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在背诵三字经的时候,一定不会忽略这句“融四岁,会让梨”,即便是在小学的课本,又或者是儿童读物的睡前故事中,孔融的故事,早已经在很多人的儿童时代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个4岁就懂得让梨的天才少年,比起6岁才会称象的曹冲,又或者是7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才是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小,但是却拥有着最大名气的古人中的一代“网红”。这个打小就是父母眼中最乖巧的孩子,或许只有喜爱三国的人,才会关注他的一生,或许谁也想不到,从小有着“暖男”气质的孔融,竟然在以后的时候成为一代杠精,而因此殒命。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01四岁成名,未来可期

小时候总是学习孔融的故事,无论是在课堂上又或者是父母口中,小朋友都要向这位遥远的古人学习。当长大一些的时候,反复听这个故事的很多孩子,都觉得孔融也没那么了不起,只是让了一个梨而已,怎么就能名流千古了呢?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又有什么好炫耀的呢?只是如果真换在现在孩子的身上,你才会理解孔融的不一般,毕竟4岁的孩子都是以自己中心,无论是否有父母娇惯,所有好吃的中大多数都会选那个最大的。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在孔融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古人的生活水平和物产的丰富,更是远远不如现代生活,所以一个梨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可能也是一种极为奢侈的水果。所以当这样的美味摆在眼前,却有理智让自己不动摇,即便是大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可是恐龙就是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他打小就能够细致的观察这个世界,懂得什么会让周边的人开心,或许他喜欢那种快乐自在的氛围,所以才会在4岁的时候选了最小的梨,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最好少年的形象。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一个4岁孩子竟有如此心智,所以很快关于这个天才儿童的故事,就迅速的在民间流传开来,他也就成为了当时社会中有名的“网红”。这个在孩提时代就有着如此名气的天才儿童,人们总以为等待着他的是大好前程。在当时那个社会也确实如此,孔融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他如果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得有德行,那个时候还不存在科举考试,所以很多在朝堂上做官的人,都是因为打小就有着良好的名声,才能在未来享受更好的待遇,孔融是那个时代,这种选官方式的受益者。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02人生转折,名声鹊起

在孔融10岁的时候,这一次的一场自我营销,又是他人生中非常重大的一个转折点。公元163年,在洛阳一位名为李膺的当地名流家中,举行了一次非常盛大的宴会,这次宴会所请之人全部是一些名流世家,外人只有站在李府大院门口闻菜香味儿的待遇。孔融跟随长辈到达洛阳,但是他们又不属于李府的世交,同时又不是当地的名人,自然与这场宴会有缘无份。可谁知孔融却非常鄙视李府的这种态度,他自称是李家世交,竟然坦然自若的走进李府去吃酒席。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李膺见到这个10岁的小孩,十分不解哪里来的一个小孩,竟然有着如此大的胆子坐在酒席上混吃混喝。当他询问孔融身份时,他平静的回答道,孔家的祖先乃是孔子,而李家的祖先又是老子,这两位祖辈上的先人曾经是师友关系,到他们这一辈,当然还算是世交。此话一出反倒赢得礼服宴会上众人的几度喝彩。只是听完孔融的这些,宴会上自然有人不服,其中就有一个叫陈韪的客人,他放大声音在酒席上说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陈韪本来以为这样一句话就能让孔融知难而退,而这个时候,孔融的“杠精”的一面,却逐渐显示出来,他当即只回了这个人一句话:“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在场的所有人这次不得不为孔融的机智而鼓掌赞叹,就连当时举办这场宴会的李膺,都夸赞这位小子以后必然能成大器。而真正让孔融在当时社会能够成名的一件事,其实发生在他的十六岁。在孔融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孔褒,当时孔融抢着给哥哥顶罪,他的这一举动,终究让他在整个社会都有了名气。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03太过毒舌,因此丧命

他上面的这出成名曲演绎完毕以后,他因为仁义孝,成为了各地官府抢着要的火热人才,不过对于别人的邀请,他全都拒绝了。直到司徒杨赐注意到了孔融的才华,便邀请他踏入仕途为官,这次他竟然欣然答应了。那是因为其实杨赐的个性与孔融非常相象,他曾经在朝堂之上,因为直言进谏,而多次被罢官,这种要强的个性,也是他欣赏孔融的原因所在。后来恐龙也在杨赐的教导下,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辩论家。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此后的孔融,就踏上了他的“杠精”之旅,甚至也是因此而丧命。他在55岁的时候,被曹操满门抄斩处死,其实关于他被处死这件事,历史上有着颇多的争议。孔融是孔子的第20代孙,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后代,他必然有一身铁骨,在那个战乱四起的时代,很多读书人大多时候都只是嘴上说说,如果要真的是在真刀真枪面前,他们早就摆出一副顺从的模样,但是孔融却是这些文人中的例外。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在孔融的心中,当时的天下仍然是大汉的天下,尽管后来他投靠了曹操,但是在心中确实也没有把他当成过自己真正的君主,甚至经常对曹操的作为冷嘲热讽,一代枭雄能够容忍他放肆这么多年,自然是看中他的才华,只是才华并不能救他一世,更何况孔融多次以下犯上。比如在当时邺城之战时,曹操早已经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宓,只可惜他的儿子曹丕抢先一步,娶了甄氏进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旁人没有敢议论之人,唯独孔融写信一封,他在信中写道:“武王伐纣,是妲己于周公”。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曹操当时以为这其中是有什么典故,后来才知是讥讽自己,此次他虽然没有发怒,但是却给孔融心中记了一次大过;在军队饥荒之时,曹操颁布了“禁酒令”,虽然当时孔融不喝酒,但是他却认为这种条例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甚至公开鼓励军中的下属肆意饮酒,这次只是一个开端;紧接着恐龙又开始用更加狂妄的语言评价父母与子女关系,就是因为这样一番话他被按上了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最后按最处死。临终之前他还写了一首《临终诗》,他终于察觉自己因为毒舌而丧命这件事,只可惜已经为时过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只关注到了这个天才少年4岁时的故事,对于他后半生,却知之甚少。只是要给这样的人评价对错,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作者:青楼诗社

喜欢诗词文化的朋友,欢迎关注青楼诗社

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终却成为了一代“杠精”,因毒舌而丧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