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农历的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
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在古代,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每候只隔五天,更替迅速,随着三候的变更,人们亦可看到大自然演变的特色景观。
人与自然相生相依,大自然靠太阳补充生机勃勃,而人类也依靠阳气来长寿延年。
阳气,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只不过随之四季,潜藏发生而已,天地之间的阳气,在经历了秋、冬蛰伏、潜藏,又在春天蓄势酝酿已久后,终于迎来了它最鼎盛的夏季。
《黄帝内经》讲冬病夏治,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季减轻的季节性病症。
如寒性哮喘、关节炎(老寒腿)、风湿、颈腰椎病、慢性腹泻、痛经,以及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乏力等热则舒的病症,统称为寒病或冬病。
立夏艾灸
建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立夏艾灸穴位:大椎、肺腧、膏肓定喘、脾腧、膻中、天突、列缺、足三里。
长期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的朋友,以及一些长期受呼吸系统疾病困扰的人群,比如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咽炎等。往往在立夏后艾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消化系统疾病人群立夏后随着心火多肝木少,会有乏力气虚、消化不良、没胃口、容易疲劳等症状。
可艾灸:足三里、膻中、关元、气海。让心火及命火正常、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来助长、滋生脾胃之阳气。
立夏起居
进入夏天后,应晚睡早起。晚睡不能晚于11点,因为进入11点,就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好对血有益;“肝木生心火”,肝好对心脏好。
熬夜伤肝,经常晚睡就从“耗伤阴液”到“耗伤阴血”了,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立夏之后开始午睡,20分钟为宜。通过午睡来调节、补偿夜间睡眠时长的缩短,还使脏腑功能得到调节,利于恢复精力。
立夏 "戒燥"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高温天气使人“心燥”。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笑口常开,神清气和,心情舒畅,以免伤心、伤身、伤神。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立夏后,不要因为天气暑热,而任性过多的食用寒凉生冷食物,尽量少吹空调、电风扇,能忍就尽量不用,在冷气房要注意保暖,尽量让人体顺应夏天阳气生发旺盛的自然状态,也适当发发汗,以排出体内的寒湿邪气,尤其是平时就是虚寒湿的虚弱体质,气血两亏容易疲累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