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朝开始,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宋文帝时,佛教更是被皇帝认可了。皇帝把佛教提到可以取代儒家的地位上,皇家之所以需要儒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儒家可以帮助朝庭禁锢人们的思想不要反抗,通过各种礼仪孝道让人们遵循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当时宋文帝认为,只要人们都相信了佛教,同样会有儒家的效果,甚至会达到儒家不曾有过的高度,因此它具有替代功能。皇帝对于佛教的认可,会导致整个社会对于佛教的皈依,相互的竞争的背后其实是社会资源争夺。于是,从刘宋时期开始,佛教与儒家的争吵也越来越激烈,从最初的“是否拜皇帝”的礼仪发展到理论的争锋。
这就是佛教历史上有著名的释儒争论的背景,第一次争论就是慧琳的“白黑论”。所谓“白黑论”是由一位和尚主动提出的。这位和尚叫慧琳,据《宋书夷蛮传》记载:“慧琳者,秦郡秦县人,姓刘氏。少出家,住治城寺,有才章,兼外内之学,为庐陵王义真所知,尝著均善论《白黑论》。”
慧琳虽然出家成为一名僧,实际上却是一个外佛内儒、儒道释兼修的人,他除了著有《白黑论),还注释过《庄子》和《孝经》。其实“黑白论”并不复杂,也不难理解。这本书无非是虚构了一位白学先生代表儒家,一位黑学道土代表佛教,两人自问自答,开展了针锋相对的辩论。辩论双方的题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佛教所说的“空",第二个是佛教的“无欲”。
白学先生批驳佛教的“空”是无意义的, 比如,所谓空,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虽然它可以有“事用”,但是“性理”却是空的。而白学先生讽刺说:不管你说一棵树有多 “空”, 也无法伤害它茂盛的树荫;不管你说一个房子有多“虚", 也损害不了它美轮美奂的外表。从这也可以看出,慧琳的佛法修为还是属于非常低的层次,对于“空”的理解本身就漏洞百出,不得要领。现在学佛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能力反驳他,但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他的论调也就很难反驳了。
另外一个争论点就是对于佛教的放弃欲望,白学先生也找到了其理论的漏洞:不管佛教怎么声称要无欲,但是所有的佛教徒却有着一个最大的欲望:修炼成佛。所以,佛教徒不仅有欲望,而且胃口很大,又怎么能说是无欲呢?
从慧琳的对于佛教概念的解析,可以看出,他并非是一名僧人,也不是学者一类的人物,但他的《白黑论》提出的问题,成了当时人们辩论的焦点,吸引了大批的人参与。 辩论越扯越远,已经不再限于“空"和“无欲”这两个主题,而是延伸到了因果报应、形神、华戎等无数领域,那已是后话了。但无论如何,儒家的理论与深奥的佛学、佛理相比虽各有所长,但佛教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已是不争的事实。
或许套用当下流行的话语,有人的地方就江湖,何况是不同教派对于资源的争夺。当一种教派不断的壮大,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另外一种教派的生存处境,因此争论、竞争不可避免,不无所谓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