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凭什么参选工程院院士?

null

文 / 华商韬略 张凌云

五一前夕,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这本是一则平淡的学术新闻,却因百度CEO李彦宏的上榜引发舆论热议。

媒体分析,李彦宏得以参选院士,主要是因为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

1

早在2010年,李彦宏就注意到深度学习技术有了突破。他意识到一个新时代变革即将到来,开始布局人工智能。

2013年1月,李彦宏宣布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他亲任院长。这是世上第一家企业深度学习研究院,也是百度第一次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足见李彦宏对AI技术的重视。

2014年,百度研究院成立。旗下部门包括深度学习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2017年成立的商业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验室,几乎涵盖了AI各个细分应用领域。

对于AI研究经费,李彦宏表示没有上限:“我也不知道给了多少预算,根据需求,需要多少我就给多少。”

李彦宏曾表示,未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只会增长,不会减少。“百度对未来技术的投入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在人才方面,李彦宏也毫不惜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百度请不到的。吴恩达、林元庆、徐伟、余凯、陆奇、张亚勤、王海峰……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助力着百度AI迅猛发展:大数据平台和深度语言系统相继发布;无人车开始上路测试;世界上首个大规模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上线,比谷歌还早了一年多……

null

2

2016年前,AI对于百度而言,还只是李彦宏对于未来的提前押宝。但到了2016年,AI则成为了百度重生的救命稻草。

彼时,百度迟迟找不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而负面事件更让百度陷入万民讨伐的境地之中。

2016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喊出了转型AI的第一个口号:“互联网即将迎来发展的下一幕,而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是大数据,也不是云计算,而是人工智能。”

null

从此,AI成了李彦宏对外演讲的核心词汇。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6月至今,李彦宏在公共场合提到“AI”关键词不下500次。

被媒体誉为“AI先生”的李彦宏没有光说不做,2017年邀请陆奇加盟,对百度开始了一场战略大调整,裁撤了医疗事业部、转手了百度外卖、关闭了91无线……

“决胜AI时代”成为了百度人的新使命。

壮士断腕的转型是痛苦的,但李彦宏的前瞻投入有了回报。

百度大脑发布;推出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国内首款L4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宣布量产;以2368件AI专利申请量位列全国第一,远超腾讯、阿里巴巴等其他企业……

去年,百度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业务增长显著。截至2018年9月,DuerOS智能设备激活数量达到1.41亿,语音交互次数超过8亿次;自动驾驶技术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总数达130个,自动驾驶小巴已在中国10多个城市实地运营。

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有望开启百度下一个千亿收入大门,实现AI技术的最大变现。

3

李彦宏对AI的投入也得到了国际认可。

李彦宏是“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AI领军人物”中唯一的中国面孔。

《哈佛商业评论》评价他是“中国AI行业的启蒙者与设计师”,也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套AI技术与产业能力的CEO”,“在他的版图内,人工智能对于产业升级的推动已逐渐成熟并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美国媒体《时代周刊》还表示,李彦宏“正在帮助中国赢得 21 世纪”。

null

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百度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AI企业之一,牵头筹建了“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也是国内唯一的深度学习领域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如今,中国的AI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5年全球排名第一;AI论文数量占全球25%,也排名世界第一。

如此说来,李彦宏不仅为百度重新赢得光明的发展前景,也助力中国AI产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参考资料:

《“AI先生”李彦宏》冀勇庆

《百度2018年营收破1000亿 5G时代分析师看好百度AI变现》Techweb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