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物语玉雕工艺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国玉文化,纯手工雕刻,几乎是玉雕作品身上闪闪发亮的一张名片,也是价值之所在,但眼下,越来越多的玉雕作品被机雕复制,玉雕师苦不堪言,那么,机器雕刻会取代手工雕刻吗?
事事如意(手工雕) 作者:张炳光机雕叫板手工?
近年来,在玉石批发市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机雕作品,还号称是大师纯手工雕刻作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一次采访中,董春玉这样说到:“这个市场必将被电脑冲击,现今电脑机雕已经崛起,作品只要扫描一下,电脑3D就能雕出来,这无疑会冲击玉雕从业者。作为我们从业者,要想不被这股趋势所淹没,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一些机器不能雕刻的作品,而这样的人在玉石雕刻行业里仅有1%。”
匡庐奇秀甲天下(手工雕刻)作者:玉玊工作室
人们不禁要问了,“机雕真的那么厉害吗?”
玉雕界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和玉雕师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聊到“机雕”这个话题,“现在机雕太厉害了,以至于我们都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最新作品,因为一旦被拿去做机雕的模板,不出一个星期市场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话,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次!
这样的现象,是否意味着机雕向手雕的叫板?还是现代工艺向传统手工雕刻的挑战?
机器雕刻是利用相关的雕刻软件,对设计图稿进行数字编辑,把艺术家的想法通过电脑雕刻来实现,对于图形化、规律性强的设计,有着天然的优势,有着天然的优势,手工无法企及,如电脑的精确性、理性、细致性、规范性都是电脑的优点,但刻板、简单、层次感差在电脑软件的雕刻中叶十分明显。
问禅(手工雕刻)作者:庄庆芳谁在成就机雕的发展?
就中国人而言,无论选择玉雕还是木雕,看重的是艺术品本身传达的文化价值!机雕的作品好比书画原件的印刷品,作为机雕从业者,这样的道理不是不懂,可为何机雕还能得以发展?
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说:“存在即合理!”是的,机雕既然能存在,那必然是有其合理性。
菩萨(手工雕刻)作者:董春玉
好,那么机雕的市场在哪里?
产业化,流水线,速成、速卖、速赚,机雕完全符合快餐文化的节奏,重视效率的今天,如果手工雕刻一件作品需要7天,那么机器雕刻7天内能雕7件,一方面很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一方面满足了部分人的审美需求:没有艺术性而言的作品,手工雕刻售价6000,机雕20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人。
如此一来,根本不要跟普通消费者谈艺术性,大众在乎的只是性价比。
守护者·龙(手工雕刻)作者:璞作机雕能否取代手工?
在机雕与手工之间,似乎是雕刻行业经久不衰的话题,不止在玉雕界。在很多玉雕师看来:机雕确实给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取代手工雕刻是不可能的。
从目前来讲,机器雕刻的作品主要是一些浮雕、透雕,技术不是很难的作品。再贵的雕刻机说到底也是程序控制,出来的产品就是模子刻出来的东西,线条、纹理等多方面的对比,都比手工雕刻的作品呆板,更不用提艺术感。
当然,手工雕刻作品不可批量,自始至终都出自同一位工匠之手,因此制作出来的玉雕作品每道工序都凝结着工匠的心思、心血和情感。机雕在这方面不可同日而语。
关公(手工雕刻)作者:肖亚男玉雕师该如何迎接“机雕”的挑战!
还是那句老话,存在即合理,机雕是时代科技进步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般消费者的需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精神的层次追求也在提高,千篇一律的机雕是难以满足这部分人的审美需求的,这才是手工雕刻的价值所在。
就如玉雕师董春玉所言:玉雕师只有成为行业里的1%,才不会被市场抛弃!
“机雕的出现在逼迫着我们进步,要不然迟早被淘汰!”一位刚进入这行不到一年的学徒感慨到。
藏獒(手工雕刻)作者:张松甫
上述总总,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玉雕作品有精细、档次之分,简单粗陋的作品乃至玉雕师注定会遭淘汰,得以在机雕作品中存活下来的,必定是手工中的精品,从设计到做工,犹如顶级奢侈品一样,有着让人无法超越的手工工艺,占领最高端市场,得到藏家和行家们的厚爱,作为一张闪耀的名片,彰显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手工浮雕往往因形造式,手法比较灵活,尤其在雕刻树干、树根等形态不太规则的物体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雕出来的图像也都活灵活现,人物、动物的表情、神态生动自然,不会让人感觉呆板凝滞。对于形状比较规矩的物体,手工雕刻也讲究阴阳明显,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起伏舒展,但在横平竖直,线条拐子,以及有规矩的回纹、万纹、花瓣之中,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缺陷,俗话说,“十活九病”,手工活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比如云珠的大小,猛一看是很均匀的,细看之下却又能看出颗颗不同,这也正是手工雕的魅力所在。
降龙罗汉(手工雕刻)作者:蒋红兵
在这里,也顺便告诉大家,玉雕界所有作品都是手工雕刻作品,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话题的全部内容,对于此话题你有什么观点,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