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7年7月17日,苏格兰财务官休·格雷辛翰获悉,威廉·华莱士大军在赛柯克森林集结。格雷辛翰同诺森伯兰郡的贵族们决定出兵征讨华莱士,他们的军队以亨利·珀西和罗伯特·克利夫德所部为主力,他们在罗克斯堡扎营等待内的到来。在英军等待之时,华莱士迅速移师北方和安德鲁·莫里会师,并包围了邓迪和斯特灵两城堡。得知两地被围之后,约翰·德·沃勒内率兵从罗克斯堡出兵斯特灵,其后休·格雷辛翰、亨利·珀西和罗伯特·克利夫德率领的后续部队跟随。9月9日,包括詹姆斯·斯图亚特和伦诺克斯伯爵马尔科姆等,苏格兰亲英贵族赶到了沃勒内军中,他们是被格雷辛汉招来给英格兰人充当向导的。
而华莱士义军先赶到福斯河北岸,占据了奥奇尔山上的有利地形,以山顶的克雷格修道院作为大本营。此时,苏格兰正规军已经不复存在,在斯特灵迎击英军的这支队伍,只是乌合之众。莫雷的六千北方部队装备较好,有部分正规军,还有百余名装甲骑兵。不过华莱士的一万人,则全部由平民组成,加上一些贵族的小势力,装备参差,也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他们仅有着狂热的爱国之心。
再看另一边由苏格兰总督约翰·德·沃勒率领的英军也赶到了福斯河南岸,与斯特灵守军会合。这时英联军已有一千重装骑兵、三万步兵、三百威尔士长弓手。英军不仅在数量和装备上有绝对优势,并且经验丰富、士气高昂。
斯特灵城堡
两军就隔着蜿蜒的福斯河两岸对峙,这是一个宜守不宜攻的战场。松软的湿地令英格兰的重装甲部队无法展开战斗队列,而北岸虽有一段人工砌筑的堤道但非常狭窄。福斯河上,的一座木桥只能容纳两名骑手并行,附近的河口浅滩只有低潮时才可以勉强涉渡。双方,都有不少困难,加上即使到了对岸还要背水仰攻山上的敌人。因此,两军皆不敢贸然进攻。华莱士和莫雷严格约束着跃跃欲试的部队,在距桥头半英里外的山坡上列阵静候,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英军统帅沃勒也看到了这一点,其实他也并不想蛮干,因为爱德华一世已经批准了他的退役申请,不过继任这费茨—艾伦(Brian Fitz-Alan)还在赶赴战场的路上。
拖时间的沃勒派了两个修道士过河劝降,声称可以既往不咎。华莱士回答到“我们来不是求和的,而是为自由而战。”
在英军召开的会议上,得到这样的英格兰骑士们纷纷请战。其中一名在伊文投靠英军的苏格兰贵族理查·伦迪爵士,谨慎地提议分给他500骑兵和一些步兵,从浅滩绕到苏军背后发起冲击,然后主力再从正面过桥夹击。不过可能是出于对变节者的不信任,多数英军将领对伦迪的计划不屑一顾,以不宜分散兵力为借口拒绝。军团中地位仅次于沃勒的休·克莱辛翰更站出来责怪拖延战事是“浪费俸禄的行为”,这番言论让瓦伦等主张稳妥的将领无言以对,毕竟只是面对一群乌合之众,再坚持谨慎就有点示弱的感觉了,所以进攻的事宜就这样在吵闹中作出决定。
斯特灵桥
9月11日上午,英军身穿华丽铠甲与战袍,高举各色旗幡,排成双列纵队,小心翼翼地走上福斯河的木桥。华莱士和莫雷则站在克雷格修道院的最高处,观察着敌人,等待恰当的时机发起冲锋。山坡上战意沸腾的一万六千名苏格兰义军等待首领的命令。
首先过桥的英军密密麻麻挤满了狭窄、泥泞的桥头。没等英军全部过河,11点钟,苏格兰人吹响进攻号角。狂暴的苏格兰士兵像山洪爆发一般涌向山下英军。同时,一支精锐分队直奔桥头绕后从后续英军中杀出血路,封闭了包围圈。
