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记【6】清华简:身世成谜,但它解开了经学史上的一个谜,还有很多意外惊喜

终于见到向往已久的清华简! 虽然早就在新闻和资料图片上见过它们,早就通过学者的著述了解到竹简文字的内

终于见到向往已久的清华简!

虽然早就在新闻和资料图片上见过它们,早就通过学者的著述了解到竹简文字的内容,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展柜里,亲眼看到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看着细细竹简上那些不知名的先人用毛笔一笔一划写下的娟秀文字,仍然是感到震撼不已。

清华简展厅

想想在至少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时候,不知哪位古人也曾经这样看着它们——还可以用手触摸、把玩它们——“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人,古人不见今人,但这些简书既见过古人也见过今人,还将见到未来的无数人。在它们眼里,古人今人都不过是流水一样的过客而已。

其实,光是两千多年的悠长岁月,就足以让人对它肃然起敬了!

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亲眼看到两千多年前先民读过的书,又是何其幸运!

身世成谜:这批竹简流落香港,清华校友出手买下,清华大学郑重入藏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俗称。这批竹简据说在2006年冬流入到香港。由于竹简交易市场有假简充斥,它们的真实价值很晚才得到确认。有清华校友出手将它们买下,并捐献给清华大学。2008年7月15日,这批竹简结束流浪,进入清华大学。

一个月后,8月14日,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荊州博物馆的11位学者专家(包括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复旦大学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教授等,都是当今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等学科领域最具声望的学者)共同为之做了鉴定:

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鉴定组认为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

这批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经碳14测定证实,这批竹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算是为数较多的。

但是,这批竹简出自何方,其主人是谁,现在都已经不可考。因为是本身就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香港的,估计是盗掘的,无法根据交易线索追究其出处。

竹简在香港流落一段时间,部分竹简开始发霉变质。清华大学为这批简书建立了一个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已故著名古文字专家李学勤先生为主任,紧急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竹简,同时着手整理这批竹简。

到2018年7月,共整理发布了8辑研究成果。现在还没有整理完,但已经完成的部分就足够震撼了。

经学史之谜:清华简的价值,要从《尚书》今古文之争说起

《尚书》是中华文明元典之一,是早期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商、周时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孔子编订过《尚书》作为他的教科书。据说他整理的《尚书》有100篇。但孔子编订的《尚书》什么样,现在是看不到了。

《尚书》在流传过程中,有过几次差点断绝的经历:

秦朝建立后,焚书坑儒,实行“挟书令”,在几十年时间里,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完全靠口耳相传,一代代往下传。直到汉惠帝时,才废除“挟书令”。

这时候,朝廷发现,全国只有一个人懂《尚书》,就是济南的伏生。他曾做过秦朝的博士官。秦焚书时,他在家中墙壁里藏了一部《尚书》,自己到处流亡。汉朝建立后,他打开墙壁找书,仅剩下28篇。他就拿着这28篇在齐鲁一带开始教授学生。

朝廷征召伏生去太学教书,但那时他已经九十多岁,无法行动。于是朝廷派晁错去伏生那里学习、记录。晁错用当时通行隶书记录下来的《尚书》总共28篇(后来又加入一篇河内女子发现的《泰誓》),这个版本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西汉人学习的就是这个版本的《尚书》。

据说在汉武帝时代,孔府拆旧宅,发现了一批文献,其中就有《尚书》。孔壁《尚书》版本是用秦以前的古文字书写的。为区别伏生的《尚书》版本,这个版本被称为“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据说就是在此处壁中发现古文《尚书》(摄于曲阜孔府)


孔子后裔孔安国把孔壁《尚书》做了释读。后来这个版本被献给朝廷,但被放在朝廷图书馆里,长期无人问津。

西汉末年,国家图书馆馆长刘歆发现了这本书,认为《古文尚书》有价值,要求立在太学,受到当时主流学界的反对,为此引发了一场绵延不绝的“今古文之争”。

东汉末年,今古文尚书合流,当时一些重要学者把今古文尚书合并注释、研究。

但是,汉末三国两晋连年战乱,导致文献大量流失、毁灭;等到东晋朝廷偏安一隅,开始振兴文化事业时,竟然又找不到《尚书》了!

这时候,豫章内史梅赜献给朝廷一本《尚书》。这个版本共58篇,其实是把西汉的29篇拆分成33篇,又另外添了25篇,说是《古文尚书》;还有据说是孔安国做的传,每一篇前面都一段,解释每篇的写作由来。

这个版本比较全面,当时也没有别的版本,所以被奉为正宗,流传开来。晋朝以后,《尚书》就以梅赜的版本为标准了。

到了宋代,开始有学者怀疑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的吴棫、朱熹,元代的郝经、吴澄,明代的梅鷟、胡应麟都提出质疑。

