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王朗及王祥的子孙状况,琅琊王氏为何成为顶级门阀?

今天我带着蔬菜瓜果去看望奶奶,刚一进门就发现老人家正在跟着电视学习写毛笔字的要领。而电视节目中的案例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陪奶奶看了会电视,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写了写王朗及其三代婚姻状况的文章。

翻开我自己的上一篇文章,很多朋友都留言让我说说王羲之和王朗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极为懒惰的人,但这个选题还是让我略感兴趣。翻开史书,继续开始对于三国的自学。

正聊三国作者注意到,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魏晋著名大臣王祥,魏国著名经学家王朗,魏晋顶级门阀士族“琅琊王氏”,都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也让历史学家将琅琊王氏的地位称之为中国历史顶级门阀之一。

今天的文章,主要在于理清魏晋时期琅琊王氏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另外浅浅地分享一下琅琊王氏地位急速上升的原因,和部分琅琊王氏在西晋战乱时他们的状态。

二十四悌“王览争鸩“典故的主人翁

为了从源头抓好,所以我从王羲之直接追溯,就不客气的直接找到了王羲之的曾祖父王览。在介绍琅琊王氏之前,先说一个故事。

王览争鸠这个典故在1930年蔡振绅先生于编辑的《八德须知》里面的一则。我们能看出来,这个就完全仿制二十四孝的模式,只不过二十四悌的主题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个故事就是说,王祥的亲生母亲去世的很早,王祥的父亲又找了一个朱氏并生下了王览。王祥侍奉后母非常周到,但后母对王祥很不“友好”,甚至常常加以打骂。王览每每看到这种情景,就抱着自己哥哥哭,要是朱氏对王祥有所“体罚”,王览也跟着一起做。甚至王览成家了,朱氏对王祥还是非常严厉。还好,王览这次有了媳妇儿俩人一起劝和,每每化解危机。

王祥我们都知道,他后来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道德及学问,朱氏就打算毒死王祥。下毒这一幕被王览看到,王览赶紧夺过毒酒想要一饮而尽替哥哥受死,朱氏绝不想毒死自己的宝贝儿子,一下就将毒酒打翻在地。

通过王览和王祥不断的努力,朱氏终于被感化。

当然,王祥对王览也是很不错的。当年有一个大臣叫吕虔,他送给王祥一把传家保健,为了显得重要吕虔甚至说有这把剑的人的子孙会荣华富贵。王祥拿到之后,直接就送给了王览。王祥和王览的后代都官至公顷。而王览的曾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王羲之。

用文字讲故事实在不是我的擅长,我还是继续分享王览的生活情况。

王览与王祥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战乱不断。王祥就带着王览和朱氏(王祥的继母,王览的生母)来到庐江避乱,这一避,就在庐江带了二十多年。黄初年间,吕虔想要让王祥“出山”,在王览的劝说下,和自己的哥哥一起回到自己老家当官。

王览后来的记载较少,回到琅琊之后分别又担任了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在魏咸熙元年,司马昭恢复了五等爵制度,封王览为即丘子,食邑六百户。司马炎称帝之后,封其为弘训少府、太中大夫等。另外,王览得病辞官之后,司马炎派遣自己身边的医师给他治病开药。没多久后王览又被封为光禄大夫,甚至获得了在府邸门前设置行马(三公或从公才可配备)的恩典。

70b7654eaaaf4adc851453b11e748a1e.png

说完了王览,咱们再来看看王祥。

王祥听吕虔的话来到徐州,结果吕虔大哥直接把一郡的政务都扔给他了。而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地盗贼横行,王祥也不是吃素的,嘁哩喀喳将盗贼击破。在击破的同时王祥注重教化,同时让正常的政策实施下来,将徐州地区的治安,经济发展和道德三者处在很微妙的平衡下。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徐州百姓

正聊三国作者注意到,王祥被举为茂才后(《晋书》为秀才,当时汉朝应避讳故本文采用茂才),多次升官最后升任大司农。王祥从普通大员升到国之栋梁,主要是因为参与曹髦上位的定策之功和担任曹髦讲师。再之后的“不拜晋王”事件,反而突出司马昭对王祥的信任。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也对王祥极为重视。

王祥因为出身好,站队正确,德行高尚,文学出众等诸多元素,萌及子孙。

顶级门阀士族的庞大分布

注:最大重头王览子嗣因过多,今后另起文章单讲“王与马,共天下”。

本文所说的琅琊王氏,准确的说就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那里。在魏西晋时期迅速发展,而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当然和皇家脱不开关系。

一:王朗

我们先不说王祥和王览,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的王朗,也就是琅琊王氏的族人。只可惜,通过我寻找的资料中很难将王朗及其长辈和王祥的父亲或祖父联系起亲戚关系来。可能,二人的血缘关系相对较远。

569c13df55ed4474bd236e9f2560b58d.png

不过王朗这一支儿在两晋时期叱咤风云,王朗的儿子王肃是著名的王学创始人,王朗的孙子有的是道德楷模,有的是纨绔子弟。王朗的孙女儿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亲妈,所以王朗这一支儿的后人进入了外戚的行列。王朗的子孙在东晋时期,还曾有人开府仪同三司,风光无限。当然当然,王朗的后代境遇,也就稍微比王祥的后代好一点。往下继续看。

