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梅教授:溃疡性结肠炎反反复复老不好,怎么办?

第一期《炎症性肠病,被忽视的“绿色癌症”》节目一经播出,这个顶着“绿色癌症”之称的疾病,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与好奇。我们已经知道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结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最为常见,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期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叶梅教授,来重点讲讲溃疡性结肠炎

1、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样的疾病?主要有什么症状?

叶教授:溃疡性结肠炎是IBD(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是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累及直肠和全结肠,有部分病人可能会累及到末端回肠。最典型的症状是粘液脓血便,可伴有腹泻和腹痛。

2、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很多症状非常类似,如何区分?

叶教授: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虽然都属于炎症性肠病,但这两个疾病各有特点,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影像学以及病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某种程度上是两个独立的疾病。

3、有不少疾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比较类似,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肠结核等,好像都有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的症状,肠梗阻这一症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也是有的,患者怎么判断自己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而不是其他疾病呢?

叶教授:从病人的症状方面我们是不能鉴别到底是致病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感染,还是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或肿瘤。最重要的一个检查手段就是结肠镜,通过肠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肠癌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内镜下一看就知道,再通过病理就可以进一步确定。

一般我们诊断UC的时间是病程六周,六周时间可以把大多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肠炎排除。我觉得最主要的检查手段还是实验室化验检查、肠镜、病理和影像学来综合判断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其他的肠道疾病。病友自己是无法判断的,需要到医院由专科医生来判断。

4、为什么会得溃疡性结肠炎?

叶教授:这是很多病友困惑的,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碰到病人说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和大家吃的东西一样,为什么我们家就我得了?其实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病因是不清楚的。病因不清楚的疾病从理论上是不可治愈的,只能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目前认为它的病因还是跟遗传易感性、肠道微生态失衡、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环境等等这些因素有关。

5、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具体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叶教授:溃疡性结肠炎最急性的并发症主要是大出血、穿孔,特别是中毒性巨结肠,这种并发症是需要马上手术处理的。还有比较远期的并发症,比如十五、二十年以上病程的病人,癌变的风险可能很高;特别是那种炎症控制不是很理想的病人,我们认为这种病人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这种病人需要密切监测,一旦考虑有癌变,可能需要手术处理。

6、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叶教授:急性的并发症可能马上就要急诊手术,延误治疗的话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这也是危及UC病人生命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就是结直肠癌,如果患病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很好地控制炎症,又没有监测,可能最后发展为结直肠癌,就会致命。

7、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呢?

叶教授:虽然我前面说了溃疡性结肠炎不可治愈,但有很多药物可以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5-氨基水杨酸。我们国家大多数病人属于轻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5氨基水杨酸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让病人始终处于疾病的缓解期,尽量加少复发,生活工作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了5氨基水杨酸,还有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目前的生物制剂,另外粪菌移植目前也认为对溃结治疗是有效的;除此之外,益生菌也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治疗手段。

8、根据Nature期刊数据显示,有15%的UC患者需要在确诊后的20年内需要切除部分或者全部结肠。UC患者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做这个手术?

叶教授:一般来说主要就是急性并发症出现的时候,还有慢性并发症--癌变,如果一旦有癌变,或者取了活检认为有高级别瘤变的情况下,可能我们就要建议病人手术。

9、这种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吗?

叶教授:溃疡性结肠炎的靶器官主要是直肠和全结肠,靶器官切除了从理论上来说疾病应该治愈了。但这可能只是一个狭义的治愈,广义的来说手术过后可能会出现贮袋炎,贮袋炎可以认为是这个疾病的表现形式。此外可能还会有肠外的一些表现,例如皮肤、关节、眼、肝脏等这些器官的病变,出现肠外表现,这个疾病不能算治愈。

10、刚刚老师也提到益生菌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案,也得到不少临床的认可,为什么益生菌可以用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呢?

