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交曲镇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城以东,汾河水库下游,素有娄烦“东大门”之称。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其中库区村4个,移民搬迁村4个,总人口3812户8870人。
近年来,杜交曲镇在娄烦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强化党建为保障,真抓实干,实现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2019年,杜交曲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总抓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了杜交曲镇的新篇章。
固底板、补短板、攀高峰
2018年,该镇按照“固底板、补短板、攀高峰”的要求,以“抓党建促脱贫”为工作思路,以“产业兴镇、农业富镇、旅游强镇、生态美镇、和谐建镇”为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通过发展采摘、农家乐及乡村旅游项目,共带动贫困户81户214人,人均增收2000元。推行有机马铃薯种植项目,涉及10个合作社11个村,共带动贫困户261户838人,农户93户250人,人均增收300元。实施小米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旺鑫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晋谷21号新品种,每年吸纳贫困劳动力45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鼓励贫困户采取外出务工等自主脱贫方式上,该镇1019户享受自主脱贫奖补资金101.9万元。通过协调帮扶单位组织开展劳务洽谈等活动,联系用工企业和贫困户双向对接,输出贫困户中的劳动力50余人,13个帮扶单位自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55.5万元,确保了贫困户增收。
该镇2016年(庆山村、小河沟村)、2017年(银洞咀村、常里岩村)易地搬迁共涉及4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涉及700户1740人,其中贫困474户、1240人,同步搬迁226户、500人,4个移民搬迁村成立一个家政服务公司,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解决搬迁入住后生产、生活问题,真正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过去的一年是杜交曲镇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通过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的脱贫举措,全镇13个行政村总人口3812户8870人,原贫困发生率为42.2%,自2015年-2017年共计脱贫9个村667户1979人,2018年脱贫3个村544户1448人,全镇剩余未脱贫村1个(银洞咀村,因大病人数居多,占比4.7%),未脱贫人口36户79人(包含返贫10户27人),贫困发生率为1.19%。
“三个对标”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上,杜交曲镇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就如何巩固深化、如何整改到位、如何奋起赶超,提出“三个对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补足短板弱项,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在脱贫巩固上,对标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聚焦未脱贫的1个贫困村37户100人,和12个脱贫村1211户3427个脱贫人口。学习宋家沟村经过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整体搬迁,蝶变为集易地扶贫搬迁、特色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于一体的美丽乡村,通过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决抑制脱贫返贫和新生贫困发生。
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对标浙江省德清县阜溪街道,聚焦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推进等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真正转化为具体实践的工作取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从村庄清洁行动做起,不断拓展、提升水平,切实使各村庄生态蓬勃发展,活力得到激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乡镇治理上,对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聚焦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能力不足问题,切实把问题发现在前、处置在前,以提升推广 “枫桥经验”为抓手,坚持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线,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有效地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定规划、提成效,乡村振兴再发力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贫困村提升工程,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发展规划,杜交曲镇在大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基础上,制订了下一步重点工作思路及重点计划。
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发展规划,继续做好下石家庄村、龙尾头村美丽乡村的提档升级工作,并在全镇复制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着力改善贫困村“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村集体经济、村级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村级组织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该镇13个村将结合PPP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品牌。通过完成危房改造、保障饮水安全、整洁室内卫生、创建畅通交通、丰富文化生活、建立现有41个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等,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健全一楼一档、一户一档档案资料,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扶持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就近转移就业等方式,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破解搬迁群众户口、低保、就业、教育等突出问题。
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强家庄村上旭风电项目建设,完善51.98兆瓦光伏电站后续工程,建立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电商服务业,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旺鑫富锌小米”等农产品网络销售。在做强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创建优质产品品牌。在2018年太原市优质谷子品种小米鉴评会上,该镇晋谷21号获得前三名。下一步,该镇将组织10个合作社带动农户557户种植晋谷21号优质谷子1000亩,其中富锌小米300亩,形成该镇拳头产品和特色产业。同时,以有机旱作农业为抓手,由10个合作社带动7个村347户村民种植1443亩有机马铃薯。利用程家岭村和庆山村区域环境优势,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
为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杜交曲镇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彻底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导向,坚定脱贫户依靠自身巩固提高的信心和决心。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2019年,杜交曲镇将在娄烦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全镇实际,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孟志远 郭战平 赵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