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3月4日
地点:日本某出租屋
事件:一名独居女子被人发现死于出租屋内,距她死亡到尸体被发现,已经过去半年有余。同时,屋内还有11只猫的尸体,而这具女尸已经被这11只饥饿的猫啃食殆尽,面目全非,现场惨不忍睹。
这骇人听闻的案件就来源于日剧——
《绝叫》
案件经过初步调查,被认定为“孤独死”。
何为孤独死呢?
就是指独自生活的人,在没有任何人陪伴、照顾的情况下,自己死在居住地。
存在主义雕塑大师贾科梅蒂曾说:“到头来,我们会孤独的像条狗。”
这是他对自己作品的阐释,原以为只是对无意义生活的一句抱怨,没想到“孤独死”却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尤其是在日本这个严重老龄化的国家,老年人因无人照顾,也没有什么社会联系,在孤独中死去的事件不在少数。
曾出演过《幸福试验》、《孤独的赌注》、《新悲欢岁月》等影视作品的日本女演员大原丽子,2009年时被发现死在东京的家中,死亡的时间超过两周,享年62岁。
孤独死是一种悲伤的死法,意味着这个人即便从世界消失,也不会有人在意。
回到剧情,调查这起案件的女刑警对死者的身份产生了充分的好奇,因为她也面临着孤独问题。
女刑警发现,作为将猫当成“家人”的死者,竟然没有教猫使用猫砂,也就是说,这猫似乎不是死者养过的。
于是女刑警开始调查死者的身份。
死者名叫铃木阳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她的弟弟出生起,她在家中的存在感就变得微乎其微,甚至她的母亲会莫名的厌恶她。
在母亲看来,阳子太平庸,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自己养老也全然靠不上阳子。
姐弟一直处在一种被比较的环境中,而母亲对阳子极其冷漠,甚至都不愿意用正眼看她。
同样在游园会,阳子想捞金鱼玩,母亲毫不理会,只夸赞弟弟聪明,捞了好多金鱼。摊主看阳子可怜,送了她一条金鱼,从此这条孤独的金鱼,就是阳子的象征,成为本剧出镜率最高的意象。
弟弟因成绩下滑,忍受不了母亲高期待带来的压力而自杀,肇事司机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说弟弟是突然冲出来的,因此不必负刑事责任,只赔偿了一点钱了事。
阳子以为,没了弟弟,母亲终于能多看自己一眼,没想到在母亲心里,宁愿阳子替弟弟去死。
阳子成年后,在家乡找了一份工作,没想到父亲借了高利贷,抵押房子后消失了。
阳子本打算和母亲相依为命,没想到母亲却先抛弃了阳子,搬到哥哥家去住,阳子就这样成了没有“家”的弃儿。
于是阳子决定去东京闯荡,但是没有学历,还是女性的阳子寸步难行,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她入不敷出,同事聚餐她根本不敢参加,只能佯装要去跟男朋友约会,实际上她只能买超市的打折产品生活。
生活窘迫的阳子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向她介绍了一份不要求学历,收入不菲,还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那就是保险推销员。
她以为终于等到证明自己的时刻,所以她无比勤奋的工作,领导是一位帅气的,看似很有能力的男性,他对阳子似乎青睐有加,让她以为爱情来临了,于是拼命想做到最好,以得到上司的认可。在上司暗示下,阳子开始杀熟,于是她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连朋友都没有了。
为了业绩,她甚至可以出卖自尊和肉体。
最后男上司被调走,她因为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了。
实际上,这位上司对待所有员工都是一样的套路,以感情为诱饵,让员工为自己卖命。
这个时候,失联已久的母亲居然有了消息。
原来母亲的哥哥去世,她被嫂子赶了出来,赡养机构认为母亲还有家属,不符合赡养条件,提出让阳子赡养母亲。
母亲已经山穷水尽,却还是一副看不起阳子的样子。
阳子被激怒了,本来就拮据的她,狠下心承担了赡养母亲的义务。
回到东京后,阳子开始借高利贷,后来走上了出卖肉体的道路。
阳子成了真正的弃民,被家庭和社会双重抛弃。
孤独的阳子急迫的想要抓住生活中哪怕一丝温暖,所以她会轻易相信对她温柔的人。
阳子经历了三段恋情,第一段是帅气的上司,其实上司骗她的那些话,她都明白,只不过不愿清醒。
第二段是她出卖肉体时遇到的男性同行,起初他似乎能懂阳子所有的委屈,安静的倾听,温柔的鼓励,阳子便与他同居了。没想到同居之后,他开始酗酒,不工作,靠阳子养活,甚至醉酒后对阳子拳打脚踢。
第三段恋情,彻底改变了阳子,他是黑帮头目,阳子提出“杀夫骗保”的策略,老大来执行。
阳子童年弟弟被车撞死和做保险销售的经历,为她的骗保计划提供了天衣无缝的策略参考。
虽然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阳子的灵魂已经彻底走向地狱深渊。
此时的阳子就像鱼缸中的金鱼般窒息,她被罪恶扼住咽喉,却不得不靠犯罪来获取钱财。
她常常反问自己,如果母亲知道自己为了赡养她,去出卖肉体、杀人,会不会伤心?
阳子回老家看望母亲时,发现她已经老年痴呆了,可即便这样,母亲嘴里念叨的,也只有弟弟的名字。
于是阳子下定决心,摆脱束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精心策划了一起“自杀”,一场孤独死现场。
她杀死老大时,发现老大就是小时候卖给自己金鱼的人,是那个告诉自己要微笑的人,人生果然是一场宿命。
接着她带走所有钱财,租下一间公寓,叫来同样是“弃民”的朋友,让朋友代替自己去死。
然后她要杀死唯一能证明阳子身份的母亲,当看着老年痴呆的母亲,她终于领悟母亲为什么痛恨自己,因为母亲和她一样,也是“弃民”,母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影子。
“弃民”的悲哀就在于,即便是死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母亲落下悬崖,阳子如愿以偿,但是她却留下蛛丝马迹,还在以前的“家”附近开了一家咖啡馆。
当女警官无意间找到她时,本该惊慌失措的阳子,却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也许“弃民”最期待的,就是被人找到吧。
被嫌弃的阳子的一生,就这样在诸多无奈中结束,她奋力挣扎也于事无补。
常常想,如果苏明玉没有遇到她的师父,她的人生还会是“明总”的人生吗?她能在家人面前扬眉吐气吗?没有家人、朋友、事业,她是不是也会变成“弃民”?
这部剧结局没有和解,阳子也没有逆袭,却更加真实和残忍。
《绝叫》改编自叶真中显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是畅销日本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曾入选第36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6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与本格派推理小说不同,社会派推理小说对案件的侦破、线索的收集、逻辑的演绎等都进行了弱化处理,更注重案件背后人性的挣扎。
阳子从一个努力改变命运的“奋斗者”,变成了一个“恶女”,一切看似没有必要,却又无可奈何。
东野圭吾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原生家庭的悲哀,并不是能够轻易和解的。
日本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还展示了一套完备的孤独死清扫程序,孤独死现场清洁员也成为一个职业。
“弃民”的最终命运,就是孤独死,比之惨烈的死亡现场,更寒心的就是没人发现死者,甚至没人认领尸体。
孤独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感,害怕孤独,又习惯孤独,你什么时候被孤独感淹没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