二:王祥

王祥有五个儿子,分别是王肇(庶长),王夏(早死),王馥(嫡次),王烈(早死),王芬(早死)。

虽然王肇是长子,但因为是庶出,所以王祥的位置传给了王馥。王馥去世后,他的儿子王根继承爵位。刚才说的庶长子王肇,生了王俊,在西晋被封为永世侯。王俊的儿子是王遐(他和王羲之是一个辈分的了),官至郁林太守。

怎么说呢,这一支儿和王朗与他弟弟王览的后代相比不算太旺,但在古代来说,王祥一人拉起了之后三代人的荣华,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三:王叡

这位王叡非常有意思,他是王祥和王览的叔叔,也就是他俩父亲的亲兄弟。如果大家熟悉孙坚的话,应该知道孙坚曾逼迫当时在任荆州刺史王叡吞金自杀。王叡去世后下一任的荆州刺史,就是刘表了。

王叡没什么名气,但是他的后代在两晋时期可谓叱咤风云。王叡的儿子王雄,官至幽州刺史,在这段时间中,最有名的是王雄派遣刺客韩龙刺杀柯比能,导致鲜卑重新回到动荡,魏国北疆平安了一些。

王雄的儿子分别是凉州刺史王浑和平北将军王乂。我们可以发现一直到现在这支儿王家没啥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从他们的儿子开始,就遍布名士,皇亲,权臣了。

先说王浑,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王戎早年被司马昭赏识,后来还参与了晋灭吴之战等。王戎的长子去世的很早,王戎还不喜欢他的次子,最后过继给了别人。而王戎的女儿王氏嫁给了裴頠。裴頠被司马伦杀害后,裴家这一支儿的后代没有被连坐,只是贬官,只可惜,这支儿后代最后在“宁平城屠杀”中绝灭。

刚才说到了王浑这一支儿,然后我们说回他弟弟王乂的孩子们。

王乂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王衍,王澄和王诩。王诩因为史料残缺没什么好说的,而这位王澄有裸奔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还不理政务,永嘉之乱之后南渡。被东晋权臣也是他的堂兄弟王敦杀害。王家人终于第一次对王家人露出了屠刀。

235b15223ade45968a37426cc3796548.png

王衍官至司徒,他的媳妇儿郭氏是贾南风的姨表亲,一下就和皇家走得很近了。到后来甚至被封为太尉兼尚书令,兼领太傅军司,早些时间,他将很多地方都安插自己的亲戚做官,也受到了不少非议。永嘉五年,他被石勒活埋杀害。

王衍有一个儿子和三个闺女,这四个人理论上就和王羲之就是一辈儿人了。王衍的儿子官至陈留太守,因为他在当地采用严刑峻法来控制百姓,最后被盗贼团伙杀害。

王衍的第一个闺女叫王景风,他嫁给了贾南风皇后的侄子贾谧(有过继现象其实没有血缘关系),贾谧最后被司马伦派人杀害。

王衍的第二个闺女叫王惠风,他早年间嫁给了晋惠帝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作为太子妃。但贾南风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杀害了太子,太子妃被退回王家府邸。永嘉之乱时,王衍被杀,这位王惠风在一次战斗中被汉国刘曜俘获。刘曜要将她赐给手下的大将,但是王惠风拿剑表示:我是太尉公之女,皇太子之妃,宁可为义而死,不为胡虏所辱!

刘曜手下大将乔属听了之后,将王惠风杀害。王惠风的节气,被人们所了解传唱,《晋书》中,将王惠风列入《烈女传》。

多说一句,太子司马遹和贾南风皇后的侄子贾谧可以说是两派人,是皇家内部的政敌。而王衍后来坚决拥护贾家人,对自己的姑爷百般刁难,完全投入了贾家的怀抱。成为一件被人耻笑的事件。

王衍还有一个闺女,嫁给了裴遐。当时裴家人也是很兴旺的士族,但最后因为政见问题,被司马越之子司马毗所杀

王叡的一大支儿,到此为止。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并没有分享王览的后代(含至少两大权臣和至少三位王羲之等文学家和书法家)。说实话,因为王览后代实在过多且重头戏很多,和王祥王朗等人放在一起,甚至没有可比性。因此以后将单写一篇文章详述。

正聊三国作者认为,琅琊王氏的崛起,除了能人辈出之外,政治婚姻,站队选择等因素都非常重要。我们可能一直在称赞王羲之等人的勤奋和成就,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出生就有雄厚的各项基础,可能起跑线也比其他人向前一大截。

注:本文并没有学术价值,只是将已有资料总结分享。另外稍微有名的王家后人我也会提上两笔简单呈现。然后如果文中有辈分问题或者名字打错,也请积极指正,查庞大资料晕的实在忙不过来。我想,这次自我总结一下,以后对我再接触这方面知识也能更得心应手了。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关注:正聊三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