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跑步爱好者而言,速度总会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刚开始跑步的人看到的训练计划上,通常都是慢跑多少分钟,快跑多少分钟。于是开始凌乱:『跑多慢算慢,多快才算快呢?』
有的跑友已经开始参加比赛了,但是在设定比赛配速目标时还是没有信心:平时训练就很勉强,比赛距离远超训练,能完成吗?
因为个体体质和运动能力差异,跑步训练中不可能对配速进行统一。因此,了解自己的训练应该跑什么样的配速、比赛的配速目标怎样制定才合理,是每个跑者都应该掌握的。
作为非专业的跑步爱好者,长跑中速度并不是应该最主要追求的目标。我见识过很多厉害的年轻人,他们短跑速度非常厉害,10公里能在35到40分钟之间完成,但是他们的马拉松比赛连4小时都跑不进。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长跑是一场心率的游戏。只有能掌控心率的跑者,才能成为比赛的赢家。
很多人知道心率重要,但训练中却并没有刻意地进行心率的训练与控制,舍本逐末,因此训练成果就会事倍功半。而如果懂得使用心率控制,了解最适合自己的跑步配速,训练结果就会事半功倍。
简单来说,心率区间的划分需要先计算个人最大心率值。男性用220减去个人年龄,女性用226减去个人年龄,就可以算出个体的最大心率,通常这也是一个人在跑步冲刺阶段所能到达的极限。
跑步中如果心率到达最大心率的60%~70%,这被称为『燃脂区间』,也是以减脂为目标人群所使用的区间;最大心率的70%~80%区间,被称为『有氧区间』,是理想的基础运动锻炼区间;最大心率的80%~90%区间,被称为『无氧区间』,是训练肌肉运动耐受度,增强心肺能力和提高摄氧量的区间;90%以上,就到达运动的极限阶段,不能维持很久。
那么如何通过心率估算适合自己的配速呢?
跑步新人的配速
对于刚开始跑步的人群和以减脂为主要目标的人群,整个跑步活动中,减脂心率区间应该占到80%或以上。只要心率到达燃脂区间,记住当前的配速,在接下来四周的训练中,可以稳定使用这个配速值作为训练目标。
有人可能会觉得在这个心率区间下,自己的配速太慢,甚至要八分钟、九分钟才能跑一公里,于是就想加快速度。但是,对于运动能力还不是很强的人群来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今天跑得很爽,明天却肌肉疲劳过度,跑步训练无法持续下去。
实际上,在这个阶段的跑者完全不用在意配速。训练计划如果需要慢跑,就保持运动时心率控制在燃脂阶段;需要快跑时,略略提速,让心率到达有氧区间即可。坚持几周后,你会发现在同样的心率区间,配速自然会有提高。
有经验跑者的配速
对于已经有了相当训练经验的跑步爱好者,常会把跑进某个时间点,比如全马跑进4小时,跑进三个半小时当作目标。他们懂得在训练中加入提高配速的长距离训练、间歇跑训练或者乳酸阈值跑训练,但往往会卡在一个配速的平台期不能突破。
有人在日常训练中能够跑5分钟一公里的配速,而且长距离训练时也可以保持配速,甚至心率表预估出的目标配速也很棒,但实际比赛上却怎么也实现不了5分钟的配速目标。
这是因为比赛时会比日常训练消耗更大,训练时的配速到了比赛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数码产品的预估值就更不可靠了,一方面数码装备获得数据时可能有延迟,二是依靠算法来预估配速总是有偏差的。反而使用简单的平均心率值,更容易估算得到合理的目标配速。
第一:渐进速度跑估算乳酸阈值跑的配速
乳酸阈值跑需要让自己的心率处于有氧和无氧的边界区域。如果长时间处于无氧跑区间,身体很容易疲劳过度。而如果控制在有氧无氧的边界,就能有效地拉长训练时间,提高身体肌肉的耐受度,疲劳抵抗度。
简单热身起跑后,慢跑让心率提高到燃脂区间。稳定心率跑5到10分钟左右,之后每两分钟加快配速10到15秒即可。
心率提升到达有氧区间后,注意观察设备的数值。数码产品测试心率略微有点滞后,所以同时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呼吸感受辅助判断。如果感觉呼吸急促,不能够开口说完整的句子了,记下此时的配速值。
