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於北宋後期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對於作為官窯時燒出的汝窯瓷器,有壹個專屬名稱叫“汝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有句俗語“家財萬貫不如汝瓷壹片”也就是這麼來的。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彜周鼎比貴!
名稱:汝窑天青釉倭角方洗
年代:宋代
規格:口徑:76mm 高:40mm 底徑:53mm
當時宋代的瓷器,大都顏色純正,汝窯這樣的顏色當時從來沒有過,當然燒制程度也是非常艱難的。據說當年的汝窯,因為汝窯的顏色極為獨特,最著名的傳說就是在釉料裏加了瑪瑙石,以瑪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藍色較多,也有豆綠、青綠、月白等釉色,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釉稍透亮,多呈乳濁或結晶狀。用放大鏡觀察,可見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氣泡,釉面撫之如絹,溫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素靜典雅、色澤滋潤純正、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征。視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空,世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
此件汝窯天青釉倭角方洗,造型細巧可人,四方倭角,斜直壁,表裏滿施天青釉,所敷施釉色厚潤猶如凝脂,寶光內蘊,仔細觀察可見釉內有氣泡,如珠隱現,後世鑒賞家稱之為「聚沫攢珠」,最為令人稱道。周身紋片細密,靜穆古雅,底為刻“丁”字禦用款。汝窯瓷器按款式的性質講,有刻“奉華”和“蔡”字款的底款,均為後刻,是偽款,不知何時所刻,均與宋宮廷相關三件刻“奉華”和二件刻“蔡”字銘文的汝瓷,分別藏於北京和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汝瓷底部不止刻禦款,也有刻上普通字的,例如甲乙丙丁,其中甲為上等之作,乙為第二等,丙為第三等,丁為第四!故乾隆皇帝為汝瓷題詩,並讓玉匠刻在器底,稱為禦款,甲乙丙丁是北宋汝窯工匠所刻,均為真款。按用途分:甲等汝瓷祭天用,乙等汝瓷擺設用,丙等汝瓷宴請用,丁等汝瓷日用,都是北宋宮廷禦用,彌足珍貴,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