过给予学生实战的辅导将他们的创业设想转化为实体公司,不过这一过程的跨度要求是两个学期。

在第一学期,老师经常会请来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分享他们的故事,甚至是课堂上学生们热烈讨论的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案例,被讨论的主角本人都会突然现身课堂,跟学生们一起分享当时遇到困难时,他们是如何处理问题,或者那时“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这些鲜活的案例、激情的奋斗史,对于致力于投身创业领域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激荡人心而难以磨灭的。

另一方面,在资金上,斯坦福大学对于一个个创业想法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被誉为“西海岸华尔街”的Sand Hill Road已不必再说。这条距离斯坦福只有5分钟路程的地方,聚集了几百家风投机构,以至于凡是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那里已成为朝圣的必去之地。

而在学校的牵头之下,斯坦福校内也设立了一家专门由学生管理和专业投资者参与的风投机构Stanford Student Enterprises(SSE)。

SSE掌控着校园里最大规模的一笔投资基金:1500万美元。资金来源包括 The Founders Fund、Charles River Ventures 以及天使投资人Rajeev Motwani。该基金面向全校学生的初创项目融资申请,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在5万到10万美金之间。

2009年,该基金又衍生出StartX项目,帮助斯坦福创业者在一个更广大的社区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融资。迄今为止,已经有大约1000家公司、超过2400位来自或者毕业于斯坦福的创业者通过StartX获得融资支持,平均每一家公司的融资额大约在150万美元上下。

正是这种浓郁的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校园氛围,几乎每一个斯坦福学生,心中都含着一团自己做一番事业的热火。

在斯坦福求学期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创业思维分享,以及与风投公司/创业成功者交流的活动请帖;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也都纷纷加入到创业者大军的队伍中,他们虽奔走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但都点燃了自己心中那团热火,去寻找不一样的人生。

东湾的嬉皮风

开车穿过跨海大桥,就到达东湾。东湾整体的氛围,和南湾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有些破败。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奥克兰市一直给人以不安全感,曾经有一年,在联邦调查局公布的犯罪率最高城市排名中,奥克兰市高居第二,在全美仅次于已经衰败的底特律。

但是东湾却是我们常常爱去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去奥克兰甲骨文球馆,观看一场NBA金州勇士队的主场比赛——几乎每一位居住在加州的,都天然是勇士队和他们当家球星库里的球迷。

更为重要的是,伯克利大学就在东湾,以伯克利大学为圆心,再四面辐射出去的区域,都是我们常爱串门的“隔壁的伟大学校”。

和以静谧为美,小布尔乔亚气息随处可见的斯坦福(只要身处那最著名的西班牙式风格的中庭建筑群和长廊之内,就不难体会到斯坦福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雍容高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伯克利大学的嬉皮、激昂和浪漫的气质。

伯克利大学在美国一直都以自由的校风而著称,1964年由该校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甚至成为改变一代美国人政治和道德观念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70年代初,当美国深陷越战的泥塘,国内反战运动如火如荼之时,伯克利大学更是因为其激进的反战抗议而成为宣扬自由主义的桥头堡。曾经有一度,伯克利学生声称要建立伯克利共和国,拒绝悬挂美国国旗,足以见之其时刻与制度拍桌翻脸的左翼姿态。

今年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成功之后,也有一个有趣的对比:斯坦福的学生在学校用互相拥抱来表达失望、寻求彼此慰藉的时候,伯克利的学生则用一场暴力游行宣告自己不妥协的立场。

伯克利大学所在的社区,也和南湾的环境迥异。街边上随处可见身着嬉皮士风格的街头艺人,以及售卖印有“革命”、“自由”字样和“马克思”、“格瓦拉”头像T恤的小商贩;路边的商店,有以“革命”命名专门售卖左翼书籍的小书店,有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物件的二手旧货商店,还有大量的先锋艺术品店。

有着如此嬉皮、叛逆的氛围,难怪伯克利一直都代表着东湾的风格,将东湾汇聚成先锋艺术的集散地。

旧金山湾区的安居梦

生活在湾区,我们也会热烈地讨论房市。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无论是以硅谷为核心地带的几个区,还是从东湾的费利蒙市(Fremont)再到圣何赛(San Jose),整个大湾区的房价都在以火箭般的速度飞涨,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这种舍我其谁的王者气质,就连宇宙中心五道口都望尘莫及。

湾区的房子一般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公寓(apartment或者condo),连排别墅(townhouse),独立屋(single family house)。

公寓一般是某一栋大楼里独立的一个单元,三室两厅,两室一厅这种配置,根据地段和年龄,价位一般在50万到80万美金之间,常常集中在城镇的中心地段;连排别墅则稍微远离城市中心,需要驾车15-20分钟左右,为成熟的小区。

结构也是三室两厅、四室两厅这种配置,但一般都自带1-2个车位。房间内有2-3层,每一层都分为不同的功能,起居室、卧室、餐厅等等,价位集中在80万到150万美金不等。

有的时候,一些建于80年代的连排别墅还带一个小院子,不过建于2000以后的新房子,已经彻底远离自家院子的时代。如果需要带院子的,则得选择独立别墅,不过起步价普遍在150万美金左右,根据地段和学区的不同,多则可以贵到几百万美金。

每周一到周五,是这一周新房源放盘的时间,周末则是看房开放日(open house),卖家的中介会在放盘的这些楼房里虚位以待,而购房者可以自由地进入自己看中的房屋里进行实地的考察,并向卖家的中介咨询有关这一套房的相关事宜。

到了周末,几乎每一套放盘的房子里都是看房的人流,而那些热门地段的靓房,人流更是络绎不绝——有带着孩子的美国家庭,有刚刚到硅谷工作的印度工程师,有有钱就任性的中国大妈,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挤满诺大房子的每一个房间,热烈地讨论这一套房子的优缺点,共同畅想着一个在湾区的安居梦。

我在回国之前,曾陪着一位朋友从头到尾经历了一遍在湾区买房的全过程。这位朋友因为没有美国交税记录,所以最早的策略是通过华美银行借贷——华美银行通过所购住房本身进行抵押,所以不需要任何资质审核,可以一次性贷款房价的六成,但缺点是贷款手续漫长,需要45天左右才能完成全部手续。

这一点,就连华美银行自己也承认,通过他们办理购房,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当别的买家可以两周,甚至一周就交付房款的时候,又有谁会有耐心等待45天之久呢?这位培养迫不得已,东拼西凑之后咬牙走全现金竞价模式。

在一套房东报价97万有20年房龄的房子面前,提交了110万美金的全现金报价,溢价13.4%,结果该套房子共有31人查看卖家信息披露,17人报价,6份全现金报价,110万全现金的条件最后只能在所有报价中排名倒数第三,最后的成交价高达130万。

在硅谷买房,真是如同抢白菜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只能眼睁睁地看到心仪的房子被别人抢走。

让自由之风劲吹

阳光明媚的加州,保守是守旧,传统是阻碍创新。

尽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与满意,但是在这里,每一日都必须是崭新的、鲜活的,只有追寻自由,不断创造自由才是永恒。

16世纪德国人类学家修顿(Ulrich von Hutten)说,让自由之风劲吹。这一句名言不仅仅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日日激励着来自世界各地来此追寻梦想的年轻人,更是成为了今日湾区的最佳写照:不受束缚,兼容并包,自由之风下,内心会永远充满热情与动力,并不断为践行自己的梦想而付出勇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