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非遗文化傩舞至今广泛流传 有“舞蹈活化石”之称

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湛江傩舞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其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汉族劳动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汉族民俗舞蹈。 湛江傩舞古老生动,蕴含丰富,气氛热烈壮观,动作原始古朴,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主要分布于湛江市的麻章区湖光、太平镇,雷州市南兴、松竹、雷高、杨家、白沙、附城、沈塘镇和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镇乡村。 2007年4月“考兵”傩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傩舞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是中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汉族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现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表演形式

广东湛江傩舞的内容形式是以雷首公与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的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俗称“走清将”或“走成伥”、“舞巫”、“考兵”等,还有吴川的“舞六将”与“舞二真”。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傩舞的造型,呈现粗犷,庄严威武。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活动宣传结束。

撰文:凤凰网广东湛江 陈文富 谢胜强 刘晓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