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艺术家心血之作,用经典重塑《山海经》异兽留给大众的既定印象

“中国并无含有神话的大著作,其零星的神话,现在也还没有集录为专书的。我们要寻求,只可从古书上得到一点

“中国并无含有神话的大著作,其零星的神话,现在也还没有集录为专书的。我们要寻求,只可从古书上得到一点。而这种古书最重要的,便推《山海经》。

- 鲁迅 -

在中国历史上,《山海经》无疑是最富有神奇色彩,让人一时难以说清的著作之一。

最初知道《山海经》,是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好像每个中国孩子的启蒙神话故事都离不开《山海经》的影子。

其实《山海经》对我们的影响,远远不止神话故事那么简单。

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把《山海经》作为其作品的创意源泉。像《大鱼海棠》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张艺谋新片《长城》中出现的怪兽饕餮军团,《神奇动物在哪里》里面的神兽驺吾;《三生三生十里桃花》里的九尾狐、迷谷、凤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深入地了解,我发现我们接触的各种奇幻文学作品,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山海经》的影子:《西游记》中的女儿国、雷神、王母;《镜花缘》中的黑齿国人、劳民国人、跂踵国人;还有奇幻小说、影视作品里面的各种怪兽……

诗鬼李贺、大诗人李商隐,甚至是国外的作家宫崎骏、JK·罗琳等都将《山海经》的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山海经》就好像是一座奇幻宝库,给予创造者们源源不断的灵感。

其实,《山海经》对我们的生活还有更加深远的影响。我们常听到的成语、俗语“江山社稷”“鸾凤和鸣”“人心不足蛇吞象”“猛志常在”“娥皇女英”……都与《山海经》有关。一些传统习俗也与《山海经》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过年时守岁、放爆竹驱逐年兽;古人撰写《逐毕方文》来攘避火灾;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有饕餮纹来警示人们贪食的后果。

《逐毕方文》柳宗元 著

饕餮纹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山海经》在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样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著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不断地探索其中的奥秘。《山海经》作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为古往今来众多名人大家所推崇。

自《山海经》诞生之初至今天几千年岁月中,解读其的著作不胜枚举。地理学家把其奉为最古老的地理书,汉朝王景治理黄河水患时,汉平帝还把此书赐予他,言明“天下河川皆有记载”,而郦道元写《水经注》时,也把此书作为主要参考的书籍;陶渊明著有《读山海经十三首》;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它是“古之巫书”……

《山海经》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

《山海经》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海内经各四卷,大荒经四卷,另又海内经一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中展示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国家,千奇百怪的地势地貌,若干历史风云人物,各有神通的神魔妖鬼,还有形色各异的植物、矿产、祭祀、装束、病症、玄学、工艺、历史……将五千年的中华神话文化精华集于寥寥几万字之中。

近些年,山海经元素频频出现在各大影视作品中,且中国古典文学风渐起,越来越多的人对《山海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一部奇书,当然是值得我们花精力去探索的。但是在阅读《山海经》时,很多读者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传说《山海经》先有图后有文,而图画则是《山海经》的灵魂。但古代流传至今、传播范围较广的山海图多为明清画师所画,线条简单、粗犷质朴,并不能帮助读者很好地还原异兽面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现有的《山海经》版本大多无配图或配图简单;又或无拼音注解,内容艰涩难懂。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拥有一部配图精美、易于阅读的《山海经》是许多志怪爱好者的愿望。

国内首部水墨写实风版本山海经——《山海经:绝美水墨画卷》就是满足山海经爱好者要求的完美选择。

这本书描绘了《山海经》中120幅绝美异兽图画,为我们重现了中国上古奇幻巨著——《山海经》中巨兽的真容!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的“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都将一一展现在这本《山海经:绝美水墨画卷》中。

我们来欣赏其中几幅异兽图!

推荐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其精美、写实的插画风格,更是因为其内容经过精心编排贴心的拼音加注,让读者摆脱边看书边查字典的尴尬,更有易于阅读。

也只有这本《山海经》是以绘画与书法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上更具特色。

国际知名艺术家沈鑫心血之作

本书的作者沈鑫,从事游戏动画行业十年,曾参与《武林外传》《诛仙》《赤壁》《神魔大陆》《笑傲江湖》《DOTA2》等知名网络游戏的制作研发。

关于这本画集,沈鑫准备了很久,投入了很多心血。离开案头创作十余年的他要找回创作的状态着实不易,在尝试了自己熟悉的勾线笔和马克笔之后,沈鑫决定改用墨水和毛笔。在用纸上,他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漫画纸、宣纸、水彩纸……打破想象的限制。为了不拘泥于工具的使用,于是沈鑫便试着让它们齐上阵,让工具不同的特性为更丰富的创意服务,这才使得这本画集的出版成为可能。