起义军凶猛而迅速冲击,英军先头部队立时被打乱了阵形惊慌失措,遍地的沼泽和泥塘令重装的他们难以施展反击。瞬间溃退到了堤道和桥头东南的河曲,无法奔跑冲击的骑兵只能笨拙地原地挣扎,被敌人的长矛刺成蜂窝。正在此时,苏格兰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河堤冲来,指挥重装骑兵的马默杜克爵士罗伯特·德·茨温格立刻稳住阵脚,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迎面而来的苏格兰骑兵。
英军装备精良的重装骑兵轻而易举地击溃了轻装的苏格兰骑兵,经验老道的茨温格并没有对溃退的苏格兰骑兵穷追不舍,因为他已经觉察觉败局已定,爱德华国王和萨里伯爵的旗帜全都没了踪影,四周堆满了英格兰士兵的尸体,苏格兰人占领了桥头切断了自己的退路。顷刻间,他的外甥也在他的鞍前倒了下去,愤怒的茨温格率领他的部下冲击据守的桥头的苏格兰人,终于在苏格兰人包围中杀开了一条血路。当茨温格返回南岸之后,他立刻下达了拆毁斯特林桥的命令。斯特灵桥被拆毁之后,滞留在北岸的英军将士们陷入了绝境,还有一些士兵脱去盔甲由水路逃脱,但是直接跳下去或在挤撞中落水的则被本来保命的铠甲拖下河底而失去性命。
站在南岸的沃勒望着这血肉横飞的战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像牛羊一般被驱赶和屠戮,也已无力回天。在仅有的渡河木桥被拆断,潮水淹没了涉渡过河的机会,南岸的英军无法解救对岸身陷绝境的同袍。本有的三百名威尔士精英弓箭手,如果不冒险过河,应该还可以用箭雨来滞迟和杀伤密集冲锋的苏军,给同伴一些支援吧。只可惜他们也同样被困在北岸的泥潭中苦苦挣扎,自身难保。
到中午时分,战斗基本结束,沃勒留下亲信威廉·费兹·沃里内和少数人马继续防守斯特灵,自己则率残部狼狈逃走。虽然他曾经许诺十个星期内带援兵回来,但最后连头也没回过。得胜的起义军等潮水退去,从浅滩涉水掩杀过来,追击英军,直到邓巴附近才收兵,沿路上还有大批的苏格兰人闻风而至,四处搜索截杀战败的英兵。
最终“斯特灵之战”击杀英军5千余人,苏格兰人照例不抓俘虏,英军无一生还。不想浪费俸禄的休·克莱辛翰如愿以偿再没有浪费过王国的俸禄,他为自己鲁莽的发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在此次战役中,苏军也有不少损失,华莱士的好友,起义军另一位领袖莫里在斯特灵战役中身负重伤,不久后去世了。自此威廉华莱士成为了整支军队的唯一领袖,苏格兰人将他册封为骑士并成为苏格兰的护国主,地位仅次于苏格兰国王巴里奥尔,加上巴里奥尔当时已成阶下囚不在国内,威廉.华莱士就这样初涉政坛。
《盖斯巴勒的沃尔特编年史》记载了斯特灵桥惨败在诺森伯兰郡的百姓当中造成的恐慌:“诺森伯兰的人们都吓坏了,一家老小背着自己的全部家私,驱赶着自己的牲畜背井离乡。逃难的人群在纽卡斯尔以及其他北方城市随处可见。”(《盖斯巴勒的沃尔特编年史》304页)。
苏格兰局势的迅速恶化完全超出了爱德华的想象,爱德华决定让约翰·德·沃勒坚守苏格兰,同时命令约克郡长罗伯特·克利夫德和十三名北方领主前往增援。又命令那些已经臣服自己的苏格兰贵族协助英格兰驻军平定“叛乱”,亲英苏格兰贵族的势力很大,加上邓巴的帕特里克在达勒姆主教安东尼·德·贝克的支持下向华莱士宣战,结果都被打得一败涂地,华莱士乘胜夺取了邓巴,接连胜利令华莱士军队到了最顶峰的阶段,苏格兰境内再也无人敢挑战他们。