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赏析

疏旷天岸马,野逸云中鹤,《石门颂》赏析

张俊东

null

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这里是指取法的格调和境界要高。古人还有一个相关论述,取法不下秦、汉。这里的“秦、汉”有朝代时间的概念,但更多的还是指秦、汉的书法艺术风格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书法史,仅以高古这一脉而言,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确实高古、浑厚,而秦、汉以后则日渐衰落了。

null

《石门颂》摩崖是东汉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司隶校尉杨涣所写的一篇颂词,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

原刻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每行三十或三十一字。1967 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人们乃将此摩崖石刻从崖壁上凿出,1971 年迁其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null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汉隶中的经典之作,它与《郙阁颂》《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审美判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为从笔法上而言,它是较早使用绞转笔法并充分使用绞转笔法的汉碑;在整体气息上,它以静为主、以动为辅的审美追求在今天依然是传统意义上书法艺术的审美主流。

null

对一个以书法为专业的人而言,对一些经典的碑帖除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以外,还时常会出现一种直觉。笔者第一次看到的《石门颂》石刻的印刷品,印象中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看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几个大字,就为其结字的疏旷野逸,线条的瘦劲和绵绵的流动之美所折服,同时还有一种又激动又吃惊的感觉,似乎在这之前就对《石门颂》非常熟悉,其实之前根本没有看到过。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和相通。而且每次翻看《石门颂》的帖子,笔者似乎都能清晰感觉到当时刻石工匠刀法的抑扬顿挫、快疾徐迟与起承转合,甚至连刀的运动、手上的动作和工匠的身姿都仿佛就在眼前,告诉我这个点画、这个字是怎么出现这样效果的,很是神奇。

null

《石门颂》既有特点也有不足。

特点之一是结字以疏朗开阔为基调。此帖通篇结字以横式为主,大多数字的结字都呈扁长方形。后半部分,特别是临至结尾处,结字不像开篇略显拘谨,而是优游不迫、率意从容,偶尔出现几个以竖长方形为外形的结字。

单个字内部空间的分割也不再像开篇时那样相对平均呆板,而是丰富多变、有紧有松。由于此碑线条相对于单个字的面积而言略显瘦劲,所以在整体上给人以开阔、疏朗的感觉。

null

特点之二是用笔以绞转笔法为主。仔细体会《石门颂》的点画线条,我们会发现,它的线条几乎都是粗细均等的,虽然很细,但并不柔弱、空怯和苍白,在审美上是扎实、瘦劲的,而且内蕴很丰富。如何才能写出《石门颂》的线条感觉?我们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试验,发现《石门颂》的用笔很特殊,它主要以绞转笔法为主。

这里所说的绞转笔法是指毛笔笔毫锥面在纸面上运动的时候,不是笔毫触纸时接触面一成不变的一种运动,而是笔毫与纸接触的面不停变换的一种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一般又被称为绞转或使转。

绞转(使转)用笔时,笔毫着纸的侧面不停地变换部位着纸,也就是说,通过书写者的手捻动笔管使笔管旋转或者通过手上强力的扭拗动作进而使柔软的笔锋像“拧麻花绳子”一样绞到一起,使笔锋的不同部位着纸,写出有毛刺的感觉和变化丰富的迟涩、老辣线条。

null

也曾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一类的作品是以篆书的用笔写隶书。这种说法确实很恰当。《石门颂》的线条在审美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势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审美,一个是由于《石门颂》的线条在物理长度上确实很长,另一个原因还是出于这样独特的绞转笔法。

康有为讲:“古人笔法至多,然学者不经师授,鲜能用之……有李华之说……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谓截、拽者,谓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

为什么康有为会引用这句话,论书者李华的本意也许是想表达:书法创作中书写点画或是写出的点画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态;或者说是要有“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这样在意料之外而在情理之中的处理;但他也一定是有自己创作上的感受才使用了“截、拽”两个字。

笔者认为“截、拽”两字神妙,依据笔者书法艺术的创作经验和临写《石门颂》的感受,使用绞转笔法的时候,真的有一种通过毛笔的笔杆旋转把笔锋绞到一起“拽”“扯”“拉”线条的感觉,似乎《石门颂》中那样的线条确实不是轻松写出的,而是使用了全身的力气“拽、扯”出来的。

null

特点之三是整体气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相合,相得益彰。《石门颂》在结字上有飞动之美,在线条里有流动之态。仔细观察和品味,此帖的很多字在结字的处理和一些横画的笔意上都有飞动、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在点画线条里,虽然以绞转笔法为主,但线条呈现出的气息并不霸悍、浮躁,而是很安静。

但要注意的是,《石门颂》线条里的安静不是一种静止的安静,而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安静,扎实的安静。黄宾虹老人讲:“流动中有古拙,才有静气;无古拙处即浮而躁。以浮躁为流动是大误也。”

当然,这种流动中的通过绞转笔法所产生的静气需要在研习的时候深入细致体会,很多审美意象和审美体会需要带有一定的审美期待,反复深入才会有所得。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画艺术很玄妙,就如同样是水墨,画出来后,有的是千年古树的枝干,有的就是新枝嫩芽,关键是要带着一定的审美期待去创作。

null

不足之一是“竖”画处理略显孱弱。多年的书法实践使笔者得到一个体会,点画中的“竖”很难处理,太直则死,太曲则作,太斜则倾。历代很多名家、大师对此也很少有高明手段。

同一个书法家,其他点画的处理一般要比“竖”画好一些。《石门颂》很多字的“竖”画已经使用了很多办法,比如“川”字的第三竖向右的弯钩,“门”“有”等字左竖向左上的弯曲等,但手段还是不够多,所以很多字相对较直的竖显得有点弱。

特别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奉为经典的“命”“升”“诵”等字的长“竖”,笔者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只是觉得这样的处理创新是有了,但线条并不扎实,也缺少内蕴,整体审美上也不尽协调,不伦不类,显得小家子气。

不足之二是“辶”的处理太过雷同,不够丰富。《石门颂》中很多字都有“辶”,此帖中“辶”的结构处理本身就不是很理想,再加之出现频率高又没有变化,显得过于呆板,这是学习和研究此帖需要改进的地方。

null

不足之三是横折处理有矛盾处。笔法决定线条质量,转折决定书法风格。横折是很重要的一个用笔单元。在这一用笔中,线条起笔、运笔后的原始线向会出现变化。这是唯一在运笔过程改变原始线向的点画。

处理好这一变化很关键。《石门颂》中横折的处理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使转而来;另一类是写完横后断笔,重新起笔写竖构成横折。

这两种处理在审美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圆润、内敛,后者是方正、外拓,在整篇中,后者的处理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当然也不能说这就是问题,需要观者自己去体会和取舍。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体悟,都是自己的一种感觉。笔者今天对《石门颂》的认识和解读在后人看来或许有意义,或许毫无意义。幸亏还有清湘道人的“过关者自知之”这样的话让我们聊以自慰,不管怎样,文章都是写给知己读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