到了清代,学者们有了新的学术研究方法,就把古文尚书作伪这件事给坐实了。

清代学者怎样考证《古文尚书》作伪的呢?他们考证功夫非常厉害,把《伪古文尚书》的文字,一点点找到他们的来源。学者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下面以《咸有一德》这篇为例,看他们是如何还原的【括号内的文字是指出文字来源】: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见《君奭》),“命靡常”(见《诗·大雅·文王》,“命”上省“天”字)。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墨子·非乐(上)》引汤之官刑,又《非命(下)》引《太誓》之文)。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礼记·缁衣》引《尹吉》之文),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见《召诰》,“服”上原有“兹”字),惟新厥德,“终始惟一”(见《荀子·议兵篇》,“惟”作“如”),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改易吕氏春秋谕大篇引商书之文)。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见《论语·宪问篇》、《孟子·万章下》),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本篇译文:

伊尹已经把政权归还给太甲,将要告老回到他的私邑,于是陈述纯一之德,告戒太甲。伊尹说:“唉!上天难信,天命无常。经常修德,可以保持君位;修德不能经常,九州因此就会失掉。夏桀不能经常修德,怠慢神明,虐待人民。皇天不安,观察万方,开导佑助天命的人,眷念寻求纯德的君,使他作为百神之主。只有伊尹自身和成汤都有纯一之德,能合天心,接受上天的明教,因此拥有九州的民众,于是革除了夏王的虐政。这不是上天偏爱我们商家,而是上天佑助纯德的人;不是商家求请于民,而是人民归向纯德的人。德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吉利;德不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凶险。吉和凶不出差错,虽然在人;上天降灾降福,却在于德啊!

“现在嗣王新受天命,要更新自己的品德;始终如一而不间断,这样就能日日更新。任命官吏当用贤才,任用左右大臣当用忠良。大臣协助君上施行德政,协助下属治理人民;对他们要重视,要慎重,当和谐,当专一。德没有不变的榜样,以善为准则就是榜样;善没有不变的准则,协合于能够纯一的人就是准则。要使万姓都说:重要呀!君王的话。又说:纯一呀!君王的心。这样,就能安享先王的福禄,长久安定众民的生活。

“呜呼!供奉七世祖先的宗庙,可以看到功德;万夫的首长,可以看到行政才能。君主没有人民就无人任用,人民没有君主就无处尽力。不可自大而小视人,小视人就不能尽人的力量。平民百姓如果不得各尽其力,人君就没有人帮助建立功勋。”

其他证伪之书还有姚际恒《古今伪书通考》、惠栋《古文尚书考》、程廷祚《晚书订疑》、崔述《尚书辨伪》等,基本上确定古文尚书是造假的。

此后,注疏家也都把今文和古文分开注疏,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或者干脆不再注疏古文部分。 

不过,尽管这些学者提出有力证据证明《古文尚书》之伪,但一直有人认为,传世《古文尚书》是真的。毕竟真正的《尚书》谁也没见过,你凭什么就说人家造假呢?

清华简提供《古文尚书》作伪的最实锤证据

可巧,清华简里就发现了几篇属于《尚书》的文章,题目符合古文尚书篇目,但内容完全不同。如这一篇《尹诰》:


尹诰简文


清华简《尹诰》就是传世《古文尚书》的《咸有一德》篇。

研究人员比对后发现,清华简的《尹诰》与传世的《咸有一德》篇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下面就是清华简《尹诰》及其译文,朋友们可以和上面《咸有一德》对照一下:

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伊尹已经来到了商汤这里,君臣二人都有纯一之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伊尹想到上天已经毁坏了夏朝),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夏朝的统治者自绝于民众,夏朝的民众也与他们国君决裂),非民亡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国君没有民众的拥戴就无法保有国家,夏朝国君给民众造成了仇恨),民复之用离心,我捷滅夏。今后胡不监(后:国君,这里指商汤。监:明,明白。这句话是说,可是君王怎么不明白这一点呢?)?”摯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我们能够协同我们的盟友,如今那些离开故土的人们都有回归的意愿。)汤日:“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我该怎样才能造福于百姓,使我的民众们不会违背我的话?)”摯日:“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毫中邑。(君王您要赏赐他们,用夏朝的金玉财富来充实我们的国家,并把这些财富施舍给民众。于是商汤在毫的城邑中招来民众。)

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篇,也是这种情况(在传世《古文尚书》中,题目为《说命》)。

《傅说之命》是记录商代贤臣傅説言论的文章,简文长约45厘米,有三篇,共24支,其中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完全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它与梅赜所献的传世《古文尚书》中的《说命》篇,内容就全然不同了(原文较长,此处不引了)。


《傅说之命》简,共23支


2018年发布的第8辑中,有一篇《摄命》的西周册命文书,研究人员认为就是《古文尚书》中的《冏命》篇。

清华简《摄命》篇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朕命”,协于畿内御事百官与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诫摄当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册命规格很高。


《摄命》简书 


这三篇出土的《尚书》文献,文辞古奥、内涵丰富、体例典雅,与传世的相应篇目毫无相同之处,是秦以前的《古文尚书》真正原本。不仅证明了传世《古文尚书》之伪,也证明了孔壁藏书一事的真实性。因为在清末,随着疑古思潮的发展,有些学者干脆连孔壁藏书一事的真实性也起了怀疑,认为《古文尚书》根本就是刘歆伪造的,目的是帮助王莽夺权。

另一方面,清华简也发现属于《今文尚书》篇目的《金縢》篇,是讲述周公事迹的文献。


简书《金縢》,23支简


简书《金縢》篇与传世的《金縢》篇大致相同,只有小部分文字有出入。有可能伏生传授时,晁错因语言不通导致错误,亦或是历代传抄中造成了误差,但可以确定《今文尚书》之真。

——至此,令历代读书人聚讼不已的今古文尚书问题,因为清华简的问世,可以结束了!

