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褂:带着相声艺术一起撩拨德云女孩的少女心!

本文转载自“传统服饰”(ID:Fashion_in_Time),作者春梅狐狸。 之前《欢乐喜剧人》总

本文转载自“传统服饰”(ID:Fashion_in_Time),作者春梅狐狸。

之前《欢乐喜剧人》总决赛的时候,德云社师兄弟给张鹤伦助阵,上演了一幕全大褂装束的男子天团,并且唱了一段《劝善歌》。

△ 《欢乐喜剧人》总决赛 / 微博

随着德云社等团体的相声以及相关曲艺的日渐普及,大褂作为曲艺人的标志性服饰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女性多选择旗袍)。

加上在很多民国剧里,大褂长衫也会被设定为旧派知识分子的服装,风度翩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 《人间四月天》剧照 / 豆瓣

“大褂”的叫法,比较北方(具体需要专门研究语言的人来解答),可以带儿化音,叫大褂儿(我一个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人在这里瞎解释什么呢?)。也有叫大衫的,南方则叫长衫、长袍,名称不怎么统一,但是一般指的是同一类东西。区别在于,大褂一般是单的,长袍就有可能是夹棉的。(本文为了方便就一律叫“大褂”了)

△ 民国旧照

△ 德云社张九龄

△ 民国旧照

△ 德云社王九龙

大褂的形制基本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的德云社相声演员穿的那样,立领,右衽大襟,两侧开裾,衣长到脚踝,袖长过手腕。

某宝上的模特照喜欢把白色的袖口翻出来,或者直接做成袖口是白色的,实际上只有需要的时候才翻,比如相声演员打板的时候。

△ 某宝上的相声服饰

△ 德云社王九龙

这些“技术要点”还是很重要的,掌握不好大褂就没有潇洒感了。比如衣长或袖长短了,衣身做得太紧……

大褂的前身是清代的便袍,清代一般是没有立领,领子是另外套上去的。所以便袍,就是日常穿着的,讲究的是舒适合用,哪怕皇帝也一样,所以多用素色或暗花的料子。还有一点是,便袍和一般我们在清宫剧里看到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平直袖,没有马蹄袖。

△ 身穿便袍的道光帝(非立领) / 网络

△ 乾隆 蓝色暗花纱便袍

其实本来日常的服饰款式,加上过分华丽的装饰,也会显得有些奇怪。比如网传德云社的规矩,郭德纲于谦和岳云鹏孙越是可以穿刺绣大褂,但是和他们普通大褂相比,就会发现大褂这种款式还是比较适合素的。

△ 岳云鹏孙越 / 网络

到了民国,大褂的样式就差不多定型了,而且地位也有所上升。不仅一般知识分子外出会穿大褂,甚至一般只穿短装的劳动人民,也把大褂当作体面的着装甚至是礼服意义的。

△ 1917-1919年,杭州

民国的服制条例里,惟有大褂的地位始终不曾撼动,女装都从裙褂到旗袍了,男装始终有大褂一席之地。

不过作为便装,大褂外面是可以套衣服的,可以套马褂或者马甲。长袍+短褂的组合之前介绍过了,算是华人地区被沿用到最晚的官定男装传统礼服了。

△ 1912年民国大褂剪裁图

△ 1931年,甘博拍摄,语言学校 / 网络

所以有的人以帝王将相时期的服饰等级去看民国和现在的服饰等级,觉得民国服饰不够“高级”,现在的服饰有点“忘本”,这种评价方式根本上就出了偏差。民国推翻帝制,原本帝王将相的服饰也就没了土壤,原本的日常穿着的服饰隆重程度增加,从而担负礼服作用,基本是历史常态。

比如,中式短衣,在民国不如大褂来得隆重,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褂进一步“消亡”,这些服饰的地位就上升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改良的唐装和新中式。而新中国甚至没有制定服饰,也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没有“国服”,其实社会原因也出在阶级差别被进一步抹平了。

正是有这个历史背景存在,相声在新中国并非一直穿着大褂的,我们搜一些相声前辈的照片,穿着中山装、军便装、两用衫的形象比比皆是,甚至有了电视相声以后,穿西装也很常见。

△ 非大褂的相声着装 / 网络

基本上可以简单总结一下相声着装的规律,说新段子的一般穿当代服饰,说传统段子一般穿大褂。

德云社的传统段子比较多,所以基本就穿大褂。不过现在也有一个趋势,为了将相声这门艺术明显地标记出传统曲艺的印记,穿长衫或中式改良的越来越多,只是后者基本没见到有改得比较成功。

△ 中式改良的相声服装 / 网络

德云社的大褂似乎(意思就是据我观察)一般搭配是水裤和立领对襟短衫、布鞋,也有直接把白色领子和大褂上的立领缝合在一起的,相对比较戏曲的思路。

△  图源秦霄贤微博

△ 2018.12.31 天津跨年相声专场《日本梆子》截屏

民国时期的大褂除了这些,会有一些更西化的搭配,比如皮鞋和西裤、洋帽,知识分子的大褂和劳动人民的大褂整体风格也是有区别。大约就是农民的西装和白领的西装,即便买的一样,搭配穿着上也会有区别。

△ 1912年《服制案》中,搭配的就是西洋礼帽

△ 民国旧照

加上如今选秀节目凑足一百人也只能给你同一款偶像,德云社男团可供选择的范围可就大了很多,虽然现在也有很严重的粉圈入侵的问题,但基本上业务能力跳出德云社的框架去量,业务能力都是在线的。大褂虽然做的是素色,但是颜色鲜艳的很多,年轻人穿起来真的很好看。

△ 德云社孟鹤堂周九良

一样的大褂,穿在老一辈相声演员身上,你最多就是感觉很值得尊敬,换年轻一辈穿,感觉就是很值得糟蹋,哦不,值得拍照留念。

而且,相声演员在台上动作比较多,偶像包袱比较少反而显得亲近,尤其是小园子演出的状态。

△ 德云社张鹤伦张九南

△ 德云社孟鹤堂周九良

而且出于表演需要,相声演员会有撩大褂、扎大褂的动作,我都快怀疑德云社在这方面有专项培训,基本都是芳心播种机。

服饰这种东西真的很靠人穿,穿的人好,服饰自然也是好的。

就像古装剧里的服饰,锦上添花是ok的,现在完全靠着它想要力挽狂澜那就痴人说梦了。穿大褂的不只有相声演员,走年轻路线的也不仅仅只有德云社。

当然,有热度是一件好事,不管对任何的人事物来说,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便利,但是也有很多隐患。还没扎好根,就红了,然后飘了,往往才是世界的常态。这点对德云社、对相声、对传统服饰来说,都很值得警惕。


本文经授权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原作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