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明朝的长城足足修了270年,其中北京的八达岭、居庸关,当是明长城中人们最熟知的部分。在每个人山人海的假期里,这些著名景区中的长城尤其热闹,而距它们二百多公里外,河北涞源境内的乌龙沟长城则似乎永远遗世而独立,它是游人眼中的“野长城”,而在许多长城爱好者眼中,从未经后期人工修葺的它,有着最完整的明长城精髓,是令人心醉的沧海遗珠。
乌龙沟长城仍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原貌。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保存完整 71个敌楼密布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讲起中国的长城修筑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的西周,如果说那时的楚方城历史记载过于简陋,那么到了西汉,贾谊写《过秦论》上篇,讲述秦王朝的“发家史”,提到长城时的寥寥几句,未说长城相貌几何,却能给人恢弘巍峨之感。
如果您不愿再探访那些因后期修复而逐渐完整、因人头攒动而成为著名景区的长城景点,而腿脚又还算利落,不妨到河北涞源边,去看看那里的乌龙沟长城。涞源县境内的长城绵延约150公里,10余公里的乌龙沟长城是其精华所在,据悉这段长城有战台8座,烽火台5座,平均海拔约有1200米,且敌楼密集,在绝佳的角度,有人可一眼望到71个敌楼中的30余个,它也是许多长城爱好者眼中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若是身临其境,或许就能体会到泰戈尔提起长城,写到的名句:“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
乌龙沟长城伏于群山之上。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一眼万年 长城记录沧海桑田
沿国道108线行驶至涞源东北部,乌龙沟长城的观景台就位于乌龙沟路段公路边,依山势而建的廊道凉亭其实并不起眼。可观景台对面的长城伏于群山之上,远远望去,这段修建于四百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长城蜿蜒巍峨,每个部分依然清晰可见。在它的映衬下,长城脚下的村庄都显得静谧安详,在没有汽车驶过的时候,山谷间只听得见鸟鸣和风声。春夏时节,当漫山遍野的绿色晕染开来,驴友和长城爱好者们从来不吝惜赞美,他们形容此刻的乌龙沟长城,总会用到八个字,“青山似海,边墙如龙”。
资深的游客从来不满足于在远处眺望。车子停在观景台跟前的服务区,步行约两公里,便可途经村庄来到长城入口。如果说远望时,人们会折服于长城的壮观庄严,在近处观察,人们则会完全拜倒于古代劳动者的鬼斧神工。有长城爱好者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乌龙沟长城所在位置地势险峻,而长城则基本全部由大型石块砌成,砖缝间填补的白石灰经历几百年后,仍然发挥着稳固的作用,除了自然倒塌的城墙,乌龙沟长城几乎未经人为破坏,因此到访者看到的乌龙沟长城仍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原貌。
站在长城上,即使这长城已经在这里历经了几个世纪的雨雪风霜,可纵览这漫山自然风光时,其实并不会多有穿越之感,只是会在恍然间觉得一眼万年,能感受到漫长时间里的陵谷沧桑。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影 王颖
编辑 张牵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