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中国观众从许多影视作品里都经常看到侵华日军的一个特殊打扮,他们一旦表示要拼命时,就会在头上绑上一块白色布条或者头巾,上面往往还写有“必胜”“七生报国”等字样。
有了这些东西,这些鬼子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格外亢奋和疯狂。显然这些劳什子还是有一些心理鼓舞作用的。
那么这些烂布条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布条在日语里称作“钵卷”,是旧时代日本武士和浪人的一种装束。日本武士打仗时都有铠甲,头盔戴上后,就不容易随意摘下,但是打仗时,大量流汗,汗水流入眼中就危险了,所以古代日本武士就会先头上裹上头巾,或者额头裹上布条,阻止汗水流入眼中,然后再戴战盔。
到了和平时期,日本武士也会经常发生打斗,这时他们不穿铠甲,但也会扎上头巾,表示战斗的决心意志,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心理“动员”。
而且这种头巾还经常加装一块叫做“额铁”的铁板,起着保护作用,所以就叫做“钵卷”。
后来,日本民族无论男女老幼,在表示自己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都会效法武士,头上扎一条布条,给自己鼓劲加油。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习俗”。
于是二战日军的敢死队如神风特工队就人手必备这种劳什子,寓意自己要拼命了!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大多来自中国,尤其唐朝居多,那么这种做法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别说还真是这样。中国北方古代冬季时,就有在额头围上皮毛织物保暖的习惯,叫做“抹额”。
这种习惯到了中古,比如唐朝五代,就成为军人武士一种标准打扮。比如《新唐书·娄师德传》就记载,军队士兵会佩戴红色的抹额,不仅武人们看上去更加威武,而且统一的色彩也有区分敌我的作用。
所以,这种军戎装束也被日本吸收过去,慢慢的进一步演化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参考文章:抹额趣话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