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套“农家院”?流传于指尖的草编技艺

一栋简易朴素的茅草屋,屋旁有两颗青翠的小树,农夫大哥赶着马车刚从外面回来,他的妻子抱着砍好的木柴准备去烧火做饭,院子里的水井、磨台、马圈一应俱全,没想到这竟是一套活灵活现,形象生动的草编作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忍俊不禁。

null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品,草编的材料有很多,如棕榈叶,玉米叶、马莲、麦秆、塑料条,彩带等都适合作为草编的材料。

null

草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据《礼记》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

null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null

null

随着时间的流逝,草编这项技艺并没有消失,反而被更多的手工艺匠人传承了下来。

贲力,1955年出生于哈尔滨,现为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贲氏草编”第四代传承人。

null

贲力从小受祖父的启发,深爱草编技艺。掌握了柳编、席编、草编和彩带编织等各种技艺。他的妻子金慧敏也是一位非遗手艺人,主做绳结艺术,贲力通过与妻子所作技艺的不断融合学习,除创作草编之外,还熟练掌握了绳结技艺、易拉罐画和端午节的五彩线粽子等,达到了艺术创作中的一通百通。

null

贲力从事草编创作数十载,获奖无数,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举行的民间艺术展中展出,在“2016年赤峰·蒙冀辽文化产业博览会”草编作品“孔雀开屏”荣获一等奖;2016年第五届公益文化节被评为最佳艺术奖;2017年第四届非遗博览会盛京好手艺非遗作品优秀奖。

null

null

贲力和金慧敏夫妇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近10年来,在各大院校和社区的教学与培训,使近万人掌握了“草编和绳结艺术”,为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传授草编技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培养了很多中小学生以及残疾人,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技艺产生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为我国民间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