重塑《山海经》异兽留给大众的既定印象

说起异兽,大部分人脑中会出现恐怖、狰狞,甚至血腥的画面,这便是异兽给人的普遍印象。而《山海经》中的异兽或许凶残,或许奇特,但是人们对其形象很难有明确、清晰想象。

沈鑫以《山海经》作为灵感来源,结合当代审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绘画的水墨风格进行了绘画创作。对于书中的120种神奇异兽形象,进行了生动、写实的全新演绎, 赋予山海异兽全新的形象。

在沈鑫的笔下,那些极具神秘色彩的上古异兽仿佛复活了一般,它们有灵魂,有情感,甚至是人性,仿佛每个异兽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清代汪绂图本与沈鑫版本对比

(古书中描写的何罗鱼,长着一个脑袋,十个身子。沈鑫所画的何罗鱼不仅符合书中所述,而且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明代胡文焕版本与沈鑫版本对比

(狌狌是一种奇兽,形状像长毛猿,长有一对白耳,直立行走。由于书中描写吃了狌狌肉,人便可健步如飞,因此沈鑫便想象狌狌必定是体格健硕的异兽)

明代胡文焕版本与沈鑫版本对比

(瞿如形状像鵁,长着白色的脑袋、三只脚和人一样的脸)

明代胡文焕版本与沈鑫版本对比

(狰是一种山中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沈鑫所画的狰神态凶猛,犀利的眼神和锋利的兽爪无不体现着其猛兽特质)

比以往的《山海经》更写实、更生动

更具视觉震撼力

目前市面上,只有这本《山海经》是采用水墨写实的绘画风格,比以往的《山海经》更写实、更生动、更具视觉震撼力。沈鑫对山海异兽的细节刻画尤为出色,对异兽的爪、角、鳞片、羽毛、绒毛等细节处都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

最早作者在个人微博上分享山海经手绘时,由于画面过于逼真,从而引发了一大波游戏设计师、动漫爱好者的疯狂转发、借鉴!

我们来欣赏一下山海异兽的创作过程!

精炼原文、精妙解读

凝聚《山海经》的智慧与精彩

与一般《山海经》解读版本完全照搬原书结构不同,这本书根据《山海经》书中记录的地理方位走势创作画稿,再按照动物的不同类别和习性分类排序,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有所依照,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

书中的每个异兽都配有精炼的原文及精妙的解读,对异兽的外貌、异兆以及特殊技能,都做了详细描述,凝聚《山海经》的智慧与精彩。

同时作者参阅古籍,补充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最终将这部集中华文明与水墨意境于一体的《山海经》呈现给读者。

精美装帧设计,

极具收藏价值

封面采用烫金全彩,裸背锁线贴布装帧。

内文采用100g金太阳美术纯质纸,超滑质感。

手工锁线,可180°平摊阅读。

知名艺术家张旺、刘冬子、张渔、矩阵、张墨一、李凯、朝圣者 

诚挚推荐!!!

这套《山海经》让人看了既能感受到画者血脉中自然生成的中国古典艺术气质,又同时能体验到一种类似现代自然科学考证出的不容置疑的肯定。很多巧思在画面上跳跃,相近的种类也都用心画出分别,很明显是一本倾注了心血的诚意之作。

—— 张旺

沈鑫的画,有自己的风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风,他的画夹杂着欧美写实风格的演绎,又摆脱了写实绘画在对光影表现的束缚。这样就形成了他这本《山海经》画卷独特的绘画语言,《山海经》世界超乎想象光怪陆离,就从沈鑫的笔墨之间去窥见它吧!

—— 刘冬子

沈鑫画的《山海经》图谱,其笔下别具一格,将古文记载的各个异兽分门别类,以线墨描绘,写实生动,结构饱满,姿态栩栩如生。

—— 张渔

在沈鑫的这本《山海经:绝美水墨画卷》里,你将看到一个光怪陆离,奇禽异兽的宏伟世界!

—— 矩阵

沈鑫不但善画还善聊,属于一个被画画儿耽误了的喜剧天才。一个善画、善聊的喜剧天才画出来的《山海经》异兽,一定是好看而有趣的。

—— 张墨一

西方美学体系是奠基在自然科学上的,而最能代表东方美学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就是《山海经》了。对于很多画家来说,它是不敢轻易触碰的题材。那么多不着边际难以描述的妖魔神怪,简直无从下笔。而沈鑫的这部《山海经》,诠释的非常好,你会觉得它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李凯

沈鑫的这部《山海经》,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线条流畅有力,构图饱满活跃,而且还有中国画的水墨味。在书中,除了怪物的设计很好以外,整个画面的气氛也因国画的韵味而变得富有东方的神秘色彩——冥冥之中的生命力!看着一张张画作,一只只妖怪跃然纸上,真让人为之振奋!让我们跟随着沈鑫的线条,听他用笔墨来为我们讲述这部气势磅礴的《山海经:绝美水墨画卷》!

—— 朝圣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