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米芾的“天机笔妙”!

总第一五二五 作为一个五年的书法“老字号”,我们对米芾的书法,着墨颇多。原因无他,米氏书法,可谓书法

总第一五二五

作为一个五年的书法“老字号”,我们对米芾的书法,着墨颇多。原因无他,米氏书法,可谓书法史上的一道重要关隘——过不去,你不得书法之妙趣;过得了,你会看见别有洞天,自此笔下别开生面。

但是,要弄懂米氏书法,很难。因为,老米是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太性情,笔下放纵恣意,你很难捕捉到他的“法”——那些规律性的、原则性的用笔之法。

现如今,书法圈研究书法,总是喜欢在“表象”上做文章,比如研究他的单字,这里如何调锋、那里如何转笔;这里如何拉长、那里如何缩短......这种字法研究的思维方式,很现代,但恰恰很偏离书之"法“——表现下才隐藏着书之”法“。

我们今天来继续研究一下米芾的”法“。

此帧米芾行草信札,又称《箧中帖》、《天机笔妙帖》,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

如你所见,开端即为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的题字:

南宫天机笔妙

鲜氏对米氏的书法,颇为折服。他们二位,对于草书的评价,观点也基本相同(参阅前文)。当然也可以说是鲜氏延续了老米的观点。鲜氏也是对很多书家表示不服之人,傲气得很,但是对米芾的字,一句”天机妙笔“,可见五体投地之意。

放大来看看米芾这幅字:

释文:

  •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它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识文断字,一路读下来,笔势飘逸放荡,非常典型正宗的”米味“。

    笔者近期研究一个地方比较多:右转折钩。这是人手写字的一个薄弱环节,受生理结构影响,往往写不好这一笔,历代书家,很多都在这个部位暴露出功夫的”死穴“。但是,看老米的字,这里都写得非常劲健。

    如”物“、”自“、”购“、”扬“、”百“、”尊“等字。(此处之笔法,可以参考本号的”篆籀笔法“系列文章)不一一抠出单字了,大家在下面的更进一步放大图中可以研判。

    最后这一张(第五张),重要了。

    按照当代流行的字形、章法分析,恐怕很难解析”芾顿首再拜“这几个字。笔者认为,在这种最为关键、也最为人所忽视的地方,可以表明我们的一个态度:


    与其说学书法,不如说学手法。


    ”芾顿首再拜“这几个字的轻松简捷,正是暴露出米芾”手法“的关键。还记得老米的”中秋笔意“吗?——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前文:米芾《张季明帖》,王献之“中秋”笔意(链接)。从这个”手法“,我们可以研判:

    • 所谓”王献之《中秋帖》“,与米芾《张季明帖》、此幅《箧中帖》的”手法“一致,均为一人所为,也就是米芾。

      为避免陷入以字论法的坑,笔者不做具体单字、单字之间的那种笔法分析,倒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书空——把这几行字反复的空手临摹,不断重复,到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字壳消失,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手法——回环笔势。

      从这里打开米芾书法之门,笔者认为,比研究一百个老米的字分别是怎么写的要更为有效。

      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学到他们的”法“,来写自己的字。

      鲜于枢点了题,我们就来论证一下,什么是米芾的笔妙?哪里藏着米芾书法的”天机“?这也应该是研修书法应有的态度吧。

      关于”回环笔势“,南宗有一个专门的基本练习笔法:竖波式。我们也称之为比较现代感、比较通俗的”S线“。

      如前所述,董其昌对于米芾(尤其是米芾《天马赋》)进行了终生的研习。董氏所倡导的”南宗“,即视米芾为”南宗“之大宗师。

      董其昌对历代书家的笔法进行了提炼,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懂、行之有效的基本笔法,作为对门下近身子弟的入门功课。至今绵延续接十代,笔者有幸拜南宗传人黄暘先生门下,修习笔法,日有所得。

      今将此套基本笔法——南宗十式,公示于众,希望更多的书法同仁一起研习真正的古传笔法,并发扬光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