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顺市行政诉讼败诉率高达60.12%,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给安顺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推进带来不小的压力。从2016年开始,安顺市痛下决心,坚决遏制行政诉讼败诉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图为组织基层检察院、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等多家单位执法负责人参加行政公益诉讼旁听活动现场
图为与中级人民法院诉前沟通协商案件现场
安顺市认真分析行政诉讼败诉的原因,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有针对性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1
一是切实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组织各县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的执法负责人参加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庭审观摩活动,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积极认真履职的意识。组织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行政复议、法规工作的人员参加行政复议资格培训,邀请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做专题培训和案件研讨,切实提高行政人员法律素养和工作水平。
2
二是积极探索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商机制。
制定出台了《安顺市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商办法(试行)》,成立了安顺市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商领导小组。自2016年启动诉前沟通协商工作以来,召开366次协商会议,充分沟通协商268件案件,协商成功110件,成功率为41.04%。有效化解了多起群体性、时间跨度大、多次上访、多次诉讼的行政案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
三是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高效便民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
印发了《安顺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会议议事规则》《安顺市人民政府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管理规定》,从案件的受理、审查、办结到归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切实提高了办案效率,规范案件审理工作和管理。
4
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制定出台《安顺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工作规定(试行)》,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5种情形,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不低于60%,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不低于20%。2018年安顺市中级人法院一审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78.83%。
5
五是创新执法监督方式,规范执法行为。
认真分析全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败诉情况,针对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共性问题,报经市领导同意,由原市法制机构负责人提醒约谈管委会分管领导、土地拆迁征收部门、法制机构等相关负责人,要求开发区处理好依法行政与为民服务的关系。全面落实责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形象,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2018年向有关部门发出《安顺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建议书》和《安顺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意见书》4份,全部在规定的时限进行了整改落实。
6
六是建立案件评查工作机制。
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政法委、原政府法制办、市检察院为成员的行政执法案件评查领导小组,采取各行政执法单位自查和市委政法委组织市检察院和原市法制办组成评查小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被检单位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案卷进行评查,并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进行通报。在突出机制建设,注重专业评查;突出问题导向,注重重点领域;突出法律监督,注重成果运用上下功夫,有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7
七是切实履行公平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职责。
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不仅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实地调查、询问案件相关人、听证等方式,明晰案情,确保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公平、公正。2018年市司法局针对案件事实进行实地调查分别到各县区、市直部门20余次。对不符合复议受理条件,但当事人所请情况确实为政府或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函告相关部门妥善处理,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8
八是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分析研判工作。
借助“行政复议、行政案件统计系统”,做好日常数据统计报告汇总分析工作。通过对2018年行政案件涉及领域、审理的结果、案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导各县区(管委会)、市直部门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切实提高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质量和应诉质量。
图为安顺市县两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庭审现场
图为提醒约谈相关负责人会议现场
从以上八个方面入手,安顺市持之以恒抓了三年,取得很大的收获,2016年至2018年,安顺市行政机关败诉率分别为8.95%、11.28%、9.92%,连续三年安顺市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率均低于全省行政机关败诉率平均水平。
面对在降低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方面取得的成绩,安顺市司法局局长杨勇表示:我们坚持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源头上解决问题,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抓到了要害,措施也是对路的。我们现在是努力巩固成果,不能让问题反弹,特别是现在复议应诉力量不足、部分单位并未完全健全相应的法制机构、各区县工作推进不均衡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大巩固和提高的力度,力争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THE END
原文:@黔微普法
法治先锋
法制栏目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