叶教授:疾病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病因,然后才能研发出很有效的治疗方案。用益生菌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基于对发病机制的认识。现在认为,肠道微生态失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就想通过益生菌去调节肠道微生态、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状况,这对于肠道炎症的控制、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都是有帮助的。理论上如此,但遗憾的是目前益生菌在UC治疗中还没有非常高的地位,缺乏大规模数据和更多依据支持,只是说可能一些小规模的研究认为用益生菌对于溃结病人的病情有益。目前它只是一个辅助治疗手段,我们一般不会把益生菌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

11、益生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的治疗方案,它搭配其他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发挥更好的效果。目前市面上有单菌株和多菌株的益生菌,多菌株的益生菌会效果更好吗?

叶教授:肠道菌群是非常多样化的,理论上来说补充更多种属的益生菌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调控肯定是更好的。但目前缺乏这种临床研究来比较多联益生菌与单联益生菌的疗效,是否多联比单联益生菌更好目前没有临床研究或者大数据支持。

12、贮袋炎可能是手术后很容易出现的一个并发症,那么如何能避免?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

叶教授:贮袋炎确实是UC病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一个10年的随访调查,大概有50%的病人会发生贮袋炎,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贮袋炎本身来说无法预防,它的主要病因并不清楚,目前认为跟遗传易感、免疫调节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本身疾病的复发、手术方式等很多因素相关;另外可能还考虑跟肠粘膜的缺血或者氧自由基的损害有关。关于治疗,分为急性贮袋炎和慢性以及难治性贮袋炎,大多数急性贮袋炎的病人通过口服抗生素或者益生菌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于慢性或者难治性贮袋炎病人,就跟溃结治疗差不多,除了抗生素之外,要考虑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于生物制剂。

13、克罗恩病患者好像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UC患者需要补充营养吗?

叶教授:确实是这样,我们国家针对住院IBD患者的统计显示,大概55%的病人都存在营养不良,所以IBD的病人营养不良的风险是很高的,相对来说CD营养不良的比例比UC更高一些,但是UC的病人也有很多会发生营养不良。这种病还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我们推荐最好是补充肠内营养制剂,其配比更合理,患者在平常的膳食中要尽量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蛋白等。有研究认为牛奶对IBD也是有好处的,但有个体差异,我有一个溃结病人,他就明显觉得每次只要喝牛奶或吃奶制品就会复发。另外要尽量避免红肉,包括那种加工类肉类、高脂肪的饮食、人造奶油等。

网友问题

1、溃疡性结肠炎是越年轻越容易得吗?

叶教授:溃疡性结肠炎从流行病学调查的发病高峰是20~49岁,刚好就是青中年更多一些,但是它的发病主要还是跟遗传易感、免疫调节失衡有关系。我们专科医生如果看到便血的年轻人,病程六周,我们会把溃结放在第一位;如果是老年人血便,我们会把肿瘤放在第一位。所以它的发病年龄可能会有些区别,但不能说年轻人更容易得。

2、通过做提肛运动来治疗UC,科学吗?

叶教授:现在其实没有依据证实提肛运动对UC是有帮助的。

3、是否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病?

叶教授:目前没有类似调查,至少我没有看到相关的调查认为复发与季节相关,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夏秋季节容易饮食不慎,复发可能还是跟饮食因素相关。

最后关于溃疡性结肠炎,叶教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溃疡性结肠炎被叫做“绿色癌症”,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给患者本人包括家庭都带来很大的心理精神负担。但是得了这个病也不要过于焦虑,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新药在不断的研发出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去控制这个疾病。同时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化的诊治,这个疾病可以控制得很好,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此外我要提醒各位病友的是,这个疾病目前认为不可治愈,绝大多数患者应该终生治疗,诱导缓解后应长期维持治疗,不能随便自行停药。我相信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这种疾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攻克这个疾病。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了解了普通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夏天已经来临,也是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各位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遵循清淡饮食、规律饮食、搭配饮食、清洁饮食、水分充足的饮食原则,让肠胃舒舒服服过个夏天。当然如果出现肠道不适,还是应该立即就医!

叶 梅   主任医师

叶 梅 主任医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老年消化协作组成员

武汉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

中华老年医学老年营养与肌少症协作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武汉老年学会常务理事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评审专家

360健康工作人员与叶教授采访现场合影

360健康工作人员与叶教授采访现场合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