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大千——历代篆刻艺术之美》
杨勇 著
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
关于玺印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一个令人充满向往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古玺无论在钮制、印面形状及文字风格上都散发着独有的充满自由和创造的魅力。在印学史上,战国古玺一向以风格多样著称。从广义的用途上来看,古玺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种;从制作方法上来看,又可分为铸造和凿刻两类。以现存古玺实物而言,无论书体、材质,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定标准,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
战国玺印形式丰富多样,又由于文字尚未统一,总能给人以新奇的感受。相比嗣后秦印和汉印呈现的规范美、齐整美,战国古玺呈现的是一种无序之美、变化之美,艺术价值是极高的。此外属于古玺印范畴的封泥、肖形印等,都为后世治印者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三晋古玺
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从而成为各自独立的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它们所用的文字统称为“晋系文字”。三晋官玺多为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特殊形状者稀见。如今能见到的方形官玺仅“司工”“平陆”数枚,圆形的仅“公啬夫”数方。三晋官玺以15 毫米至18 毫米为多,且多为朱文,白文的三晋官玺无一例外都是用玉制成,如“春安君”“匈奴相邦”等,规格在22 毫米至25 毫米之间,比朱文的铜质三晋古玺明显要大,这与因官职尊卑而用玺有所区别的玺印制度有关。此外,目前尚见有几方陶质的大型三晋官玺,如两枚“□阳市”,规格在35 毫米至40 毫米。
三晋私玺在铸造、打磨、修整工艺上也极为讲究。在尺寸上,三晋私玺比官玺略小,大都在10 毫米至20 毫米,质地多数用铜,间有用银的,均出自铸造,印文结体秀丽,章法布局无定式,配以较厚的边框,印文与印钮制作均十分精美。边栏四周及文字笔画在借助放大镜下观察,刀刻痕迹十分明显,有的印文纤如毫发而清晰异常,反映了这一时期青铜冶铸工艺的高度水平。
下面选取十数方三晋古玺作简要分析,既为一己之得,便难免带有主观的倾向,不足之处请读者诸君指教。
公啬夫
之所以断定此玺为官玺,依据有三点: 其一,《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职前)“加官、公者,示稍尊也。”意即对官秩较低的尊称。如秦汉二十级爵位中有公士、公大夫、公乘等,均是品秩较低的官员;其二,《尚书·周官》解“公”为减私、无私之意,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公家、官方。《诗·羔羊》:“退食自公”,毛传:“公门也。”意即食用公家的饭后下班回家;其三,“公”亦有公平、公正的含义,《尚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啬夫的职能是收赋税,听诉讼,必须公正无私。故“公啬夫”只能理解为“官啬夫”,是官玺而非私玺。“公啬夫”印,印文随形布局,“啬”字居中坐镇,气势雄浑,“公”“夫”二字左右对称,轻松灵巧,全印显得奇而不怪,整体平衡自然。
半侗
纵13 毫米,横13 毫米。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此印文字笔画较少,空白留得较多,给人一种清爽疏朗的感觉。“半”字上部两笔刻得比较散,下部竖画拉得很长;“侗”字笔画劲挺,两字在轻重上形成了上下呼应的变化。此印作者对字形的处理也颇具特色,将“侗”字的单人旁缩小后,放在“同”的左上部,既不破坏字形,又和“半”字相协调。边框整体较粗,但粗中却有细致的变化,形成鲜明的粗细对比,可见作者独具匠心。
佫郑左司马
此印为三晋铜质官玺,宽边细文,笔画圆润而且清晰,曲线与直线完美结合。章法上字内紧结,而字与字之间相对疏朗。细析之,“佫”字重心右倾,“各”部的捺画弯曲将“口”部包住,字形优美;“郑”字右耳旁则左倾,将“佫”字稳稳地支住;“左”字上部用弧线,与右侧“各”部的弧线左右呼应;“司马”二字合文,“马”字偏左,留出右下部空间,二字相对较为平正,且在印中所占空间最小。此印由于印文偏细,边框就显得特别厚重,几处残破恰到好处,增加了全印的虚实变化。总之,此印简静优美,气息淳雅,是方不可多得的佳作。
右司马
三晋铜质官玺,铜鼻钮。纵15.5 毫米,横15.5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印宽边细文,章法较为平正,以长的平行线条为主,相互避让穿插,浑然一体。笔画上,该印线条圆厚,起收笔不露痕迹,行笔屈曲拗折,滞涩有力。章法上,“右”字单列一排,且所占空间较窄,右侧长线条自然垂下,毫无安排做作的痕迹。“司马”为合文,二字嵌合得恰到好处,“司”字头部两条横向平行线开张舒展,右垂线与右侧长竖线相呼应,“马”字外形犹如一艘小型帆船,迎风而动。三字中间的空白处用两短横来补充,不至显得过于空荡,这是古玺印中常用的增减笔画手法。
上官黑
战国晋系私玺,有铜鼻钮。纵13 毫米,横14 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印文虽然是三个字,但却是按照两个字来布局。在纵向排列上,左右错落,穿插啮合,极尽变化之能事。“上官”二字连在一起,所占空间与“黑”字基本相当,故印面左右极为妥帖。“上”字刻得平稳工整,置于“官”字之上,并与“宀”部相粘连,且“宀”左长右短,右下角留出空白。“黑”字刻得比较端正,左右基本对称,但也存在着细小的变化,特别是下面的“火”部左点短,右点长,中间两笔也是左长右短,刚好错落开来。此印下部留的空间比较多,此外,由于长期的自然风化侵蚀,边框的残破反而增加了该印苍古深邃的气息。
春安君
此印为玉质,纵23 毫米, 横23 毫米,高19 毫米。由龚安顺、龚安庆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玉印材质印章的制作大多用研琢法,故线条多呈两头尖中间鼓状,骨力内含。三晋玉印官玺中,除“匈奴相邦”外,多为封君玺,如“春安君”“襄安君”及日本小林斗盦所藏“襄平君”总数不过十方。此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章法比较平稳,文字“印化”程度较强,易曲为直,中规中矩。但仔细观察,在清丽端庄的背后其实蕴藏着细微的变化。如文字和上下边栏的距离为上小下大,“春”字比“君”字位置略高,“春”字上下结构两部分互调位置,巧妙地解决了与全印不易协调的问题,下部中间的小短横并不在正中间,而是偏左,与之交叉的弧笔像条小尾巴般向左弯曲。“安”字的“宀”上收下放,与“君”的两个长竖有所区别,避免了雷同。此印的起收笔处均呈尖状,一笔之中又注重了粗细的变化,这些细微变化使得该印于雍容华贵中又不失峻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