意外惊喜:清华简还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有趣的是,2014年1月发布的第4辑成果中的《算表》,还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算表》简,共21支


《算表》简书共有21支,形制比较特殊:竹简上端凿有圆孔,孔内有丝带残留。2010年7月,数学史专家进行鉴定后认为,这21支竹简不仅具有数字特质,更具有运算功能,是一份实用的运算表,并建议将之命名为《算表》。

《算表》呈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乘积“八十一”至“一”构成的九九乘法表;扩展部分一端为“半”与“半”的乘积“锱”(四分之一),另一端被乘数及乘数分别扩至十倍,也就是最大为“九十”与“九十”的乘积“八千一百”。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换为四个交叉点数字相加,实现快捷运算。

《算表》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利用这套《算表》,不仅能够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乘除,还能计算包含分数1/2的两位数乘法。

前国际数学史学会主席道本周指出:“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实物。”

2017年4月23日,清华简《算表》在北京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算表》是中国留存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实物的空白,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

“二重证据法”:清华简的新应用

1925年7月,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演讲中指出,自古以来,在学术史上发现一种新的学问都是由于有新的发现。中国学术史上有两个大的发现,一个是孔壁中经,另一个是西晋初年时候的汲冢竹书,这两次重大发现都带来了学术史上新的方向。

在王国维生活的时代,考古学又有四大发现:甲骨文、西陲木简、敦煌卷、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每一项发现都可以和历史上前两次大发现相比。

王国维先生根据自己在研究甲骨、金文及简牍帛书等方面的体会,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的研究途径: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先生首创并大力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为出土材料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他所指出的西陲木简,就是简牍,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简帛学”。

清华简大多为经史类典籍。在已经释读的简文中,再现《尚书》诸多佚篇,证明东晋流传的所谓古文《尚书》系伪造,为古史争议提供重要史实依据,其失而复得对经学史影响深远。

此外,清华简还包含大量“连司马迁都没有见过的”文献资料,为我们认识古史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如《系年》:


《系年》(1-3章),共138支简


《系年》全篇138支简,每支简背有编号,共3875字(包括合文与重文)。全篇原分23章,每章相对独立,章尾有标志,简尾留白。

内容自武王克商开始,一直到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大战、楚师大败结束。《系年》提供了一些前所未知的重要史料,尤其是前四章有关西周晚期与后四章战国早期的史事。

又如这篇《筮法》:


《筮法》左幅



《筮法》右幅


据李学勤先生介绍:

“《筮法》简保存良好,没有明显缺损。入藏时,简册的前半部分已经分离散乱,后面部分仍保留原来成卷的状态。简长35厘米,共63支,每支简尾正面有次序编号,所以在简的编排上没有疑难。简上的文字是分栏书写的,还插有图形,整篇看来很像是一幅帛书。”

“简文详细记述了占筮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列举了许多数字卦作为占例。这些数字卦的结构,与天星观简、包山简、葛陵简等楚简所载实占的数字卦,形式基本一致。《筮法》的出现可能为数字卦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也将给易学的进展带来新的契机。”

清华简全部释读出来,估计要20辑;对整理出来的文献进一步研究,将会产生很多学术成果。

我们期待整理工作早日完成,那将是嘉惠学林、泽及后世的文化盛事。

李学勤:《我国三十年来的古文字与古代史》《初识清华简》《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清华简九篇综述》《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 》等。

刘国忠:《走近清华简》。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

陈梦家:《尚书通论》。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刘起釪:《尚书学史》。

附录:

清华简整理工作,到今年已是第11个年头,目前已经发布了8辑研究成果,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收录《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共9篇简文。

第二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

收录一部失传2300多年的历史著作,工作人员将之命名为《系年》。 

第三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

收录《傅说之命》《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6篇。

第四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收录《算表》《筮法》《别卦》三篇。

第五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

收录《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文献,其中有五篇是传世文献未见之篇章。

第六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收录5篇战国佚籍,分别为《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子产》《管仲》和《子仪》,记录了春秋时期郑、齐、秦、楚诸国史事,皆为前所未见的篇章,其整理公布为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前三篇文献都涉及郑国史事。

第七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

收录四篇战国简册,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其中份量最重的一篇为记述春秋晚期吴越史事的《越公其事》,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委屈求成,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依次实施好农、好信、征人、好兵、饬民这“五政”,重新崛起、最终灭吴的故事。

第八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

收录8篇文献,竹简107支,均是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