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杭州举办G20峰会后,就有了北上广深杭的说法,但是杭州真的能与北上广深齐名吗?我们用数据对比下北上广深杭之间的实力差距。
经济实力比拼
从各城市GDP指标来看,北上广深位居全国前四,杭州排在全国第十,从绝对数来看,上海3.26万亿位居全国第1,北京也超过3万亿,广州和深圳超过2万亿;杭州仅有1.35万亿;从人口指标来看,北京、上海超过2000万,广州、深圳超过1000万,杭州还未到1000万,从人口增量来看,北京是唯一的常住人口减少城市,2018年减少16.5万人,控制人口非常明显,上海增量仅有5.45万人,广州、深圳、杭州人口增幅分别为40.6万人、49.83万人和33.8万人。结合GDP和人口两个指标来看,北京和上海城市规模都要控制,不是要增长而是要更好的发展,广州、深圳和杭州承接了北京、上海溢出的人口。再结合城市面积来看,杭州已经超过北京,是面积最大的城市,达到1.68万平方公里,杭州大力度的县市合并,再新设钱塘新区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杭州意欲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中争先竟位的意图非常明显。而深圳仅有1997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意图就是要破解深圳发展受到的土地等资源限制,让深圳、香港两级带动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从预算收入来看,上海7108亿元位列第1,也是中国历来的财源所在,这与其较大的国有企业体量、金融行业发展有较大关系,北京5786亿元位列第2,深圳3538亿元位列第3,广州、杭州在2000亿元以下,北上深的财政实力与大国企、大金融、大总部密不可分。如果结合预算支出来看,我们发现仅有杭州可以实现预算盈余,这方面杭州可以排在全中国所有城市第2位,仅次于苏州,赤字最大的北京超过1681亿元,支出/收入比例最大的广州达到153%。如果再结合第GDP、人口、面积数据来看,杭州虽然GDP暂时落后,但是在新增人口、城市面积和财政实力上,杭州都有较大资源优势,也是杭州下轮发展的支撑力量。
从金融实力来看,杭州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机构存款方面,北京、上海超过10万亿,深圳超7万亿,广州超5万亿,杭州不到4万亿;机构贷款方面,北京、上海超过7万亿,深圳超5万亿,广州超4万亿,杭州不到4万亿,从机构贷款/存款来看,杭州为91.93%,排第1,最低的北京仅有44.87%。住户存款方面,杭州刚过1万亿,北京超过3.2万亿,住户贷款方面,杭州达1.39万亿,北京也仅有1.46万亿,最多的上海达2.23万亿,从住户存款-贷款来看,北京还有净存款1.78万亿,上海有净存款6294亿元,广州、深圳和杭州为负存款,深圳为-6132亿元,杭州为-3747亿元。从金融市场来看,上海有沪市、深圳有深市、北京有新三板,这三个城市的金融实力高出其他地方一大截,而拥有众多央企金融总部的北京更是独领风骚,杭州在金融实力方面的差距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当然杭州也提出了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的宏伟蓝图,正是要补金融的短板,成为中国科技金融的集聚地,除了众所周知的蚂蚁金服、51信用卡,杭州的其他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公司如pingpong、连连支付、同盾科技等也不容小觑。但也遭遇大量互联网金融爆雷事件,不得不说是成长中的巨大痛苦,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的情况下补齐金融短板将是杭州在奔向一线城市过程中不得不去突破的课题。
产业实力比拼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大有用数字经济替换房产经济的趋势。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北京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增长15.7%,杭州软件业务收入1091亿元,排国内第4,同比增长15.1%;杭州提出了要打造国内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这方面杭州虽然企业数不占优势,但是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广州,曾经广州靠着网易,稳稳坐着国内互联网中心之一的交椅。2011年,随着网易杭州研发中心成立,诸多有活力的新业务如跨界电商、OEM电商和网易云音乐也在杭州诞生。靠着阿里巴巴、贝贝网、蘑菇街、云集电商等一众电商公司,杭州是中国绝对的电商中心;靠着网易、电魂网络和边锋们,杭州是中国手游研发的绝对top2城市(另一个是王者荣耀的成都)。
从独角兽企业来看,数量方面北京以82家和2万亿的估值领先其他省份,兼具科技和金融优势的北京在科创领域领袖群伦;上海以45家数量列第2但估值仅8580亿元,落后于杭州的1.28万亿;杭州以19家独角兽和超1.2万亿的估值占据国内独角兽榜第3名。
从上市公司实力看,北京以17万亿总市值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排名第一;深圳、上海依次以7.2万亿元、5.8万亿元的总市值紧随其后;杭州市排名第四,总市值1.9万亿元,超过广州,同时超过了福建、四川等25个省(含直辖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杭州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了大半壁江山,最新一年的增加值,杭州以11810亿元压过了上海!深圳拥有平安银行、招商蛇口、招商银行等享受政策利好的大企业;上海一直外资强大,本土企业式微。唯有杭州,真正称得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大本营。对比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的绝对质量和活力,都是全国第一。
科教实力比拼
在科教资源这块,深圳是绝对的劣势,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是空白,但深圳近年来已通过办名校分校模式来加以弥补,北京是绝对的领先,双一流大学30个,一流学科160个,上海也有巨大优势,杭州仅有2所双一流大学和19个一流学科,在科教资源这块相对落后,但西湖大学建设等已经在路上。在大学生数量方面,杭州本科在校生8.62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4万人,落后于北上广。
将北上广深杭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轴线上来看,中国经济大致走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世界工厂阶段,这个时候主要依靠工厂+外贸+银行,北京凭借大央企优势始终领先全国,上海凭借国企和外资优势,广州凭借千年商都+广交会优势,深圳凭借特区优势+近香港优势得以发展,杭州仅凭借省会优势,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阶段杭州是相对落后的。第二个阶段房产金融阶段,在工业化发展取得成效后,城镇化中的住房和资本化中的金融成为巨大机会,在这个阶段杭州率先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依托土地来经营城市,杭州在这一轮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并且愿意尝试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北上广深虽然继续在这个阶段加快发展,但是论经营城市和产业,杭州还是有独到之处。第三个阶段(未来)科创金融阶段,杭州有阿里巴巴等新产业发展土壤优势,有面积、人口、财政、体制等优势,但在金融、科教领域却还有短板,科教或许好补,但金融劣势却很明显。杭州的金融如何支撑科创,这个需要杭州主政者有更好的思考,这块需要大招,本质上来讲杭州需要一个纳斯达克,仅有硅谷的杭州缺了一条资本的腿。
就北上广深杭比较来看,北京的劣势很明显,城市发展受控;上海类似,2000万以上的人口是巨大负担;深圳的劣势是面积太小、科教太弱;广州的劣势更明显,产业、金融等各方面都有被杭州赶超的趋势,而杭州的劣势,首在金融,次在科教。
参考资料:
1、《杭州崛起录》(来源:微信公众号西湖浣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