在一段时间内(4周到8周,以个人能力而定),这个配速值就可以作为乳酸阈值跑的训练指标。当感到基础配速提高后,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重新估算。
每次乳酸阈值跑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
第二:12分钟测速跑估算日常基础跑的配速
12分钟跑是足球运动员常用的耐力训练方法之一,用来测试估算自己的合理配速也非常方便。
佩带好心率设备,热身慢跑5分钟,然后用自己能够跑出的最快速度,跑12分钟。即使是冲到最大心率值也没有关系,一定要坚持下来。
12分钟后,慢跑5分钟放松,观察心率变化。如果在12分钟内就已经不能坚持,放慢了速度,那么也同样注意心率变化。记录一下当呼吸不再急促,心率接近无氧有氧边界时的配速,可以将这个配速作为马拉松比赛时的目标配速,同时,把低于这个配速值15到20秒左右的速度作为日常基础跑的训练指标。
这个估算值同样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感觉配速有了相当程度提高之后,可以再次进行测试。
经常跑步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体会:心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很难降下来。特别是在一个跑步活动的后半阶段,不但心率下不来,配速也会掉很多。
这是为什么前面提到,有些人短程10公里很快,但是马拉松比赛却跑不出成绩的原因。跑步中只顾速度,不注意心率的平稳控制,致使身体在跑步前半段消耗透支,后半段身体疲劳乏力,配速下降,当然不可能跑出理想的成绩。
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心率呢?
首先,按照前面的方法,找到自己比较合适的训练配速很重要。在有效的有氧心率区间,配速越快,持续时间越长,跑步成绩就越好。所以先稳定跑步训练中的心率,然后再逐步提高配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训练计划是间歇强度训练或者乳酸阈值跑训练,会发现心率提高很快,下降却很慢,因此要锻炼快速调整心率的能力。
第一个简单调整心率的办法是深呼吸。使用鼻吸口呼的方法,拉长呼吸的时间,能够使心率平缓降低。
如果心率太高,可以将跑步转为短暂的步行,可以快速使心率下降。曾经有网友回复一篇我的文章《步行也能提高跑步成绩》,认为步行提高跑步成绩是胡说八道。如果他能看到跑进330的人群中,后半程有很多会步行一段时间,就知道自己的回复多么武断了。
道理是这样的:能够完成马拉松的跑者当然可以一直用跑的形式完成全程。但后半程如果心率太高,配速会掉很快,以这样的配速完成比赛实际上会多花时间。而如果步行20秒,训练有素的跑者可以把心率下降到有氧区间,就可以使用更快的配速完成比赛,这个20秒的损失完全能够弥补回来。
第三个方法是想法降温。体温过高也是心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不要错过比赛中的任何喷淋机会。如果没有喷淋,用蘸水的海绵一直放在脖子后也是有效的降温方式。
最根本的心率调整能力还要依靠日常训练。跑量的累积只有利于肌肉耐力的提高,保证两周一次的间隙训练,可以让心脏适应心率快速提高和快速下降的变化。即使不跑步的时候,室内有氧运动,比如做上两组Burpee,中间休息30秒,也能有效地训练心率控制能力。
通过训练和使用以上的技巧,呼噜爸爸基本上可以在10秒钟之内,把心率从冲刺的满负荷心率状态下降到有氧阶段,这对在目标时间内完成比赛非常关键。
充分了解心率对跑步活动的影响,把对速度的追求转化为心率控制的追求,必然能够给跑友带来新的训练感受。记住这句话,玩好心率游戏,你就会是跑步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